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适应反归一化改进多层神经网络轴流转桨水轮机协联功率预测

    陆文玲夏家辉孔繁镍
    1532-1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轴流转桨水轮机现场协联试验受经济和时间成本限制,获取的数据量有限,难以全面指导机组协联运行参数设置.为提高协联试验效率,实现水轮机协联工况下的功率追踪,同时避免水轮机物理模型高度非线性化难以模拟实际现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层神经网络数学预测模型,采用Rule函数、L2正则化、Adam优化器并用PSO算法优化其梯度参数.针对神经网络实际预测缺乏真实值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反归一化区间端值判断策略提高实际预测准确度.通过协联与非协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预测模型和区间策略能够在小样本情况下对轴流转桨水轮机协联工况实现有效的实际预测,具有较高精度.

    轴流转桨水轮机协联试验多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自适应反归一化

    多编组铰接车辆的平顺性时域分析与优化

    陈俊李艳杨蔡进张德华...
    1543-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优化多编组铰接车辆的平顺性问题,建立了考虑悬架非线性阻尼特性的n节编组铰接车辆的振动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影响车辆平顺性的关键参数(悬架非线性阻尼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间铰接约束力补偿和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控制相结合的主动悬架控制方法.以车体的垂向、侧倾和俯仰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作为车辆平顺性关键评价指标,采用B级路面以不同速度对4节编组车辆实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车速增加车辆平顺性变差,且存在首车至尾车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依次变大等振动特点,且通过悬架参数优化与采用主动悬架控制后,车辆平顺性得到明显提高——车辆在垂向、侧倾和俯仰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分别减少了 48.29%,24.79%和54.44%.

    多编组铰接车辆悬架参数优化平顺性粒子群算法LQG控制方法

    蔗料压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研究

    丁江尹延庆杨涛毛汉领...
    1554-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甘蔗压榨设备及工艺参数,进而提高蔗料提汁率、减低能耗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单轴压缩试验、重复加载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探究压榨过程中蔗料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蔗料压榨过程中,蔗料应力的变化与其厚度无关,与所施加的加载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应力的变化幅值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蔗料的泊松比、杨氏模量与加载应力呈正比,回弹指数和压缩指数分别为0.10和2.23,内聚力和摩擦角分别为25.25 kPa和21.63°.压榨过程中蔗料的力学特性为构建其本构模型提供准确参数,并对压榨设备及工艺参数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压榨过程力学特性单轴压缩试验重复加载试验直接剪切试验

    云边协同下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任务卸载策略

    刘雨晖陈宁江何子琦
    1563-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资源有限性和未来网络架构需要云边协同能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任务卸载策略,通过部署Cybertwin智能体为用户设备所需卸载的任务合理分配资源,在保证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oS)要求的同时,最小化整个计算网络的总成本.首先联合设计Cybertwin智能服务代理、计算任务分配以及网络通信与算力等多维异构资源配置构建随机对策的马尔可夫博弈过程(MGP),使执行总延迟和总能耗之和最小.其次考虑到需要处理随机时变网络与动态资源请求的高维连续动作空间,采用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双延迟深度确定策略梯度(MATD3)的深度强化学习协同框架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的单智能体学习算法和启发式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MATD3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在平均执行成本方面分别降低了 25.61%和35.79%,在任务卸载率上分别提高了 39.13%和77.76%.

    云边协同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任务卸载资源分配

    基于本体的网络设备脆弱性知识库构建

    宋子繁肖美华钟逸洲罗敏...
    1575-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网络设备脆弱性分析与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网络设备脆弱性知识库构建方法.该方法将知识库构建分为3个部分:基于通用缺陷列表(CWE)构建网络设备脆弱性本体,形成脆弱性领域语义知识;为解决网络设备脆弱性数据获取难度大的问题,设计开发并发爬虫工具,高效构建网络设备脆弱性数据库;为提升关联规则挖掘效果,借助脆弱性领域语义知识,将构建的脆弱性数据库中、低层级脆弱性提升为高层级脆弱性,提高项集支持度,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网络设备和脆弱性之间的关联规则.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网络设备脆弱性知识库中包含更多网络设备和脆弱性关联规则,根据关联规则可对网络设备脆弱性进行有效分析与预测.

