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楼板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马聪林陈诗颖宋海涛辛柯萱...
    687-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楼板组合效应对模块化钢混组合十字形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在已有试验研究基础上,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模块化钢混组合十字形节点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可靠性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楼板宽度、楼板厚度和配筋率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显著,轴压比大于0.4时,节点塑性转动性能随轴压比的增大而降低.当楼板宽度增大为1 200 mm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分别降低约25.3%和28.5%,但其对节点的延性和承载力退化影响较小.楼板厚度和配筋率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均较小,可忽略不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楼板组合效应钢混组合节点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空心板桥受力性能

    陈茂榕李学红曹小龙陈康明...
    703-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消除铰缝病害对装配式空心板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装配式空心板桥方案.通过对一跨跨径13 m的空心板桥足尺模型的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铰缝结合面法向黏结强度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40%;结合面的切向黏结强度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1%.试验过程中铰缝和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保持完好,空心板先于铰缝破坏失效.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装配式空心板桥的破坏模式为空心板破坏,铰缝不再是空心板桥受力的薄弱环节.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横向预应力大大减小了铰缝结合面的法向拉应力.空心板桥的浅铰缝结合面发生的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弯拉破坏.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施加横向预应力时,预应力不宜小于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的45%.

    装配式空心板桥浅铰缝横向预应力受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艰险山区斜坡段挖井基础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李增源李世文马泽理江鑫...
    714-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艰险山区斜坡段挖井基础承载力传递特性研究严重滞后的现状,依托乐业至望谟高速公路运赖特大桥左幅10#挖井基础工程实际,通过建立考虑桥墩-挖井基础-岩土体耦合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斜坡段挖井基础的荷载-位移关系、轴力传递机制以及侧壁摩阻力和基底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平荷载施加会使挖井基础顶面沉降增大,但不同水平荷载对基础顶面沉降影响较小;基础深度和侧壁摩阻力对挖井基础的轴力传递影响较大,同时基础轴力在基础端部还会出现骤减现象;水平荷载在2/3 L深度范围内对侧摩阻力的影响较大;侧摩阻力呈现双峰型分布,在基础端部还会出现一定的应力隆起情况;侧壁接触压力存在2个峰值,分别位于基础顶面与0.93L处.

    挖井基础荷载传递特性侧摩阻力接触压力

    偏压受力车站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分析

    王位赢黄全强潘珂杨春燕...
    726-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偏压受力车站围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南宁市轨道交通5号线金桥站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PLAXIS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计算结果与监测统计结果,研究基坑的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偏压受力围护结构的内力及位移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在偏压荷载下,基坑两侧的地表竖向位移变形曲线呈凹槽形,主动压力侧地表沉降大于被动压力侧.第一道支撑轴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受偏压荷载影响,基坑两侧桩体向被动压力侧发生整体偏移,主动压力侧桩体向基坑内侧偏移,变形曲线呈勺形.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统计结果变化趋势相同,但数值偏小,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具有一定可靠性.

    地铁车站偏压围护结构监测分析数值模拟变形规律

    基于离散元法的级配特征对颗粒柱坍塌的流动性影响研究

    杨斌程利坡王剑峰龚健...
    737-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级配特征对颗粒柱坍塌流动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标准差描述级配曲线,构建不同级配特征试样以开展颗粒柱坍塌离散元数值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特征颗粒柱的迁移率和归一化堆积高度,并着重从平均配位数和能量的角度阐明了颗粒柱具有高流动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纵横比小于临界纵横比时,颗粒柱坍塌的方式以滑动为主;反之,以倾倒为主;当标准差小于0.2时,颗粒柱的迁移率和归一化堆积高度逐渐减小.矮柱工况下归一化耗散能随标准差增加而增加;而当纵横比小于1.0时,平均配位数随标准差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标准差增大,颗粒柱坍塌过程中耗散能降低,而平均配位数随之增加,阐明了流动性随之增加的细观机制.

