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赵劲民

双月刊

1005-930X

gxykdxb@163.com

0771-5358453;5306372;5358454

530021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科学性强,有实用性。主要设有论著、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护理园地、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列腺癌"劫持"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外泌体MALAT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的机制研究

    李筱王祖恒韦春梦鲁文浩...
    863-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外泌体转移性肺腺癌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介导的前列腺癌(PCa)细胞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间相互作用,探究CAFs来源的外泌体MALAT1在PCa糖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析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资料,探讨MALAT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模式,尤其是其与PCa的临床关联性。运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及相关技术,研究MALAT1在介导PCa细胞与CAFs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过表达CAFs细胞中的MALAT1,提取上清外泌体,并与PCa细胞共培养,通过RNA纯化的染色质分离—质谱(ChIRP-MS)等方法,研究外泌体MALAT1在PCa进展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果:利用TCGA数据集进行分析,观察到MALAT1与前列腺腺癌、乳腺浸润癌、胆管癌等多种肿瘤恶性程度相关,且与PCa不良预后相关。scRNA-seq分析显示,PCa肿瘤微环境细胞中的CAFs不仅存在PCa分子标记物KLK3,而且MALAT1在CAFs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Ca细胞,提示PCa细胞能够"驯化"CAFs,并通过CAFs中MALAT1促进PCa进展。进一步地,共培养和ChIRP-MS实验发现外泌体MALAT1通过与PCa糖代谢关键酶的直接结合调控PCa的能量代谢。ChIRP-MS和RNA-seq联合分析发现外泌体MALAT1能够与4个糖酵解关键基因(GPI、ALDOC、PGK1、ALDOA)直接结合,从而调控PCa细胞的糖代谢重编程。结论:PCa细胞能够"驯化"CAFs,并通过CAFs释放外泌体MALAT1直接作用于PCa糖酵解关键分子,从而调控糖代谢重编程加速PCa发展。

    前列腺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转移性肺腺癌相关转录因子1外泌体糖代谢重编程

    代谢组学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香蜂草苷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机制

    莫柔方斌林兴黄权芳...
    870-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网络药理学研究香蜂草苷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香蜂草苷组。模型组与香蜂草苷组给予高脂饮食(HFD)8周诱导NAFLD动物模型。灌胃给药,连续8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脂质堆积情况。用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UPLC-QTOF/MS)对大鼠肝组织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并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采用网络药理学对香蜂草苷与NAFLD共同作用的靶点进行预测,并联合代谢组学进一步分析潜在的靶点。结果:香蜂草苷明显减轻大鼠肝损伤、抑制肝脏脂质的过度沉积;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显示组间的代谢物有显著差异,火山图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存在404个差异代谢物(上调293个,下调111个),模型组与香蜂草苷组存在147个差异代谢物(上调95个,下调52个);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鞘脂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筛选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共139个,联合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香蜂草苷可通过调节TNF、Bcl2、Mapk8、Pik3ca、Akt1、mTOR、Gsk3β来调控鞘脂代谢通路和胰岛素抵抗。结论:香蜂草苷能够通过鞘脂代谢通路和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香蜂草苷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鞘脂代谢通路胰岛素抵抗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顺铂联合姜黄素对喉咽癌移植瘤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价值研究

    张竣豪梁丽刘佳丽李玲玲...
    878-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评价顺铂联合姜黄素治疗裸鼠喉咽癌移植瘤的化疗效果及对血管生成作用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人喉咽癌FaDu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组、顺铂组、姜黄素组、顺铂联合姜黄素组(联合组)。比较给药前、后各组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CEUS定量分析获取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等血流灌注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EUS定量参数与MVD及移植瘤体积的相关性。结果:顺铂组、姜黄素组、联合组移植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和CMC-Na组缩小(P<0。05),且联合组移植瘤体积最小(P<0。05);顺铂组、姜黄素组、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43。62%、37。28%、65。42%。顺铂组、姜黄素组、联合组CEUS定量参数PI、AUC低于生理盐水组和CMC-Na组(P<0。05);顺铂组、姜黄素组、联合组MVD低于生理盐水组和CMC-Na组(P<0。05),且联合组MVD最低(P<0。05)。MVD与PI、AUC、肿瘤体积均呈正相关关系(r=0。937、0。931、0。812,均P<0。05),PI、AUC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系统(r=0。807、0。795,P<0。001)。结论:顺铂联合姜黄素可增强对人喉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CEUS定量参数PI、AUC可反映肿瘤微血管生成,并能有效评价喉咽癌移植瘤的化疗效果。