    网络设备脆弱性通用缺陷列表本体爬虫工具关联规则挖掘

    基于块坐标下降算法的优化哈希数据流频率估计

    钟章生袁智勇
    1585-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不依赖于随机哈希,并且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坐标下降算法的优化哈希数据流频率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观察到的流媒体数据前缀来接近最佳哈希元素,并压缩目标频率分布.然后引入了一种高效的块坐标下降算法,从而计算最优的哈希方案.提出的方法能够使用动态规划在线性时间内实现精确的求解.最后在合成数据集和搜索查询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评估,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且保证了较好的估计精度.

    随机哈希频率估计流媒体数据块坐标下降

    基于改进贝叶斯方法的基因调控网络构建

    饶臻郑明
    1599-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基因之间的复杂调控关系,使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来构建基因调控网络,针对以往单一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构学习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信息论构建初始网络并在该网络上进行评分搜索的基因调控网络学习方法,使用最大信息系数筛选有较高关联性的节点构建初始网络以提高解的质量,在评分搜索中使用禁忌搜索和BDe评分训练生成最终网络.之后在一组单细胞的蛋白质因果表达网络数据和大肠杆菌表达网络数据上进行构建基因调控网络实验,并在不同数据量,不同性能指标上与其他网络构建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构建方法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的有效性和准确率优于用于对比的其他算法.

    贝叶斯网络最大信息系数基因调控网络结构学习贪婪算法

    基于特征点法的自适应SLAM改进方法

    陈继清桂海宁王志奎龙腾...
    161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传统的机器人定位导航的方法多为特征点法,由于特征点法需要在较为丰富的纹理环境下进行特征点的提取,故特征点法易在低纹理环境下失效.针对机器人定位导航在低纹理环境下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定位导航改进方法,通过对于相机图像的预处理,分选出低纹理环境图片,并把分选好的图片流入不同的系统进行处理,最后结合得到的位姿信息与惯性测量单元(IMU)中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一个可以适用于低纹理环境下的机器人定位导航系统.使用EuRoC数据集对于改进的机器人定位导航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识别ORB-SLAM2无法正常运行的低纹理环境,误差比LSD-SLAM的减小70%.

    低纹理空间直接法自适应自动行驶惯性测量单元

    异质结g-C3N4/Co3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丙酮气敏特性研究

    张郝为赵慧怡孙丽霞韦旭...
    1626-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p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Co3O4的气敏特性,采用两步法将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十二面体中空Co3O4颗粒与二维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复合制备异质结g-C3N4/Co3O4复合材料,用于丙酮气体的检测.通过探究该复合物材料的微观结构组成与气敏特性间的构效关系,揭示其气敏机制.结果表明,当g-C3N4负载量为0.04 g时获得的g-C3N4/Co3O4在操作温度为200℃时,对50 mg/L丙酮气体的响应值为140.该复合物对丙酮的检测限为0.7 mg/L,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g-C3N4/Co3O4复合材料气敏性能的改善源于复合材料比表面积的增大及异质结引起的电子结构变化.

    氮化碳四氧化三钴p-n异质结丙酮气敏机制

    苯异噁唑基莽草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杨冬梁正诚谢梓悦韦万兴...
    1636-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市场上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存在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为进一步研发新的抗乙肝病毒有效药物,以莽草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 22个苯异噁唑基莽草酰胺类化合物,用1H NMR、13C NMR和MS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合成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乙肝病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苯异噁唑基莽草酰胺衍生物的毒性低,化合物11、14、15、17较好地抑制乙肝病毒HBeAg和HBsAg的分泌.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核心蛋白片段(PDB ID 3KXS)具有较好的相互作用.

    莽草酰胺异噁唑衍生物合成抗乙肝病毒活性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