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赵劲民

双月刊

1005-930X

gxykdxb@163.com

0771-5358453;5306372;5358454

530021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科学性强,有实用性。主要设有论著、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护理园地、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挑战与希望并存

    杨振东王仁生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随着以调强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广泛开展,鼻咽癌的复发率较传统二维放疗时代已经明显降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在根治性放疗后出现复发.复发鼻咽癌(rNPC)患者的总体预后欠佳,治疗上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药物和新理念的发展,rNPC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正在逐步提升,为rNP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本文将就rN-PC的治疗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梳理和分析,以期为rNPC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多参考.

    鼻咽癌复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神经损伤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彭碧燕梁嘉敏韩可伊王兵玉...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小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分子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构建视神经损伤(ONC)小鼠模型,对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GCs标志物—具有多重剪接的RNA结合蛋白(Rbpms)的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TEM)观察RGCs线粒体损伤情况;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ONC7d组小鼠的视网膜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和韦恩分析,RT-qPCR检测差异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ONC 7 d组RGCs数量显著减少,细胞排列疏松不规则,RGCs标志物Rbpms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ONC小鼠模型构建成功.透射电镜结果表明,ONC 7 d组RGCs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消失;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ONC 7 d组与正常组比,存在5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2个基因表达下调和410个基因表达上调.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ONC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元损伤修复的多个重要信号通路;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与神经元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Ecel1、Atf3、Sprr1a的表达均在损伤后第4天显著上调(均P<0.05),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ONC小鼠RGCs凋亡与线粒体损伤有关,而神经元损伤修复相关基因Atf3、Ecel1、Sprr1a在视神经损伤的早期参与了小鼠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保护.

    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青光眼转录组分析

    羧酸酯酶4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和免疫浸润分析

    陈巧丽周晓莹张哲黄光武...
    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羧酸酯酶4A(CES4A)在鼻咽癌(NPC)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及其免疫浸润的潜在关联.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ES4A在NPC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CES4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的关系.利用R语言开展GO、KEGG及免疫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鼻咽组织比较,NPC中CES4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与N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参数无显著关联.基于GEO数据集、RT-q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P<0.05)、0.665 4(P=0.003 7)、0.809 8(P=0.001 9).低表达CES4A的NPC患者预后较差(P<0.001),CES4A是NP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4 36,HR=0.168,95%CI:0.049 2~0.573 0).CES4A与B细胞的肿瘤浸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ES4A在NPC中的表达下调,可能为NPC诊断及患者不良预后的可靠分子标志物,且其与B细胞的肿瘤浸润减少有关,可能是NPC潜在的治疗靶点.

    鼻咽癌羧酸酯酶4A分子标志物免疫浸润

    lnc85通过调节CDC4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宋振宇杨丽超廖舟翔张起...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P11-85G21.1(lnc8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RNA全转录组测序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筛选验证肝癌中差异高表达的lnc85;利用lnc85过表达/空载慢病毒感染细胞,构建lnc85过表达肝癌细胞株(OE)和对照细胞(control);RNA下拉实验(RNA pull-down)联合质谱筛选lnc85互作蛋白并进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验证;MTT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lnc85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lnc85互作蛋白表达水平及对生存的影响.结果:RNA全转录组测序发现,与对照相比,lnc85在肝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明显高表达(P<0.001),RT-qPCR验证lnc85在3种肝癌细胞中显著升高(P<0.01,P<0.001);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发现CDC42为lnc85的互作蛋白,RT-qPCR证实CDC42水平在肝癌细胞显著升高(P<0.001);且lnc85过表达的肝癌细胞中,CDC42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0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肝癌患者CDC4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01),并随着肿瘤等级的增高而增高;高表达CDC42的肝癌患者预后不良(P<0.001).结论:lnc85在肝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节CDC4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肝癌长链非编码RNARP11-85G21.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RNA下拉实验细胞增殖

    SNHG10低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施丽州陈小英于玥蔡美婷...
    193-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0(SNHG10)与卵巢癌细胞增殖、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开放大数据(库)筛选88例正常卵巢组织和426例卵巢癌组织中差异表达SNHGs,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NHGs预警卵巢癌紫杉醇和铂类药物耐药的价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SN-HG10在卵巢癌紫杉醇/卡铂耐药细胞(SKOV3-R/SKOV3-CBP)及其亲本细胞(SKOV3)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感染在卵巢癌亲本细胞SKOV3中构建过表达SNHG10的细胞株,分为对照组(S-eGFP组)和过表达组(S-SNHG10组).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通过Cell Titer-Glo发光活细胞检测法评估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SNHG10在卵巢癌组织显著低表达(P<0.01),其低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且能潜在预测紫杉醇和铂类化疗耐药(AUC>0.6,P<0.05).与S-eGFP组相比,S-SNHG10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增强(P<0.001).结论:过表达SNHG10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提高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0卵巢癌预后耐药

    TREM2缺失加重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郭有缘梁芳特刘豪林飞...
    204-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EM2)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WT)及TREM2敲除鼠(TREM2 KO)各12只,随机分成WT小鼠假手术组(WT组)、TREM2 KO小鼠假手术组(TREM2 KO组)、WT小鼠LIRI组(WT+LIRI组)、TREM2 KO小鼠LIRI组(TREM2 KO+LIRI组),每组6只.WT+LIRI组和TREM2 KO+LIRI组采用夹闭左肺肺门1h,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小鼠LIRI模型,WT组和TREM2 KO组仅开胸不夹闭肺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实验,评价敲除TREM2对小鼠肺缺血再灌注后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以及肺内巨噬细胞焦亡情况的影响.结果:TREM2敲除明显加重了LIRI后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增加肺损伤评分(P<0.05),升高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P<0.05),促进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P<0.05),增加LIRI后肺组织巨噬细胞焦亡标志物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成孔蛋白Gasdermin-D(GSDMD)表达(P<0.05).结论:TREM2敲除加重LIRI,其机制可能与TREM2缺失引发caspase-1介导的肺内巨噬细胞焦亡有关.

