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赵劲民

双月刊

1005-930X

gxykdxb@163.com

0771-5358453;5306372;5358454

530021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科学性强,有实用性。主要设有论著、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护理园地、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童年创伤与强迫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岳恺晨杨世昌
    32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年创伤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以及忽视.作为影响强迫症(OCD)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童年创伤既可以直接影响OCD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通过与生物、遗传、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发生交互作用间接影响OCD.本文对童年创伤和OCD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更深入理解童年创伤与OCD之间的内在机制,为OC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强迫症童年创伤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赵来田黄俊捷刘肇瑞张婷婷...
    328-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招募铜陵市某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30例,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诊断和评估,采用SAS 9.4进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病程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RDPSS(F=22.46,P<0.01)和PANSS(F=7.99,P<0.01)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持续恶化型患者的CRDPSS总分[(11.88±4.16)分]和PANSS总分[(75.63±23.95)分]均为最高.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腰臀比、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吸烟量、首次诊断年龄、首次治疗年龄、总发作次数、总住院次数、停药次数、起病形式和病程特征等因素与CRDPSS量表和PANSS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有不同程度的关联.结论:持续恶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更高,腰臀比、平均每天吸烟量、停药次数、总住院次数、慢性起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的危险因素.

    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中国中老年人感觉障碍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探索——基于CHARLS的队列研究

    饶珊卞之琳蒋丹王桢...
    337-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感觉障碍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为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20年的数据.感觉障碍由听觉障碍和视觉障碍两个指标构成,听觉障碍和视觉障碍均为自报.根据听觉和视觉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无听觉和视觉障碍(NSI)组、仅听觉障碍(HI)组、仅视觉障碍(VI)组、听觉和视觉双重障碍(DSL)组.抑郁症状根据简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进行评估.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感觉障碍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结果:共纳入12 952例研究对象,其中HI组745例(5.8%),VI组2 756例(21.3%),DSL组671例(5.2%).在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5.42年),共5 498例研究对象检出抑郁症状.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在未调整模型中,HI组、VI组和DSI组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均高于NSI组(P<0.05).调整了社会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相关因素后,HI组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是NSI组的1.24倍(95%CI:1.09~1.41),VI组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是NSI组的1.20倍(95%CI:1.11~1.29),DSI组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是NSI组的1.37倍(95%CI:1.21~1.56).结论:自我报告的VL、HL或DSL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纵向关联,应重点关注VL和HL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听觉和视觉双重障碍抑郁症状

    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疾病成本研究

    赵来田魏景明张婷婷刘肇瑞...
    34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量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探索疾病总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铜陵市某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招募的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住院患者230例,收集患者过去一年内门诊及住院的医疗花销总费用和自费花费,以及所花费的非医疗费用作为直接成本,将患者因病无法工作的生产力损失,以及因病损坏财务的其他损失作为间接成本.从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测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疾病总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个人层面抑郁症人均疾病总成本高于双相障碍,而社会层面,双相障碍人均疾病总成本远高于抑郁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间接费用均高于直接费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状态、婚姻状况、收入水平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疾病成本的关联因素.结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经济负担较重,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是疾病成本的主要部分.

    抑郁症双相障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睡眠时间不足对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

    张卫波姚志英王涛贾飞飞...
    350-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经验性回避、睡眠时间不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对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来自山东、吉林、陕西的7所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经验性回避、睡眠时长、抑郁症状等信息.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验性回避、睡眠时间不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使用相加交互作用分析经验性回避与睡眠时间不足的交互作用.结果:共纳入4 803例大学生,其中男2 207例(45.95%),女2 596例(54.05%).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18~26岁.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与低度水平相比,中等、中高、高度水平的经验性回避均与抑郁症状相关(P<0.001),睡眠时间不足与抑郁症状相关(P<0.0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中高、高度水平经验性回避与睡眠时间不足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经验性回避、睡眠时间不足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相关,且中高、高度水平经验性回避与睡眠时间不足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大学生抑郁症状经验性回避睡眠时间交互作用

    蒽醌修饰物KA-4s抑制SKOV3/DDP细胞增殖并诱导铁死亡

    赵英丹李欣晓许淑妹陈强健...
    35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蒽醌修饰物KA-4s在体外对人顺铂耐药卵巢癌SKOV3/DDP细胞增值的影响和诱导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将SKOV3/DDP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2 μmol/L、5 μmol/L和7 μmol/L)的蒽醌修饰物KA-4s组.采用MTT法检测单药KA-4s和顺铂(DDP)对SKOV3/DDP细胞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检测线粒体形态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以铁死亡诱导剂RSL3为阳性对照组,用DCFA-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总铁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FSP1的表达情况.结果:KA-4s和顺铂作用48h后,卵巢癌SKOV3/DDP细胞增殖均明显受到抑制,相比顺铂,KA-4s的抑制作用更强(P<0.001),并能抑制细胞迁移.经KA-4s处理后线粒体受损,线粒体结构改变,膜密度增大,嵴减少甚至消失.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RSL3组和KA-4s组SKOV3/DDP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均P<0.001),5 μmol/L KA-4s组总铁离子含量显著升高(P<0.001),卵巢癌SKOV3/DDP细胞中GPX4、FSP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1),但正常卵巢IOSE80细胞中GPX4表达均无改变.结论:KA-4s能抑制SKOV3/DDP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铁死亡.