    喉咽癌超声造影顺铂姜黄素微血管密度

    阿霉素联合Mcl-1抑制剂Marinopyrrole A对肝癌细胞耐药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马拓王春苗侯华新
    884-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阿霉素(ADM)与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选择性抑制剂Marinopyrrole A联合使用抗肝癌活性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肝癌Huh7细胞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ADM、Marinopyrrole A及两者联用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多药耐药蛋白1(MDR1)、穹窿主体蛋白(MVP)、Mcl-1、剪切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PARP、Bcl-2、Bax等耐药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ADM对HepG2和Huh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57±0。640)μmol/L、(1。178±0。127)μmol/L,HepG2细胞对ADM的敏感性低于Huh7细胞(P<0。01)。HepG2细胞的MDR1、MVP和Mcl-1 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uh7细胞(均P<0。01);与control组和单独ADM处理组比较,Marinopyrrole A联合ADM可使HepG2细胞密度减少,细胞皱缩变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MDR1、MVP、Mcl-1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减小,Cleaved-PARP/PARP比值增加(均P<0。05)。结论:Mcl-1抑制剂Marinopyrrole A可增加肝癌细胞对ADM的敏感性,可能与下调耐药相关蛋白MDR1、MVP和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有关。

    肝癌阿霉素MarinopyrroleA髓样细胞白血病-1抑制剂联合用药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琼胶寡糖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石炎夏龙妍丘岳苏宏梅...
    890-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斑马鱼模型探讨琼胶寡糖(AGOS)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及AGOS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给予系统水饲养,其余各组均给予1%酒精诱导斑马鱼AFLD模型。给药14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肝脏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斑马鱼的肝细胞形态结构排列紊乱,出现明显脂肪变性,有大量脂肪沉积,肝组织ALT、AST、TG、TC、MDA、CYP2E1、ROS、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ALDH、SOD、GSH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组和AGOS各剂量组斑马鱼肝脏脂肪变性明显改善,脂肪沉积明显减少,肝组织 ALT、AST、TG、TC、MDA、CYP2E1、ROS、IL-6、IL-1β、TNF-α 水平降低,SOD 水平升高(均 P<0。05);水飞蓟宾组斑马鱼肝脏ADH、ALDH水平升高(均P<0。05);AGOS各剂量组GSH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AGOS对斑马鱼AFL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调节脂质代谢、加速酒精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琼胶寡糖斑马鱼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狗仔花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南惠玲程艳薇李秧岭李芳婵...
    897-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狗仔花标准汤剂,建立狗仔花标准汤剂质量标准,为后续狗仔花配方颗粒及其相关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5批狗仔花标准汤剂,建立狗仔花饮片和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确认共有峰,通过共有峰传递数、指标成分转移率和出膏率对标准汤剂进行量值传递规律分析。结果:狗仔花饮片和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均标定出7个相同的共有峰,说明共有峰均能从饮片传递到标准汤剂中,饮片和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15批标准汤剂绿原酸的含量为0。25~0。40 mg/g,均值为 0。34 mg/g,转移率为 26。19%~38。52%;咖啡酸的含量为 0。07~0。12 mg/g,转移率为 84。37%~134。93%。15批狗仔花标准汤剂出膏率在11。53%~14。02%,浸出物在6。42%~9。1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呈现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为狗仔花饮片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为狗仔花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狗仔花标准汤剂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质量评价

    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114~-102缺失突变导致非缺失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的研究