    颗粒柱坍塌试验级配特征离散元法流动性

    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老化行为

    赵爱军寇吟松李武伦王嘉昕...
    751-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分别对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和70号基质沥青进行老化,并进行沥青流变性能试验,分别评价高掺量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弹性恢复性能、高温抗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并对其混合料老化前后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高掺量SBS改性沥青的模量增大,弹性恢复性能、高温抗变形能力、疲劳性能减弱,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高温抗变形能力降低,抗裂性能逐渐变差;沥青氧化硬化和SBS氧化降解的博弈对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但仍需额外关注其老化所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

    道路工程老化机制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

    分数阶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

    谢玲玲谭恩坤杨雨晴刘斌...
    764-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电容电感均为分数阶的事实,对分数阶连续导通模式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优化参数共振微扰法的分数阶Boost变换器混沌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预估-校正算法建立了峰值电流控制分数阶Boost变换器的预估-校正模型,通过分岔图详细分析了电路参数对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采用优化参数共振微扰法对变换器进行混沌控制,推导了系统的稳定判据,计算了扰动信号的最优幅值与相位.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表明,选择合理的扰动信号,能够有效抑制变换器的混沌现象,使变换器由混沌回归稳定状态.与参数共振微扰法相比,优化后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分数阶Boost变换器预估-校正算法混沌参数共振微扰法

    微网功频振荡分析及阻尼联合控制策略

    王浩宇蒋雯彬杨林峰孔繁镍...
    773-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电网多虚拟同步发电机(n-VSGs)并联运行时存在功率和频率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暂态自阻尼和互阻尼联合控制策略.本文首先对单VSG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推导出低阻尼比是造成自振荡主要因素;其次对双VSG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推导出互振荡环流功率是产生互振荡主要因素;提出自阻尼控制策略,增加暂态情况下的等效阻尼,弥补了由下垂系数和阻尼系数耦合问题导致的系统欠阻尼;提出互阻尼控制策略,利用虚拟阻抗特性,减小多机功频振荡实现互阻尼;最后提出阻尼联合控制策略,通过设计功率前馈提高系统自阻尼,设计频率前馈调整系统互阻尼,不影响稳态功率分配同时,实现多VSG频率功率联合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4VSG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与传统下垂VSG控制相比较,阻尼联合控制策略能够协同抑制系统功频振荡,在保证系统功频稳定的同时改善了功频暂态性能指标,频率暂态时间从3.5 s缩减至0.7 s,功率超调量从11.11%抑制到3.70%.

    多虚拟同步发电机功频振荡自阻尼控制互阻尼控制阻尼联合控制

    需求响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式研究

    于小唐覃智君梁志坚
    78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展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源网络耦合互补、协调配合的特点,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了在电、热、冷、气4种网络负荷约束下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在某园区建立电、热、冷、气4种能源网络,以及建立系统内部多种能量转换设备和储能装置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供热/供冷系统具有的热惯性,在此基础上,以综合能源系统建设运行成本与综合考虑价格型、激励型、替代型需求响应补偿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MATLAB平台中的Gurobi求解器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可以得到:在能更好体现多能耦合互补特点的4种网络构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综合考虑价格型、激励型、替代型需求响应的方式起到对负荷进行"削峰填谷"的作用,能更好地缓解系统高峰时期的供能压力,更有效地降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内运行成本,使得系统运行的总成本降低5.7%,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需求响应优化调度

    考虑订单接受的云制造调度研究

    邓建新梁嘉威杨炎云黎业富...
    799-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云制造模式更面向商业实际和保证云制造任务实际执行率,考虑实际生产和交易订单接受要求,在云制造资源调度问题中引入订单接受与调度问题的解决思路,提出考虑订单接受的云制造联合调度问题.从服务提供者订单接受逻辑角度出发,考虑生产连续性的影响,以最大化用户满意度和平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构建了云制造调度模型,引入Circle混沌映射和模拟退火机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实现对模型的优化求解.使用铸造云的实例进行测试,验证所提方法有效,优于不考虑订单接受的调度目标,改进算法更高效,获得了更优适应度.

    云制造资源调度订单接受与调度蜣螂优化算法挤压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