    蒽醌修饰物SKOV3/DDP细胞铁死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活性氧

    DNA高甲基化介导FOXO1转录表达下调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于鹏金金欣冀火金黄兰川...
    364-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叉头盒O1(FOXO1)在鼻咽癌(NPC)中异常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对NP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GEO数据集分析NPC中FOXO1表达水平,采用R4.2.1软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构建FOXO1过表达的NPC细胞系5-8F、HONE1(FOXO1-5-8F、Ctrl-5-8F、FOXO1-HONE1、Ctrl-HONE1).分别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通过重亚硫酸氢盐基因测序技术进行DNA甲基化测序.结果:FOXO1 mRNA在NPC细胞和组织中表达下调.FOXO1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同时间内,空白对照组的细胞侵袭数量高于FOXO1过表达组(P<0.05),FOXO1过表达抑制细胞周期(P<0.05).在NPC组织中,FOXO1 DNA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位点,其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结论:NPC中FOXO1基因DNA高甲基化导致其转录下调,由此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FOXO1可能是NPC的肿瘤抑制基因.

    鼻咽癌叉头盒O1DNA甲基化增殖侵袭

    三丁酸甘油酯通过抑制铁死亡缓解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肠道炎症

    黄子倩吕晓丹徐小芳韩冰...
    37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丁酸甘油酯(TB)缓解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 6只):对照组、模型组(TNBS组)、TB低剂量(TNBS+TB 600 mg/kg)组和TB高剂量(TNBS+TB 1 000 mg/kg)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用药组在建模前和后1周内灌胃相应剂量的TB.造模后观察大鼠的活动情况和粪便性状,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处死大鼠后观察结肠组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生化检测方法来评估炎症表现以及与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BS组DAI评分、组织学损伤评分显著增高,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CSL4 和FTH1表达水平增高;与TNBS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TB治疗可明显减少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且TB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佳(均P<0.05).TB逆转了TNBS组肠上皮细胞中谷胱甘肽和丙二醛的表达,上调了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了ACSL4 和FTH1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TB可改善TNBS诱导克罗恩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和肠道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铁死亡通路有关.

    三丁酸甘油酯克罗恩病铁死亡肠上皮细胞

    载紫苏醇线粒体靶向脂质体(POH/DPT-L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研究

    张媛颜承云
    380-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载紫苏醇(POH)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聚乙二醇(PEG)-(3-丙羧基)三苯基溴化磷(TPP)脂质体(POH/DPT-LN),考察其理化特征、线粒体靶向性及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OH/DPT-LN,采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凋亡实验、JC-1染色实验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对该载药系统线粒体靶向性及抑瘤作用进行评价.结果:POH/DPT-LN外观形态呈均一、完整的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41.0±0.8)nm,zeta电位为(29.5±2.8)mV,PDI为(0.185±0.006),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88.6±1.8)%和(17.7±0.3)%;POH/DPT-LN的IC50为63.32µg/mL,其对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效果良好;与POH单药组相比较,POH/DPT-LN组的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抑制细胞侵袭效果明显(P<0.01);POH/DPT-LN组使得线粒体内POH蓄积浓度,对细胞杀伤效果增强(P<0.01).POH/DPT-LN可明显提高促凋亡P53、Bax、Caspase-3蛋白表达及降低抗凋亡Bcl-2蛋白表达.结论:POH/DPT-LN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及载药量,能够将POH药物靶向传递至线粒体内,更有效的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增强药物抗肿瘤效果.

    紫苏醇线粒体靶向脂质体理化特征MDA-MB-231细胞抑瘤评价

    番茄红素、叶黄素和植物甾醇联合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粟叶萍谢佩雅韦入菲陈欣颖...
    388-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番茄红素、叶黄素和植物甾醇联合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去卵巢(OVX)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将60只12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OVX组,番茄红素、叶黄素和植物甾醇联合干预低剂量(L)、中剂量(M)、高剂量(H)组,戊酸雌二醇组(E2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持续12周.Mi-cro-CT扫描分析小鼠股骨骨密度(BMD)和骨微结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股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股骨中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表达;16S rDNA扩增子测序检测分析粪便中V3~V4区菌群基因.结果:HE结果显示,OVX组小鼠骨松质结构改变,骨小梁稀疏松散、粗细不匀,大量断裂,骨髓腔间距宽;M组、H组的骨结构改善,且H组接近于sham组;Micro-C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的BMD、小梁体积百分比(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Tb.N)和连接密度(Conn.Dn)显著降低,骨表面积/组织体积(BS/TV)、骨小梁空隙(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显著增加;与OVX组相比,M组和H组BMD、BV/TV、BS/TV、Tb.N、Conn.Dn显著增加,H组Tb.Sp、SMI显著降低;ELISA结果显示,与OVX组相比,M组、H组的BGP显著升高,TRAP5b显著降低.16S rDNA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H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较OVX组明显增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OVX组降低;在属水平上,H组艾克曼菌属、毛螺菌科_NK4A136菌属、双歧杆菌属、回肠杆菌属和毛螺旋菌属的相对丰度较OVX组升高,杜氏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螺杆菌属和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较OVX组降低;线性判别分析效应(LEf Se)分析结果显示,H组中的放线菌门、放线菌门未确定菌纲、双歧杆菌目、双歧杆菌属、双歧杆菌科、Ileibacterium valens和回肠杆菌属丰度富集.结论:番茄红素、叶黄素和植物甾醇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OVX小鼠骨微结构,缓解骨丢失,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相关.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番茄红素叶黄素植物甾醇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