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民族大学

吴尽昭

季刊

1673-8462

xbzrb@126.com;hzbgx@163.com

0771-3263361

530006

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致力于及时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前沿的新理论、新构想和高新技术成果,活跃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的交流,繁荣科学技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程门立雪求学问 春风化雨传薪火——戴吾三教授访谈录

    万辅彬戴吾三张学渝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戴吾三,生于1953年,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文化教学与研究。1998-1999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8年后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会主席、党委委员、教学督导组委员、研究生辩论队教练,清华大学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2012年获评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15年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从清华大学退休后,受聘于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兼职教授。

    戴吾三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历法制定中的"验历"问题

    孙小淳罗依然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验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法能否得到使用,以及对其优劣的判断,都要通过天象进行检验。在官方组织的改历过程中,往往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根据预测天象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使用某家历法。文章以汉代至元代的历法改革为背景,探讨验历在中国历法制定中的作用,研究古代历家对验历的认识、验历活动的组织、验历的内容。验历所采取的天象经历了从气朔到日月食,再到五星运动天象的扩展,难度逐渐增加,且越来越精细,反映了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进步。验历的内容和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天象观。验历的观测和对历法疏密的判定还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统计性质,说明中国古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并非完全决定论的,为偶然发生的天象及"天人感应"的思想留有了余地。

    验历太初改历五星天象记录天人感应

    《崇祯历书》与《晓庵新法》月食算法误差的比较与分析

    纪辰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明末基于欧洲天文学编纂的《崇祯历书》中,交食算法是后来清初学者研习西法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崇祯历书》和清初代表性学者王锡阐基于西法所著的《晓庵新法》中的月食算法为研究对象,基于二者算法编写计算机程序,计算了崇祯改历后百年内的月食,并与现代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晓庵新法》月食食分和食甚的误差均超过了《崇祯历书》,没有达到王锡阐基于西法"去其疵类"的目的,但二者精度均优于《大统历》和《回回历法》。之后,考察了二者月食算法误差的构成和来源,对《晓庵新法》算法误差大于《崇祯历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发现了《晓庵新法》真正的里差之元经度可能是北京,而非该书所声称的南京。

    《崇祯历书》《晓庵新法》月食算法误差明末清初

    广西横州杨村红陶工艺调查

    唐铭阳汪常明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横州市峦城镇杨村红陶工艺的调查,发现其原料以横州本地陶土为主,高岭土为辅进行配置,胎料具有高铁高钾的特点;制作工艺以手工轮制为主,辅以泥条盘筑等方法;烧制窑炉在引进电窑、气窑的同时,还保留了独特的传统龙窑;产品以制作大型的红陶器物见长,所生产的特色器物有酒熬、金坛、平底罐等。历史上的杨村可能在广西窑业技术交流与传播中发挥了特殊贡献,钦州和宾阳邹圩两地制陶技术的源头都有线索指向杨村。整体而言,杨村红陶的工艺、炉窑和产品都极具特色,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整理,以便更好地助力当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南宁红陶横州杨村传统制陶

    安徽泾县泥金笺纸制作技术调查

    刘岳李晓岑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金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名贵加工纸,已有文献记载和研究对其制作工艺尚不明确。文章通过田野调查考察了安徽泾县的造纸起源和现状,梳理了泾县存在的两种体系、三种不同方式的制纸工艺,并详细记录其工艺流程。当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徽泾县泥金笺纸同样面临着无人传承、机器生产替代传统手工艺的局面。研究可为记录保护这一传统工艺提供资料性支撑。

    泥金笺安徽泾县加工纸传统工艺

    我们应该如何诠释科学精神?

    吴致远赵文君刘舒雅
    45-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精神可以从多角度得到诠释,但诠释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主观化和随意化。无依据的发挥和不严谨的诠释会造成大众认知上的迷茫,从而不利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诠释科学精神须立足于科学本身,但不可把二者混同。科学精神的诠释还应在系统性与时代性、开放性与原则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正确地诠释科学精神对于公众准确地理解"科学家精神",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和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科学家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科学文化

    经典电磁学超距作用论与场论之争中的本体论问题及变迁:1837-1895

    鲍傅臻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史学者常常将 19世纪的电磁学区分为超距作用论派和场论派。考察 1837-1895年期间的两派物理学家的著作,可以发现两大学派的理论包括本体论在超过半个世纪的争论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和融合。通过关注本体论承诺的变迁,可以对经典电磁学综合过程中的学派和分歧做出更细致的划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经典电磁学综合的意义。

    经典电磁学超距作用论场论本体论

    狄利克雷原理历史探源

    耿锦铭李威
    59-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狄利克雷原理起源于物理问题,是研究偏微分方程论和变分法的重要工具,数学和物理中的许多重要定理都是在此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的。文章在"为什么数学"的研究范式下,采用路线图的研究方法,在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和分析黎曼提出狄利克雷原理的物理动因和函数论思想动因,探究了黎曼两篇论文中关于狄利克雷原理的提出及证明过程,探寻狄利克雷原理来源中的思想传承脉络,推出黎曼提出狄利克雷原理是受到了多位数学家的启发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理解黎曼函数理论的基础核心问题。

    黎曼狄利克雷原理狄利克雷积分

    山西古代壁画中的数理文化考——以汾阳圣母庙和阳泉平坦脑村墓室壁画为例

    史宏蕾张迎香王金梅伊宝...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打破壁画研究的学科壁垒,以壁画为载体深入研究其图像价值。通过运用瓦尔堡"好邻居原则"和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三层次阐释结构"的方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解释三个方面解读汾阳圣母庙壁画和阳泉平坦脑村墓室壁画图像,解密山西传统壁画中的地砖图形和建筑台基图像内部蕴涵的相关科学信息,以及在了解壁画创作者的科学素质的同时,窥探其反映的宋代"画学"和"算学"处于同等地位的信息。从图像学视域研究山西古代壁画的数理文化,既可以弥补已往研究之不足,又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示范价值。

    山西古代壁画图像学视域数理文化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专利态势及打印制造飞机起落架案例分析

    陆军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激光选区熔化技术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国别分布、主要专利申请人、主要专利技术发展情况等,对SLM技术总体态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打印飞机起落架重要零件等案例,对相关SLM制造工艺和SLM打印设备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国内SLM技术应充分借鉴经验,促进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同时还要加强专利布局保护工作。

    SLM增材制造专利分析飞机起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