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袁铁象

季刊

1006-1126

GXLK@chinajournal.net.cn

0771-3332345

530001

广西省南宁市邕武路23号

广西林业科学/Journal Guangxi Forestry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林业科技刊物。宣传林业政策方针,推进新技术、新成果,普及林业知识,提供林业信息。文章内容有森林经营、森林生态、林木病虫害防治、紫胶虫放养及寄主树的栽培技术、林产化学、木材工业、林业机械、林业基础科学、科普知识、林业译文、林业生产知识以及为农村服务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宁市江南公园儿童游乐区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苏丽达唐世斌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是城市公园绿地的必要组成元素,也是儿童进行户外自然体验的重要载体.为了解南宁市江南公园儿童游乐区植物资源和景观空间现状,采用实地踏查法,对其植物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江南公园儿童游乐区内共有园林植物59种,隶属于34科54属;植物生活型较齐全,以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主,共占植物总种数的64.41%;植物观赏特性以观叶、观花为主,观叶和观花植物分别占植物总种数的59.32%和57.63%;乡土植物36种,外来植物23种,分别占植物总种数的61.02%和38.98%;植物空间形式包括开敞式、半开敞式和覆盖式3类,植物空间丰富,但植物种类和配置形式的趣味性偏低.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探索植物趣味性功能、提升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挖掘植物知识和文化内涵等方式,打造可供儿童游乐、体验和学习的城市公园活动空间.

    植物资源植物空间儿童游乐区

    柳州市不同产区麻竹笋品质分析

    贾冬冬梁绍煜熊建文潘慧玲...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柳州市不同产区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笋品质差异,以柳州螺蛳粉酸笋原材料认定基地的麻竹笋为研究对象,测定麻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比较分析各产区麻竹笋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竹笋外观品质差异显著;柳北、柳城县-1产区竹笋基径、长度和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产区,可食率均较高;柳北产区竹笋外观品质最好.不同产区竹笋营养品质差异显著;柳城县-2产区竹笋蛋白质、淀粉、总糖、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营养品质最好.不同产区竹笋食味品质差异显著;柳城县-1产区竹笋纤维素和单宁含量均最低,草酸含量较低,食味品质最好.不同产区竹笋品质综合得分指数表现为柳城县-1>柳北>柳城县-2>柳南>鱼峰.

    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麻竹

    基于高光谱分析技术的桉树叶片黄化识别

    赵隽宇石媛媛杨瑞青邓昀...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桉树黄化病是一种较特殊的生理性病害,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及时发现并补充养分可大幅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采集桉树黄化叶片、未发病叶片和正常叶片,采用高光谱仪测定不同叶片的光谱特征,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分别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对比模型判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叶片光谱反射曲线呈相同趋势,反射率差异明显,差异较大的波段主要为近红外波段800~1 260、1 400~1 720和2 000~2 400 nm,受病害影响叶片的原始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正常叶片;对数变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谱数据冗余量,突出差异;两种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均能识别潜在黄化叶片,Log-OPLS-DA的判别效果更好,模型R2为0.91,RMSE为0.203.高光谱分析技术结合OPLS-DA对桉树黄化叶片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识别潜力.

    高光谱黄化叶片无损检测病虫害防治桉树人工林

    南丹县油茶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陈林强吴国文陈梦秋张幸...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南丹县油茶产地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的分布和富集特征,以云水谷高山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油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土壤和油茶植株中的铅(Pb)、铬(Cr)、砷(As)、汞(Hg)和镉(Cd)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Cr(50.78 mg/kg)>Pb(14.29 mg/kg)>As(5.45 mg/kg)>Cd(0.39 mg/kg)>Hg(0.15 mg/kg);Cr、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的平均污染指数为1.3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97,处于警戒级.不同重金属在油茶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含量不同;Cr在叶片中含量较高;Pb、Cd、As和Hg均在枝条中含量较高;5种重金属在果实中均未被检出或含量较低.枝条对Cd的吸收能力强;叶片对Cd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叶片和枝条对Pb、As和Hg均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对Cr的吸收能力均较低;果实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低.

