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种源狼尾草表型性状多样性,筛选优异种源,为我国乡土狼尾草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6个种源狼尾草的9个表型性状(株高、冠幅、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度、花序直径、穗秆长度、芒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狼尾草种源间F测验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狼尾草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平均为15.6%,且每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0%;芒长度在不同种源间的分化最大,变异系数为21.1%,其次为花序直径和单株花序数,分别为20.6%和20.0%;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冠幅,为10.9%.狼尾草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海拔与株高和穗秆长度极显著负相关,与花序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经纬度与株高、花序直径和穗秆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序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株高、花序长度、花序直径、穗秆长度和单株花序数是引起不同狼尾草种源间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子.可将26份狼尾草种源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3个种源,全部来自贵州,主要特征为植株较高,冠幅较大,单株花序数量较少,花序较小,且叶片较细;第Ⅱ类群包括1个种源,来自湖南,主要特征为植株矮小,株型紧凑(冠幅小),花序短,叶片细长;第Ⅲ类群包括2个种源,来自贵州,主要特征为植株矮,冠幅较大,单株花序多,叶片宽;第Ⅳ类群包括20个种源,分别来自湖北和河南,主要特征为植株高大,穗秆较长,且具有更大的花序.来自贵州、湖北和河南的5个狼尾草种源PA26、PA20、PA15、PA17和PA18,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不同种源狼尾草表型性状具有丰富变异,5个种源的综合性状较好,具有极大遗传改良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