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陈纪忠

双月刊

1003-9015

gxhgxb@zju.edu.cn

0571-87951235

310027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简介在我国化学工程界老一辈专家的倡导下、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众多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家的支持下,1989年, 经报请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并获批复,《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得以正式出版!从此以后,学报就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向国内外化工界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全面、正确、迅速地反映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专家、学者及他们的研究生提供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一贯主张学术民主、投稿自由。学报建立了严格的稿件受理程序以保证每一篇稿件都得到公平合理的及时处理,保护并尊重作者的合法权利。同时学报也坚持不懈地向一稿多投、弄虚作假等学术界的不良风气作斗争。各主办院校对《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广大作者和读者对学报寄予了深情和厚望,学报编辑部细心呵护着学报的成长和发展。今天,《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已经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学报刊登的论文已经被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如: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万方数据库》等。《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热诚欢迎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继续对学报的发展给予关怀并作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酯合成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翼嵩王松林姜冰雪李家旭...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酯工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的催化技术。本文对聚酯合成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着眼于目前占主导的金属催化剂,对锑、钛、锡、锗、铝等催化剂在活性、副反应等方面所开展的金属复合、配体改性、载体负载等工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有机物、离子液体、酶等非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促进聚酯合成的电、光、微波等催化辅助技术进行了评述。催化能力强、副反应少、聚合条件温和催化体系的开发有助于聚酯品质的提升,将先进的表征手段、模型研究以及聚酯构效关系规律探索结合到催化体系的研究中,可加速高效聚酯催化技术的研发。

    聚酯金属催化剂缩聚开环聚合非金属催化剂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史丽秀许亚晴史亚慧张植翔...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抗污染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了解Zr-MOFs复合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对拓展 Zr-MOFs 膜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鉴此,总结了 Zr-MOFs 的类型,复合膜的成膜方法、表面特性和过滤性能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Zr-MOFs复合膜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以及污染物的去除机制。最后,提出优化Zr-MOFs复合膜制备方法、提升选择分离性及推进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等重要研究方向。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分离水处理

    克拉玛依环烷基减四线馏分油溶剂精制过程中的性质关联与预测

    田青梅王天琪陈广怀孙媛媛...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密度和折光率是油品的基本物性,也是油品溶剂精制设计过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精制克拉玛依环烷基减四线馏分油,考察了萃取温度和剂油比的影响,并对溶剂精制过程中密度与折光率间的关系模型及二者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讨检验,验证不同关联式对油品性质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MSO可使萃取油芳香烃质量分数达到 80%以上,改进后的二次方型关联式可较好地描述环烷基油品的密度与折光率间的关系。不同温度下密度和折光率比值基本呈正比,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正比变化关系的准确性变差;Yarranton等提出的密度、折光率与温度的关系式可准确地预测萃余油密度和折光率随温度的变化。

    溶剂精制环烷基减压馏分油密度折光率环保橡胶油

    CPA方程计算醇、水的比热容性质

    吴华振尹建国赵贯甲马素霞...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立方型附加缔合项(CPA)状态方程(EoS)对比热容的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 11 种包含不同性质的参数计算方法研究了CPA方程对极性缔合流体甲醇、乙醇、水比热容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比热容时,CPA方程的参数计算必须考虑蒸汽压性质,且蒸汽压计算精度越高,方程对液相比热容的预测精度越高;在参数计算中加入比热容后,CPA方程无法同时准确描述所有比热容性质,其中对液相比定压热容的计算精度最高;在参数计算过程中比热容性质只考虑液相比定压热容时,方程对蒸汽压、各相密度及液相比定压热容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都在 3%及以内。

    CPA状态方程缔合流体比热容蒸汽压密度

    新型二元混合制冷工质对CO2-[Cn-mim][Tf2N](n=2,4,6,8)超额性质预测

    何丽娟杨建滋韩雨泽杨文轩...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二氧化碳-离子液体(CO2-ILs)体系热力学性质数据较少的问题,采用状态方程+活度系数法(EOS+γ法)计算了CO2-[C2-mim][Tf2N]、CO2-[C4-mim][Tf2N]、CO2-[C6-mim][Tf2N]和CO2-[C8-mim][Tf2N]4 种新型制冷工质对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在相平衡基础上,通过SRK(Soave-Redlich-Kwong)状态方程+WS(Wong-Sandler)混合规则+UNIFAC活度系数模型,关联得出混合体系的超额吉布斯自由能GE、超额焓HE和超额熵SE。计算结果表明,CO2-ILs制冷工质对的超额性质均随温度、压力、CO2 液相摩尔分数以及离子液体中阳离子上烷基链长度等因素变化,GE均为负值,最大值为-1 066。88 J·mol-1,且GE随温度、压力和ILs阳离子碳基链长度增大而减小,HE均为正值,最大值为 407。24 J·mol-1,且HE随温度、CO2 溶解度及ILs阳离子碳基链长度增大而减小,SE最大值为 7。88 J·mol-1·K-1,且SE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ILs阳离子碳基链长度增大而增大。根据汽液相平衡时计算的压力平均相对偏差,可证明所选模型在计算CO2-[Cn-mim][Tf2N](n=2,4,6,8)系统超额性质的准确性。