    油茶土壤植株重金属富集系数

    不同家系尾巨桉木材机械加工性能分析

    黄银珊刘衡刘明德唐庆...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木材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4、6和8年生尾巨桉DH32-26和DH32-29家系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刨削、砂削、铣削和钻削机械加工性能进行测定和评价,比较不同家系、树龄间木材综合机械加工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各树龄DH32-26和DH32-29家系木材的刨削和砂削加工性能均较优,铣削和钻削加工性能均为良;随树龄增加,两个家系木材的刨削、砂削和钻削加工性能均提高,铣削加工性能差别不大.DH32-26和DH32-29家系木材的砂削加工性能差异极显著,刨削、钻削加工性能均差异显著,铣削加工性能差别不大;DH32-26家系木材的钻削加工性能优于DH32-29家系木材,刨削和砂削加工性能弱于DH32-29家系木材.两个家系4和6年生木材综合机械加工性能相同;DH32-29家系8年生木材综合机械加工性能优于DH32-26家系8年生木材.

    机械加工性能家系树龄尾巨桉

    油茶庄园建设构想

    曾雯珺陈国臣马锦林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阶段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对希腊油橄榄(Olea europaea)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希腊成熟油橄榄企业在栽培、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经营理念,结合我国油茶发展现状,提出油茶庄园建设构想.广西具备深厚的油茶文化底蕴、优质的种苗基础、先进的栽培加工技术和强大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发展油茶庄园的优势条件.油茶庄园建设应规模适当、委托管理和创新经营模式,同时利用油茶种质打造富有层次的花果景观,实现三产互通互融和协调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庄园经营理念油茶油橄榄

    碳中和背景下南方大径材林培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贺梓晴余庆宙胡雪花赵倩...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加强,培育大径材林成为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目标和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发力点.我国南方人工林面积大,但以中、幼龄林为主,如何提升林地生产力,发挥其增汇功能是关键.该文关注大径材林的固碳功能;针对目前我国南方大径材林培育面临的大径材林资源和成材机理不清晰、大径材林培育目标不明确、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体系不完善及人工林地力衰退严重和林分结构单一等问题,提出开展现存大径材林资源调查,科学规划林地和立地选择,开展珍贵乡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开展精准施肥调控和调整林分结构等大径材林高效培育和固碳能力协同提升经营对策,可为科学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森林培育大径材人工林经营森林碳汇固碳量

    土壤自养固碳微生物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张亚茹申振涛吴小红廖清颖...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土壤中存在大量自养微生物,具有将大气中CO2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能力,对提高土壤碳吸收和碳储量有重要意义.探究土壤自养固碳微生物研究的发展与趋势,展示其知识结构和知识演化过程,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采用VOSviewer软件对1991-2023年发表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文量、作者合作共现、机构合作、国家分布、关键词共现及关键词聚类和演变趋势等,系统梳理土壤自养固碳微生物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土壤自养固碳微生物研究在2016年后蓬勃发展,中国和美国学者是重要的研究力量;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科学院为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热门的研究方向为自养微生物固碳潜力、固碳途径、功能种群及其固碳过程的调控机制等.在系统阐述土壤自养固碳微生物研究发展态势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助于该研究的发展.

    自养微生物文献计量前沿热点可视化分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农万相文军何静玥徐靖...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以CNKI数据库中2003-2022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文献为对象,分析其演化过程、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对发文量、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 V分析软件对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探索(2003-2005年)、深入(2006-2017年)和巩固(2018-2022年)阶段;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高,大多数研究机构均与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存在合作关系.研究热点为"集体林权""林权改革"和"林权流转"等,呈现14个聚类,可被归纳为"制度本体""涉及主体"和"改革措施"3个方面.该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引导性,"林业收入""三权分置"和"林农行为"为目前热门的研究主题.未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需与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目标结合,从内容、方向和方法上进行拓展性研究.

    森林资源文献计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CiteSpaceV

    《广西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