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罗海鹏

季刊

1005-9164

gxkxbjb@126.com

0771-2503923;2503922

530007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广西科学/Journal Guangxi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由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教育厅、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和广西科学院于1994年联合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类期刊。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2001年《广西科学》杂志改由广西科学院和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厅和广西教育厅协办。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活跃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繁荣广西的科学技术事业,推动广西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的交流。主要刊登内容有:广西自然科学各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和重要科研实验报告,代表广西科学先进水平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发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技改和"星火"项目的新成就,科技政策、学术动态、信息简报等;同时也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广西科学》杂志已于1994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获得第二、第三届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2001年《广西科学》杂志荣幸地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获得第四届广西"十佳科技期刊"称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钩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谭桂玉万凌云张坤彭凤...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是广西区域特色药材品种之一,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的功效,药用历史悠久.钩藤生物碱是钩藤的主要药效成分,对缓解药物成瘾、阿尔茨海默症、高血压等疾病具有显著功效,其方药天麻钩藤饮、复方钩藤降压片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研究技术的进步,钩藤生物碱及其方药的治病机理正在不断被发现.本文收集近十年钩藤相关研究文献,以钩藤的药效物质为基础,总结钩藤生物碱及其方药的药理研究成果,分析钩藤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钩藤的新药研发或新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钩藤生物碱药理临床应用

    基于文献分析的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陈燕蓉张娜陆艳胡婷婷...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力广西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国内外图书、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科技成果登记等技术文献分析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现状,以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分析行业技术的"尖锋"发展情况,从罗汉果的品种选育与繁育、种植栽培、深加工技术、应用开发等方面分析近3年的罗汉果行业热点,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地综述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罗汉果产业技术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广西罗汉果产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罗汉果技术文献育种栽培深加工

    乌天麻外观性状与特征性成分含量相关性研究

    王尚涛张悦郭怡博张远帆...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f.glauca)外观性状与特征性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采集贵州、陕西两地天麻主产区的乌天麻鲜品,测定其长度、宽度、厚度、质量等指标,利用电子感官仪测定样品色、气、味等性状特征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进一步探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天麻形、色、气、味等性状特征值与其主要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厚度与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类含量的关联性最强,呈正相关;颜色值a*与天麻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L*、Eab*与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与电子舌CTS(咸)、ANS(甜)响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子鼻LY型响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T型和P型响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乌天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乌天麻性状特征有效成分颜色电子舌电子鼻

    秦皇岛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资源调查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杜小媛赵升鲍萌萌徐东会...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秦皇岛昌黎邻近海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tsingdauense)的资源现状,科学评价该海域底栖环境生态健康状况,于2021年春、夏两季在昌黎邻近海域设置24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要素的调查监测,并使用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变量AZTI海洋生物指数(M-AMBI)对昌黎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夏季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平均生物密度为5 ind./m2,处于近年调查的最低水平.春、夏两季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均以Ⅲ龄鱼为主,种群年龄结构出现异常现象.春、夏两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9种,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物种更替率较高.两季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密度为138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0.95 g/m2,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AMBI、M-AMBI指数等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相近,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相较于春季,夏季受人为扰动程度更强.

    昌黎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青岛文昌鱼群落结构海洋生态健康

    海南新村港海草床区春、秋季浮游动物粒径结构特征

    谢福武王少露谢海群庞巧珠...
    4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海草床区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分别于2022年4月和11月对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海草床区不同性质水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和重要功能类群展开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季节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7科40属65种,浮游幼体20类,以小粒径的桡足类幼体/无节幼体占优势;秋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3科25属37种,浮游幼体19类,以夜光虫(Noctiluca scientillans)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物种数、丰度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物种数高于秋季,湾口外海区和海草生长区最突出,以600-1 250、355-600 µm的种类居多.浮游动物丰度则反之,鱼排养殖区丰度最高,以160-355、355-600 μm的丰度居多.此外,春季的主要限制因子为磷酸盐、硅酸盐及悬浮物,与2 000-4 000、1 250-2 000μm的浮游动物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盐度与2 000-4 000μm的浮游动物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水深则为秋季主要影响因子,与600-1 250、355-600、160-355 µm偏小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新村港海草床区各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呈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因子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亟需对该区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进行长期监测研究.

    浮游动物粒径结构环境因子海草床海南新村港

    贵州草海湿地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青张姗何斌李望军...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夏季对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的浮游植物有8门51科104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最丰富,其次是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8.82 × 106 cell· L-1,各采样点之间差异较大;从浮游植物优势属和丰度看,均是蓝藻和绿藻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有机碳(TOC)、悬浮物(TSS)等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评价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处于富营养状态,为中度污染水平,水体有发生微囊藻水华的风险.