    汽液相平衡SRK状态方程WS混合规则UNIFAC活度系数模型超额性质预测

    四次型状态方程计算若干物质的固-液-气三相物性

    张任洁云志陈群钱俊峰...
    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四次型状态方程(CCOR-PT EOS)的性能,对苯酚、乙烷、正壬烷、丙酮、乙酸乙酯、二氧化碳、甲苯、正庚烷、乙炔、正己烷、辛烷 11 个物质的固-液-气三相压力、体积、温度(PVT)物性,使用CCOR-PT EOS进行计算,并与文献数据相比较。同时考察了物质的固有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包括固体升华压力、固体密度等在内的三相PVT物性,计算结果对临界压缩因子ZC的敏感程度大于偏心因子ω。

    状态方程固体三相物性四次型

    阳极闭口模式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氮气渗透

    李子君王建国王树博李微微...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阳极闭口模式潜力巨大,但该模式下运行会引发氮气从阴极向阳极的渗透,导致阳极氢气的摩尔分数降低,PEMFC性能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吹扫恢复PEMFC的性能。搭建了阳极闭口模式测试系统,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进行阳极闭口模式实验,同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不同电流密度、化学计量比和温度下,电压和阳极氢气的下降速率以及传输到阳极的氮气积累量,提出实验与仿真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闭口模式下气体的传输规律,结果表明:当氢气摩尔分数为 0。75 时,电压下降到 1。4 V,此时性能明显下降,提出相应吹扫策略:氢气摩尔分数在 0。8 时吹扫最为有效。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闭口氮气渗透数值模拟

    耦合超声场的气液流动特性

    李强张钧卢少波高晓...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率超声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行业的重视。结合稠油超声降黏机制,从气泡瞬态演化规律和溃灭特性出发,对超声作用下空化气泡和空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超声频率和减小气泡之间的距离会导致单个空化气泡最大半径的减小,气泡个数的增加会使气泡生长至破裂过程的速度减小,延长超声作用时间和增大超声频率可增加超声场中最大空化压力。实验表明,空化气泡不断在超声场中振荡并互相聚并,且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该过程更加剧烈。研究内容为稠油超声降黏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超声波气泡动力学数值模拟高速摄影技术

    湍流状态下垂直降膜波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黄悬悬王亦飞曾杰李婷婷...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膜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会直接影响气液两相和气液固三相传热的问题,对影响液膜流动的因素进行研究。从液膜厚度、液膜速度和湍流强度 3 个参数定量分析槽宽(2~5 mm)、管径(73~113 mm)、气液接触角(0°~90°)、摩擦系数(0。1~0。9)和气速(2~10 m·s-1)对高雷诺数下垂直降膜波动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槽缝宽度大于 3。5 mm时,液膜厚度基本不变,湍流强度变化相对稳定。液膜的厚度、速度和湍流强度随管径的增大而显著变化。随着气液接触角的增大,液膜厚度和速度变化不大,但液膜的湍流强度在出口处略微降低。液膜厚度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略有增加。随着气体速度加快,液膜厚度先急剧减小,然后缓慢增加。气体速度对入口区域的液膜速度具有抑制作用。

    垂直降膜液膜厚度湍流强度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Ag-Ni/KCC-1的制备及其在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中的催化性能

    张舜光崔阳刘林林张金颐...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1 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Ag的较优负载量及总负载量不变时,Ag与镍(Ni)较佳的质量比。结果表明,Ag/KCC-1 催化剂中,不同Ag负载量的催化剂,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所不同,Ag负载量(质量分数)为 15%时,性能较好;Ag-Ni/KCC-1 催化剂中,适量Ni的引入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当Ag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 12%和 3%时,催化性能较佳,与单组分负载的Ag/KCC-1 催化剂相比,DMO转化率由 90。37%提高至 96。75%,MG转化率由 90。77%提高至 92。48%,MG收率由 82。04%提高至 89。47%。

    草酸二甲酯乙醇酸甲酯催化剂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Ag-Ni/KC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