    缺血再灌注损伤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细胞焦亡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成孔蛋白Gasdermin-D炎症反应

    α7nAChR抑制MyD88依赖性Zonulin释放改善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和肠屏障损伤

    靳子言闫斯旸沈紫红陈国蕾...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α7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和肠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中脑动脉栓塞(MCAO)组和PNU282987组.MCAO组和PNU282987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PNU282987组腹腔注射1 mg/kg PNU282987,连续7d.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肠道黏膜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内毒素(E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2(TLR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关键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1)、连蛋白(Zonulin)、带状闭合蛋白(ZO-1)、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CAO组大鼠肠上皮脱落、肠绒毛排列紊乱及黏膜下层炎性浸润,血清DAO、DLA、ET水平及结肠组织TNF-α、IL-6含量显著增高,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Zonulin、TLR2、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与MCAO组比较,PNU282987组大鼠肠上皮损伤减轻,血清DAO、DLA、ET水平及结肠组织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Zonulin、TLR2、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PNU282987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及肠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α7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脑梗死肠屏障损伤Zonulin髓样分化因子88

    牡荆素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谢佩雅粟叶萍韦入菲曾颖虹...
    218-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牡荆素(VT)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和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SCI组(SCI组)和VT低剂量组、VT中剂量组和VT高剂量组.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炎症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体外实验:将BV2小胶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LPS组、VT低、中、高、剂量组和VT高剂量单独给药组,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构建体外神经炎症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VT安全浓度范围;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炎症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与SCI组比较,VT中、高剂量组的BBB评分明显升高,损伤第7天,VT中剂量组评分显著高于VT高剂量组(均P<0.05);VT中剂量组TNF-α mRNA表达较SCI组降低,VT中、高剂量组IL-10 mRNA表达较SCI组显著升高(均P<0.05);VT低剂量组、VT中剂量组和VT高剂量组的TNF-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VT各剂量组的IL-1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HE结果显示,sham组脊髓组织结构完整,神经元数量较多、排列较为规则整齐;SCI组脊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出现较多空洞,神经元减少萎缩且排列不整齐;与SCI组比较,VT治疗组损伤更小,炎症浸润减轻较为明显.体外实验:与LPS组相比,VT各剂量组的TNF-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且成剂量依赖性降低;VT各剂量组TNF-α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01).结论:VT通过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善损伤后脊髓局部微环境,从而保护受损脊髓神经元,达到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牡荆素脊髓损伤炎症反应神经保护

    广西红树林土壤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梁家毓宁雪萍何会娇王婧童...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广西石角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其产酶条件,以期建立高产淀粉酶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平板筛选,从红树林土壤中获得产淀粉酶菌株;通过生理生化与16S rDNA测序确定菌株种类;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适产酶条件.结果:从红树林土壤中获得产淀粉酶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MG5-8;获得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6.0;经优化获得该菌株产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产酶碳源为玉米浆粉,最适产酶氮源为黄豆饼粉与牛肉膏;最适产酶条件为黄豆饼粉0.51%、牛肉膏0.55%、玉米浆粉0.34%,在此条件下该菌株的理论酶活性最大值为134.03 U/mL,模型经验证测得B.velezensis MG5-8淀粉酶活性为130.28 U/mL,为理论值的97.2%,是优化前酶活的5.63倍.结论:成功分离出一株产淀粉酶的菌株(B.velezensis MG5-8),在优化的条件下酶活最高为130.28 U/mL.

    红树林贝莱斯芽孢杆菌淀粉酶响应面优化

    PPARγ激动剂Pioglitazon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小胶质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凌国栩黄彤虹许庆龄赵雪媚...
    23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学及对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sham)+溶剂二甲基亚砜组(DMSO,S+D组)、sham+Pioglitazone组(S+P组)、坐骨神经结扎(CCI)+溶剂DMSO组(I+D组)和CCI+Pioglitazone组(I+P组).采用CCI术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术后第7~14天鞘内注射相应的药物.于术前(T0)及术后第3天(T1)、第7天(T2)、第14天(T3)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并取术后第14天大鼠脊髓腰膨大部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小胶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生物发生关键调控因子NRF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含量;氧化物阴离子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检测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结果:与I+D组相比,I+P组给药后T2~T3时PWMT、PWTL均明显升高(P<0.05),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0.05),透射电镜显示线粒体结构改善,活性氧ROS和MDA含量降低(P<0.05),SOD酶活性增加(P<0.05),线粒体NRF1和mtDNA的表达增加(P<0.05),同时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鞘内注射Pioglitazone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保护小胶质细胞线粒体功能,降低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