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学与光电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学与光电技术
光学与光电技术

潘德彬

双月刊

1672-3392

717yfb@vip.sina.com

027-59002236

430223

武汉市阳光大道717号

光学与光电技术/Journal Optics &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依托,是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光学学会,湖北省激光学会会刊。2007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本刊发表论文,一律免收版面费和审稿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自适应滤波新息的卫导防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袁克非李云飞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惯/卫组合导航是船载惯导实现长航时、高精度导航的重要手段,可实现惯导导航误差的实时估计和闭环,保证惯导输出高精度导航信息.但在惯/卫组合导航模式下,卫导受到欺骗干扰后,会导致惯导估计的导航误差不准确,即使惯导从组合导航状态切换到自主导航状态,仍会使导航精度性能下降.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新息的卫导防欺骗干扰方法,利用惯/卫组合滤波新息构建卡方统计量,并改进滤波方法,对卫导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卫导提供参考位置信息进行选择性使用,使得惯导估计的导航误差不受卫导信息质量的影响.通过动态跑车试验对卫导防欺骗干扰算法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卫导受到欺骗干扰时,惯/卫组合导航切换进入自主导航后,惯导可继续保精度工作,相比传统组合导航算法位置精度高出至少 6 倍以上.该方法可为惯性导航领域惯/卫组合导航算法设计中的卫导防欺骗干扰的工程化实现提供参考.

    惯/卫组合导航卫导防欺骗滤波新息卡方检测自适应滤波

    高精度星敏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精度提升方法

    陆红霞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星敏感器是目前最高精度的姿态测量仪器.在弹载领域平台,采用星光制导技术利用星敏感器修正弹体姿态误差提高导弹落点精度,高精度的导弹制导对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介绍了高精度星敏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星敏感器的误差树,针对星敏感器误差树的分类,逐项分析其误差来源,最终提出抑制星敏感器各项误差的方法,包括温补、滤波、惯性辅助、光学分区标定等,旨在为高精度星敏感器的设计提供相关思路.

    星敏感器弹载星光制导误差树高精度

    基于SINS/GNSS松组合导航的列车定位算法

    程远李亚聪杨玉孔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单一的列车定位方式,组合导航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列车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介绍了捷联惯性导航(SINS)/卫星导航(GNSS)组合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列车惯导/卫导松组合Kalman滤波算法,利用惯导和卫导各自的技术优势,克服列车行驶路线中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持续性地给出列车准确的定位信息.通过分析列车实际复杂线路的行驶数据,组合导航定位精度满足要求,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确保了列车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

    列车定位Kalman滤波松组合导航卫星导航捷联惯性导航

    一种改进经验模态的原子钟数据去噪算法

    魏文晓马晖姜浩楠肖涵...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钟受仪器内部硬件设施及外界扰动等影响,钟组频差数据会出现噪声和粗差值,严重影响原子钟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原子钟去噪算法——改进EMD-AKF算法.将原子钟数据依据 3σ准则进行粗差值剔除后,结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确定经验模态分解后IMF分量中的主导成分,对噪声主导的IMF分量进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去噪,最终重组出新的原子钟钟差数据.通过对处理前后的钟差数据进行稳定性评估得出,改进EMD-AKF算法使得原子钟信号的频率稳定度提升一个量级,极大降低了计数器等仪器噪声对原子钟频差数据的影响.

    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原子钟钟差数据铯原子钟阿伦方差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光学花纹设计和加工参数优化

    应正健谢正超李晶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同时满足光学花纹工程要求和法规要求,快速找到最优的花纹设计和加工参数,解决从设计到制造需要大量仿真和实验才能进行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全过程参数优化方法.在设计阶段,光学花纹设计参数表面粗糙度 0.1~2 mm,光学利用率性能最好;在制造阶段,以HP4A材料为例,以该表面粗糙度范围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设计,以其最小值构建目标函数,考察切削参数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f和轴向切深ap对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得到最佳切削参数组合.通过灵敏度分析,并发现Ra与n、Vf呈负相关的关系,与ap呈正相关的关系规律.通过灵敏度分析光学花纹全参数快速优化方法,对比传统实验和仿真方法减少了设计变量个数,提高求解效率 30%,证明该方法有效性.

    光学花纹多目标优化灵敏度分析拉丁超立方采样设计表面粗糙度

    光纤电场检测机器人对零值绝缘子局部电场畸变的影响研究

    宋恒东王海亮张瑞曦张东东...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值绝缘子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光纤电场检测方式可以获得绝缘子串局部电场分布,从而识别零值片.设计了一款光纤电场检测履带机器人,并为分析其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影响,提出识别判据,建立了 220 kV绝缘子串真型模型以及检测机器人等效模型,仿真分析了机器人构架在绝缘子串不同位置时的电场分布特性,并且研究了机器人材质、位置、尺寸等因素对局部电场畸变特征的影响,尤其是零值和非零值情况下的局部电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光纤电场检测机器人对零值绝缘子局部电场畸变的影响,可为输配电外绝缘智慧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光纤传感零值绝缘子电场分布机器人带电检测

    基于光伏电池和被动光网络的碳减排技术研究

    方兵王善立张佳艺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基于光伏电池(Photovoltaic,PV)与被动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xPON)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旨在促进绿色电力的发展.首先,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电池板的相互连接,构建出系统框架.其次,利用光纤射频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和xPON的融合,将能源数据从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传送到中央控制站.最后,搭建出PV等效电路与风力发电机组模型,并使用卷积核函数向量机与太阳能电池相结合,实现了风能与太阳能的高效混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PV模块可扩展性达到 90%,服务质量高达 62%,功耗仅为 96%,网络效率高达92%,训练精度达到 95%,其在多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效率,还可以优化其在光网络环境中的性能,从而为绿色能源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光伏电池被动光网络光纤射频通信向量机卷积核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