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邓劲夫

双月刊

1008-5254

gxql@chinajournal.net.cn gxqngbxyxb@163.com

0771-5647146;5656646

530023

广西南宁市思贤路55号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圈层化视域下青年集体主义教育"破圈"之策

    翟珣杨美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网络圈层化现象是基于网络场域形成的特定圈层内部信息交互的网络现象.当前,部分青年集体主义观念面临着圈层化等挑战,需要在深刻阐释网络圈层化和青年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要义基础上,分析网络圈层化视域下青年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顿并探索"破圈"之策.网络圈层化下青年集体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虚拟现实交互弱化青年实践感知、圈层内外区隔加剧青年的认知偏差、圈内境况复杂消解教育实效的现实问题.需要不断突破网络圈层的交互壁垒以拓展教育阵地,积极挖掘集体主义的多样资源以拓宽教育方式,持续发挥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增强教育实效,推动集体主义教育在网络圈层中不断常态化、大众化、全面化发展.

    网络圈层化集体主义教育场域青年

    边疆民族院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基于对广西民族大学实践育人的分析

    周婷徐晓婧黄怡翔
    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实践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开展实践育人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种实践导向的教育方式对于边疆民族院校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培育时代新人,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深入探析边疆民族院校实践育人的具体路径,旨在形成合力,为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育人工作提供建设性思路,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

    边疆民族院校实践育人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郭帅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作用.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缺乏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新颖性不够突出、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充分、红色文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文章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功能、特性入手,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与面临的困境,并从顶层设计及教育内容、方式、渠道、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发挥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

    红色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高校推进红色文化赋能第二课堂创新路径探赜

    马金娟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课堂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堂,也是深化拓展青年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关键课堂.深入探赜具有铸魂立德、资政育人价值功能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教学,对于增进课堂吸引力、趣味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发其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立足新形势,广西高校应重点借力新媒体优势、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优化共享交流空间,推进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高校第二课堂,打造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教学品牌.

    地方红色文化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教学路径

    五四时期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情感分析及现实借鉴

    黎钻仪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情感史的视野出发,以五四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历史进程为中心,分析中国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因素.研究发现,五四时期随着社会发生深刻裂变,中西伦理空阙,烦闷与炽热交织共同形塑了青年信仰转向的情感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承载了青年痛苦与焦虑、愤恨与爱国、失望与同情等复杂性情感诉求,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要诱因之一.新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遵循情感逻辑,充分挖掘情感资源,以情感认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五四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的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1999-2023)

    何静王肖风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研究热度不断提升,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合CiteSpa ce和Nvivo12.0软件进行文献计量与编码分析后发现,"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背景、内生价值、建设现状、建设困境、实践路径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仍存在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内容有待深化和比较研究不足等问题,未来应继续通过汇聚研究合力、深化理论研究、重视实证研究、拓展研究广度与研究内容等方式,走出单一叙述困境以不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研究,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绽放新的蓬勃生机.

    "一站式"学生社区研究热点编码分析

    大学生参与社团:类型、动机与质量

    林仲华邓子鹃张蕊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参与社团已成为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旋律.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社团参与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社团参与率普遍较高;文学艺术类、体育休闲类、学术研究类、创新创业类和公益服务类社团较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社团参与动机较为多元,主导动机包括提升综合能力、拓展人脉关系、锻炼身体、提升专项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开阔知识视野等;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总体较高,社团参与目标、决策过程和优质社团对社团参与效果有积极影响.

    大学生参与社团动机质量

    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经验及创新发展

    徐姗姗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紧跟党的步伐,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致力于推动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在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过程中,共青团坚持关心厚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激发新时代青年的主动性;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性;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思想政治引领赋能增效;坚持国内与国际相结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的主动权.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要确保为党育人、以结点思维强化组织建设、坚持守正创新,开启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新篇章.

    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青年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对青年学习问题的阐释及启示

    陈云霞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中国青年》作为影响力最大的青年刊物,在引导青年积极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刊顺应抗战时局发展需要,告诫青年学习是为救国救民储才蓄能;教育青年学习要学抗战之需;倡导青年学习要勤学善思、知行合一.这一系列科学论述,激发了青年的学习动力,明确了青年的学习内容,创新了青年的学习方法.青年的革命素养、先进性通过学习得到了提升.当前,挖掘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所蕴含的青年学习思想,对引导当代青年重视学习、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青年学习启示

    干部教育培训与增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广东省团校学员的分析

    周秋云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坚定理想信念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广东省科级干部培训班学员理想信念状况,运用调查量表解析干部教育培训对提升年轻干部理想信念的有效性,发现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及学员管理对于增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作用明显.为适应新形势下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必须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以有效增强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

    干部教育培训理想信念理论教育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