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赵劲民

双月刊

1005-930X

gxykdxb@163.com

0771-5358453;5306372;5358454

530021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科学性强,有实用性。主要设有论著、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护理园地、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FATc4在舌鳞状细胞癌神经侵犯诊断中的作用

    罗霖陈昕煜刘能铭周博森...
    71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活化T细胞核因子胞质4(NFATc4)与S100钙结合蛋白(S100)、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神经侵犯(PNI)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探索NFATc4在TSCC PN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9例TSCC病理标本,10例癌前病变为对照组,每个标本连续切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FATc4对TSCC以及神经的染色情况,并与S100和p75进行比较.结果:59例TSCC病理标本中,NFATc4阳性率为47.5%(28/59),PNI发生率为35.6%(21/59),NFATc4阳性表达组的PNI发生率高于NFATc4阴性表达组(P<0.05),NFATc4染色可见神经内膜淡染色,TSCC细胞胞质可见染色,NFATc4对神经的鉴别效果与S100和p7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FATc4的表达与PNI的发生存在关联,NFATc4能在染色神经束的同时,将TSCC组织染色,可以在同一个视野内直观地观察肿瘤与神经的关系,有利于提高PNI判读准确率,有望成为一个判断PNI的指标.

    活化T细胞核因子胞质4舌鳞状细胞癌神经侵犯

    上调miR-21-5p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耿洁刘洁婕刘亚贺赛...
    72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上调miR-21-5p表达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常规培养的对照细胞)、DOX组(用含1 μmol/L 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NC agomir处理组(DOX+NC ago组)、miR-21-5p agomir处理组(DOX+miR-21-5p ago组)、NC antagomir处理组(DOX+NC anta组)、miR-21-5p antagomir处理组(DOX+miR-21-5p ant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R-21-5p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C-Caspase-3、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OX组中miR-21-5p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和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DOX+NC ago组比较,DOX+miR-21-5p ago组中miR-21-5p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和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上调miR-21-5p可促进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DOX诱导的心肌毒性作用.

    心肌细胞miR-21-5pWnt/β-catenin凋亡阿霉素

    基于氧化应激介导NF-κB通路研究ALDH2基因表达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影响

    章民昊奚晓剑顾鹏何晓亮...
    728-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表达对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通路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IC)中的影响.方法:将SV-HUC-1细胞分为不同浓度氯胺酮组(0 mmol/L、0.5 mmol/L、1 mmol/L、2 mmol/L),诱导48h后检测ALDH2蛋白表达量;然后将SV-HUC-1细胞构建分为对照组(si-NC组、OE-NC组)、ALDH2沉默组(si-ALDH2组)、ALDH2过表达组(OE-AL-DH2组);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和氯胺酮(1 mmol/L)诱导刺激细胞48 h,检测每组细胞内炎症因子和炎症蛋白水平.结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显示经氯胺酮(0.5 mmol/L、1 mmol/L)处理后的ALDH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0 mmol/L组(P<0.05);进一步在氯胺酮(1 mmol/L)诱导后的组中比较发现,si-ALDH2组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较si-NC组显著增加(P<0.05);OE-ALDH2组IL-1β及IL-6的表达较OE-NC组显著减少(P<0.05);si-AL-DH2组中炎症蛋白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量均较si-NC组升高(P<0.05);OE-ALDH2组中炎症蛋白NF-κB、COX-2、iNOS的表达量均较OE-NC组降低(P<0.05).而在对照组(0 mmol/L)中,si-ALDH2组与si-NC组,OE-ALDH2组与OE-NC组比较,炎症因子和炎症蛋白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L-DH2基因可在KIC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抗炎保护作用.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乙醛脱氢酶氧化应激

    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构建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模型

    蒋异凡汤绍梅覃山羽
    734-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并建立生存率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141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的44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通过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到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C-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alibrate曲线以及决策分析(DCA)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95%CI:5.5~8.5),半年生存率为55.2%,1年生存率为29.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显示,胰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分期、治疗方式、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数值是远期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预后差,其发病年龄、肿瘤分期、治疗方式、CA125、CA19-9与生存预后相关,构建预测半年、1年生存率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胰腺癌预后分析列线图

    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陈祖毅韦巧玲覃华军赵昌...
    74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 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5例行D-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载药栓塞微球的应用分为D-TACE组(观察组,44例)和C-TACE组(对照组,51例);治疗后3个月观察效果,通过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评价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评价肝癌细胞活力,电解质钾(K)、钙(Ca)、镁(Mg),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AFP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AF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63%和70.5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AFP、载药微球应用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结论:D-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近期效果优于C-TACE,且安全性及预后良好.

