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邓军

双月刊

1001-8182

xidaxbsh@gxu.edu.cn

0771-3239230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行政办公楼南楼5楼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广西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反映时代精神,兼顾地方特点,增强可读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赫国胜刘融冰
    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发展作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桥梁,是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高层次迈进的重要一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呈现较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中、西部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三大经济区各区域间差异是中国区域异质性的主要原因,中国三大经济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受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市场化指数、绿色技术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量影响程度较高.因此,应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绿色技术效率,发挥优势地区的区域辐射作用,因地制宜制定绿色金融政策.

    绿色金融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境外机构投资者与本土企业策略性创新

    庄明明王艳
    11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采用手工收集可追溯到来源国(地区)的境外股东数据,分析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我国企业不同类型创新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但是主要表现为低质量创新的提升,对高质量创新并没有显著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策略性创新效应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明显.当资本市场的盈利预期偏差降低或者企业所在地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时,境外机构投资者对高质量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提升.因此,政府应该在持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引入高质量外资的同时,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积极引导外资促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创新.

    境外机构投资者策略性创新创新质量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论地方行政立法权的正当性基础及制度优化

    曾鹏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民选产生的内阁或政府已经能够代表民意并对人民负责任地立法.宪法和法律通过授权政府立法传递了人民主权,符合人民主权原则和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原则,彰显了行政立法权力的正当性基础.作为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完美结合体,行政立法权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凸显了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有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法治建设速度,导致地方行政立法过粗过简、质量参差不齐、地方特色不足,甚至出现重复立法和"良性违法"现象.鉴于此,需准确定位地方行政立法性质,合理把控地方行政立法权限,进一步明确地方行政立法权边界;严格遵守行政立法程序,稳步改进地方行政立法技术并健全立法监督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地方行政立法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出台更多高质量的地方政府规章,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实现良法善治.

    地方行政立法权权力正当性立法事权立法程序立法监督

    民刑共治模式下环境刑民责任的协调适用

    刘芷含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法律框架下,环境刑事责任与环境民事责任存在互补互融、单向转换的联系,由此奠定了二者能够协调适用的规范基础.但受重刑轻民倾向的影响,实务中环境刑民责任的协调性不足,突出表现为环境犯罪的司法扩张对民事调整领域造成不当挤压,环境民事责任对环境刑事责任的影响定位模糊,金钱类环境刑民责任并存时存在适用冲突等问题.为此,应当在民刑共治模式的指引下,以民刑并重为指导思想,以民先刑后为衔接准则,结合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合理界定环境犯罪的构成要素,为前置法保留足够的规制空间;将环境民事责任定位为环境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促进刑罚适度轻缓化;对于非同质性环境刑民责任,适用民事责任优先原则;当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与罚金并存时,通过折抵避免重复处罚.

    民刑共治责任协调量刑情节刑法谦抑性

    数据财产权论:法理基础与规则展开

    高郦梅
    14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财产权化需要对数据应否以及如何设立财产权作出正面回应.在法理基础上,数据确权主要围绕如何塑造数据财产的排他性程度来协调数据之上承载的多元利益期待,不宜以数据财产在利用过程中的非排他性否认数据利用经济效果的排他性.在规则构建上,一方面,数据财产权难以被传统的财产权范式容纳,而需要根据数据的特性和价值实现方式将其定位为有限使用权;另一方面,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是数据财产权在数据流通价值链主要节点的模块化体现.数据财产权的分置规则旨在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的数据动态流转和权利实现机制,充分发挥财产权在数字经济领域应有的制度功能.

    数据要素数据财产权权利分置数据要素市场数字经济

    论网络空间执法管辖权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季吉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辖权体现了一国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物和行为的主权,具有强烈的地域属性.相较于立法管辖权,执法管辖权通常受到领土的严格限制.网络空间数据可移动性、可分割性和位置不可知性的特点,给网络空间执法带来诸多困难.近年来,网络空间执法管辖权经历了从"去主权化"到"再主权化",从直接取证到间接取证,从司法互助协定到区域"小团体"互助的变化.针对上述变化,我国有必要坚持尊重数据主权,完善对第三方互联网公司的执法管辖权连接点,加快推动联合国跨境执法,并形成以我国为主导的区域跨境执法协作团体.

    网络空间执法管辖权数据主权域外执法

    对文化符号的继承与再创造——明清珠三角鳌鱼脊兽形象刍议

    罗筠筠梁永浩
    16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鳌鱼形象脊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标识之一,脱胎于传统的鸱吻脊兽,发展于明清阶段.由于当时官方法定之外不允许随意使用鸱吻,珠三角有功名的宗族会选择在本姓宗祠上安置鳌鱼脊兽,随后影响至当地官式建筑与重要宗教建筑.在中原及北方地区常见的官式鸱吻脊兽则在珠三角鲜见.对其深入考析可知,明清珠三角鳌鱼脊兽有压脊兽、吞脊兽两种形式.鳌鱼吞脊兽的诞生与当地一种龙船灰塑屋脊有关,形象上属于鳌鱼压脊兽的前阶段形式,存世较少;而压脊兽基本延续了吞脊兽的轮廓造型.珠三角鳌鱼脊兽模仿传统鸱吻脊兽的同时又调整了其特征,它的出现满足了珠三角当地民间建筑使用脊兽的意图.据此判断,明清珠三角鳌鱼脊兽实为当地衍生的庶版鸱吻,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珠三角的人地关系.

    鳌鱼珠三角鱼龙脊兽

    南海绿色治理:概念内涵、生成逻辑与中国角色

    史云贵杜雯洁
    17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南海生态治理是以政治边界为基础的"分"的治理,与生态系统"合"的规律并不契合,此为南海生态治理赤字的根源.南海绿色治理是从南海生态系统中找寻"合"的治理之道的新范式.南海绿色治理范式生成于南海生态系统与南海沿岸国绿色信息的交换过程.南海生态系统向南海沿岸国传递绿色信号,输入治理所需的系统认知思维、治理规律引导、治理角色定位;南海沿岸国编译南海绿色治理程序予以回应,通过"接收信号-解码信号-编制程序"的传输链条完成绿色信号于治理界面的内置.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海沿岸国,能够从"空间-主体-话语-机制"四个维度扮演好绿色角色,成为价值注入者、关系网维护者、话语传递者和机制推动者.南海绿色治理是与生态系统本体相契合的治理之道,有助于破解南海生态治理僵局,推动南海沿岸国与南海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共存、共在、共荣.

    绿色治理生态治理南海生态系统中国角色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动力来源及未来进路

    罗柳宁
    18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工程既是宏大的文化布局,又是深刻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脉络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表征.一方面,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来源.从未来进路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持续深化,应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欢迎投稿 版权约定

    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