    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氮、磷限制对球形棕囊藻不同形态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傅云飞赖俊翔王英辉韦福佳...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营养盐胁迫对广西北部湾不同倍性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控制试验,设置4.0∶1.0、24.5∶1.0和64.0∶1.0 3个氮、磷限制比例,对球形棕囊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进行人工海水培养,比较二者的生长变化及各生长期内藻多糖含量和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的释放差异.结果表明,氮、磷营养对二倍体细胞前期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单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单倍体细胞(P<0.05).球形棕囊藻细胞分泌的多糖主要以溶解性胞外多糖(Soluble Exopolysaccharide,sEPS)为主,其次是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固着性胞外多糖(Bound Exopolysaccharide,bEPS)占总糖比例最低.单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的bEPS分泌趋势相反.氮、磷限制组的单倍体单细胞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IPS和TEP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磷限制组的二倍体单细胞EPS、IPS和TEP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氮限制组(P<0.05).总而言之,营养盐胁迫刺激球形棕囊藻EPS和TEP的产生,球形棕囊藻TEP的产生受营养盐相对存量的影响.二倍体细胞多糖与TEP对磷限制的响应比单倍体细胞更敏感.

    有害藻华球形棕囊藻营养盐胁迫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多糖

    基于钦州湾验潮站2008-2020年潮位序列的潮汐特征研究

    陈旭翁培耀陈振华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汐是钦州湾的主要海洋动力,对物质输运、海洋工程、海洋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钦州湾验潮站2008-2020年共13年的水位观测资料,利用潮汐调和分析、偏度计算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钦州湾长时间的潮汐变化、潮不对称性特征及海平面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钦州湾验潮站潮汐以O1、K1分潮占优,属于规则全日潮.主要分潮振幅有显著的年际变化,2008年为最小值,O1为95.82 cm,K1为88.18 cm,M2为39.53 cm;2016年达到最大值,O1为104.27 cm,K1为95.15 cm,M2为46.16 cm,这一变化与月赤纬角的变化有关.钦州湾潮不对称现象显著,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多2-3 h,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半日分潮和全日分潮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主要贡献来源于O1、K1、M2之间的相互作用,占总潮汐偏度的80.97%-83.51%.钦州湾海平面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上升速率约为0.96 cm/a,高于同期南海沿海海平面的平均上升速率.研究成果可为钦州湾防灾减灾和港口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钦州湾调和分析潮汐特征偏度潮不对称性

    台风期间盐沼消波效应的观测研究——以珠江口芒洲湿地为例

    孙璐黄盛赵军鹏何薇...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海盐沼可以减少风暴潮和台风浪的冲击,从而增强海岸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在保护海岸和防灾减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2020年6月台风"鹦鹉"活动期间珠江口芒洲湿地的现场实测波浪数据来分析其消浪功能,以定量研究盐沼植被的消波效应.结果表明,台风"鹦鹉"期间,芒洲湿地测得风暴潮最大增水达0.43 m,漫滩时间大于6 h;实测波浪通过宽度100 m和230 m盐沼植被带的波高衰减率分别为90.5%和97.2%,植被减灾能力为优;根据波高衰减率经验公式的估算结果,波浪经过植被宽度100 m和200 m的波高衰减率分别为94.0%和97.0%,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由于台风"鹦鹉"影响时间短、强度弱,现场测得水位均在1 m以下,而盐沼植被的平均株高约为2 m,植被冠顶未被淹没,因此可将植被看作透空式堤防,其茎叶的摩擦阻尼作用导致波能衰减;并且现场测得有效波高均在0.10 m以下,同时也未发生植被大量倒伏甚至茎秆断裂的情形,因此盐沼植被充分发挥了消波作用.综上,虽然芒洲盐沼面积仅为3.39 km2,但是其消波效果仍然非常显著.

    芒洲湿地台风"鹦鹉"盐沼消浪减灾

    基于UGC数据的旅游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俸亚特徐正丽文益民
    8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数据逐渐成为旅游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UGC数据能够体现游客旅游行为,数据类型丰富、真实性强、噪声大.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年旅游UGC数据研究的发展,分别从文本、照片、多模态3种数据类型角度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旅游UGC数据挖掘研究取得的成果,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UGC多模态数据挖掘旅游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