    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肝功能

    机器学习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干预及再出血的风险价值

    刘界宇黄继华李泗云吉玉屏...
    748-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器学习(ML)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输血干预及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12例A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进行变量重要度分析,将筛选得到的重要度排名前10项的因素作为模型中的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XGBoost、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及K近邻算法(KNN)进行分类预测并对比,选取最佳模型并采用SHAP图对ML筛选出的特征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并用最佳模型与临床常用AUGIB评分系统进行比较,评估临床价值.结果:XGBoost算法模型中输血干预危险因素得分前10项分别为血红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蛋白、收缩压、尿素、麻醉风险评分、脉搏、肌酐、年龄、是否休克.利用以上重要特征进行建模,XGBoost预测AUGIB患者输血干预效果最好,得分最高,即能够尽可能找出更多发生消化道出血进行输血干预的患者,且优于临床常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出血评分(GBS)、AIMS65、ABC及T评分系统.通过XGBoost算法模型中再出血患者重要特征得分前10项为年龄、肌酐、INR、血红蛋白、麻醉风险评分、白蛋白、收缩压、尿素、肝硬化、性别.利用得分排前10的危险因素进行建模,XGBoost预测AUGIB患者再出血的效果最佳,且优于以上4种评分系统.结论:在预测AU-GIB患者输血干预及再出血的价值中,ML模型优于GBS、AIMS65、ABC及T评分系统;XGBoost模型算法更佳,具有更好的有效性.

    机器学习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围术期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果分析

    韦佳妮黄婵裕杨思思应燕萍...
    756-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围术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脊柱骨病外科行THA的37例围术期确诊DVT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以1∶4比例选择同时期入院的148例行THA未发生DVT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Caprini评分并确定最佳危险分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aprini重新风险分级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原始Caprini危险分级预测THA患者术前发生DV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aprini重新危险分级:高危(4分)和极高危(≥5分)的THA患者,其术前发生DVT风险分别为低危THA患者的9.30倍和4.90倍;术后Caprini重新危险分级:中危(8~10分)、高危(11~13分)和极高危(≥14分)的THA患者,术后发生DVT风险分别是低危(5~7分)THA患者的4.86倍、102.00倍和25.50倍;术前Caprini评分预测THA患者发生DVT的AUC为0.74(P<0.05),最佳临界值为2.5分;术后Caprini评分预测THA患者发生DVT的AUC为0.81(P<0.05),最佳临界值为8.5分.结论: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重新进行危险分级可有效预测围术期THA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围手术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西非国家2009年与2019年居民健康预期寿命及死亡状况比较及对中非卫生合作的启示

    牛璐曾梦
    762-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西非国家2009年和2019年各国居民健康预期寿命及死亡状况,为后续规划与布局新时期的中非健康卫生合作,开展精准的援助项目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收集和比较西非 15个国家2009年和2019年健康预期寿命,传染病、母婴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慢性病及伤害的死亡变化情况.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9年西非15个国家的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有所增加,其中佛得角的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最高(64.6岁),几内亚比绍最低(53.6岁);2019年西非15个国家传染病、母婴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标化死亡率较2009年均显著下降;佛得角、布基纳法索和冈比亚的慢性病标化死亡率有所增加;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伤害标化死亡率有所增加,尼日尔保持不变;其他国家的慢性病和伤害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与2009年相比,西非国家2019年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因占比均有所下降,但在多数国家的死因占比依然超过50%;其中,佛得角是唯一慢性病死因占比多于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72.2%vs.17.9%)的国家;2019年孕产妇疾病、麻疹和艾滋病等传染病死因顺位较2009年下降明显,而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死因顺位有所上升.结论:在过去10年间,西非国家在国民健康状况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健康预期寿命仍相对偏低,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双重威胁,而伤害死亡率也依然较高;中非健康卫生合作的援助内容和方式应根据受援国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健康预期寿命死亡率死因西非国家

    领悟社会支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与疾病接受度间的中介作用

    杨洁黄燕林陈凤丹吴一平...
    769-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在疾病感知与疾病接受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维持治疗的23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接受度量表(AIS)、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MHD患者疾病接受度得分为19.00(15.00~26.00)分,疾病感知得分为53.00(40.00~61.00)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48.50(41.00~60.00)分;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疾病接受度呈正相关关系(r=0.797,P<0.001),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关系(r=-0.807,P<0.001),疾病接受度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关系(r=-0.917,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疾病感知与疾病接受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11.1%.结论:领悟社会支持是疾病感知与疾病接受度的中介变量,临床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高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改善患者消极的疾病感知,从而提高其疾病接受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领悟社会支持疾病接受度疾病感知中介效应

    学龄前儿童2017-2022年生长发育状况及趋势分析

    朱意琼刘丹梅黎燕宁梁炎炎...
    775-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某医院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本地区进一步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南宁市某医院的学龄前儿童的体检相关资料,采用 2006 年WHO儿童生长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并用Z评分法(标准差的离差法)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8 895名研究对象,其中男童 4 860名(54.64%),女童4 035名(45.36%).2017-2022年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从3.92%、3.03%下降到 1.72%、1.19%.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变化不大,但各年份男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趋势检验显示2017-2022年儿童低体重、消瘦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低体重Z=-3.860,P<0.001;消瘦Z=-2.845,P=0.004);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前儿童的低体重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现上升趋势(Z=4.081、2.631、3.104、3.098,均P<0.05),而生长发育迟缓率呈下降趋势(Z=-2.019,P=0.044).结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总体较好,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性别差异但各年份并没有明显变化,应关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尤其是男童的超重和肥胖问题.

    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学龄前儿童Z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