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纤毛鹅观草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筛选作为饲草利用的优良种质,为纤毛鹅观草种质挖掘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资源和理论参考.[方法]以来自河南地区不同生态区域的15份野生纤毛鹅观草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以各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建立综合得分(D)评价数学模型,对纤毛鹅观草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16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纤毛鹅观草种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旗叶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21.88%),其次为种子产量(17.88%)和旗叶长度(17.81%),种子宽度的变异最小,仅为5.67%;7个营养相关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5.48%,其余9个繁殖相关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82%.种子产量与小穗宽度、芒长度和千粒重显著相关(P<0.05,下同),而干草产量与旗叶宽度、叶鞘长度、花序长度、小穗数、小穗宽度和种子长度显著正相关,与小穗长度和芒长度极显著正相关.15份纤毛鹅观草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10处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5份种质,主要性状特征是植株较高,穗秆和花序较长,旗叶长宽中等;第Ⅱ类群包括2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植株较矮,繁殖性状较为突出;第Ⅲ类群包括3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旗叶较大,第一节间较长,干草产量较高,但其种子较小,种子产量低;第Ⅳ类群包括5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植株矮小.旗叶宽度、叶鞘长度、芒长度、小穗数和小穗长度是引起纤毛鹅观草不同居群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子.[结论]河南南阳的4个种质资源(编号为RC13、RC10、RC15、RC1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这些种质株高更高,旗叶更宽,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相对更高,可用作纤毛鹅观草育种亲木材料或直接生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