    罗丹柴子萱肖璇朱恒莹...
    905-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114~-102缺失突变病例的基因突变特点、血液学表型及临床表型。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地中海贫血的病例4例。血红蛋白(Hb)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样本,分析Hb和血常规。Sanger测序法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和β-珠蛋白基因突变。结果:共检出Aγ-114~-102缺失杂合子4例,Hb分析显示血红蛋白F(HbF)水平为11。2%~37。8%,血红蛋白A2(HbA2)水平为2。0%~3。3%,血常规分析显示Hb水平为67~114 g/L,红细胞计数(RBC)为(2。33~4。1)×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为84。02~91。9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为27。8~29。7pg。γ-珠蛋白基因及β-珠蛋白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表明:4例病例含有Aγ-114~-102缺失杂合子,其中2例合并有Gγ-158C>T突变杂合子;4例病例均合并有β-珠蛋白基因突变,基因型分别为Co-don41-42(-TTCT)杂合子突变、Codon 41-42(-TTCT)纯合子突变、IVS-Ⅱ-654(C>T)复合 Codon 41-42(-TTCT)突变和 Codon 17(A>T)复合Codon 71-72(+A)突变。结论: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Aγ-114~-102缺失杂合子,且复合β-地中海贫血的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度或中度贫血。Aγ-114~-102缺失突变导致非缺失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nd-HPFH),能够减轻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

    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非缺失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β-地中海贫血

    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前列腺癌生存及骨转移影响的Meta分析

    甘福刘勇臻刘晓欢黄群...
    910-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及骨转移的影响,为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改善前列腺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并配合手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搜索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检索文章为公开发表的关于双膦酸盐类药物辅助治疗前列腺癌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OS、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次要指标为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和骨相关事件(SREs)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用Revman、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膦酸盐辅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OS结果为阴性(HR=-0。07,95%CI:-0。21~0。07,P=0。331);SREs发生率无明显改变(OR=0。88,95%CI:0。69~1。13,Z=-0。99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无法延缓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延长生存期,也无法降低骨转移所致SREs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双膦酸盐前列腺癌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何锦锋李牧覃雪秋黄玲芳...
    918-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广西崇左市扶绥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并确定造成分子网络聚簇传播和高风险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崇左市扶绥县2005-2021年确诊的HIV/艾滋病(AIDS)患者血样。通过扩增HIV-1 po1区序列比对分析,构建分子传播网络。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入网和高危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获得扶绥县349条HIV-1 pol区序列,6 种亚型,分别为 CRF01_AE 亚型(49。86%)、CRF07_BC 亚型(32。38%)、CRF08_BC 亚型(14。33%)、CRF55_01B亚型(1。14%)、C亚型(0。29%)、独特重组型(URF)(2。00%)。192条(55。01%)序列进入分子传播网络,形成31个簇、192个节点和 736 条边。年龄>50 岁(aOR=1。861,95%CI:1。009~3。433)、感染 CRF07_BC 亚型毒株(aOR=4。386,95%CI:2。533~7。594)、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aOR=1。709,95%CI:1。070~2。729)、有非婚商业异性性接触史(aOR=1。682,95%CI:1。027~2。753),配偶或固定性伴阳性(aOR=2。428,95%CI:1。181~4。995)的患者更容易进入传播网络聚簇传播。年龄>50岁(aOR=1。861,95%CI:1。009~3。433),感染 CRF07 BC 亚型(aOR=4。386,95%CI:2。533~7。594),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aOR=1。699,95%CI:1。004~2。874)的患者更容易成为传播网络中的高连接者。结论:广西崇左市扶绥县AIDS传播的关键人群是年龄>50岁且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中老年人群,应针对重点人群的在分子网络中的传播聚簇特点进行溯源调查,并实施精准干预,减少二代传播。

    艾滋病病毒-1分子传播网络高危传播者影响因素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熊佳刘冉黄雪娟汪艳蛟...
    926-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CMEC)的基线调查数据,将云南丽江永胜县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分为未用药组(H组)23例,高血压药物治疗组(HM组)13例,以健康人群26例作为对照(C组)。收集3组血液、粪便样本,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16SrDNA测序技术分析。结果:α多样性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H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下降(P=0。037);β多样性结果显示,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0。047,P=0。043),其中HM组与C组差异最为显著(R2=0。055 2,P=0。005)。在属水平上,与C组比较,H组双歧杆菌、柯林斯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等7个菌属丰度显著降低,而肠球菌属丰度显著增高(均P<0。05)。H组与C组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属和柯林斯杆菌属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负相关关系(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双歧杆菌和柯林斯杆菌作为高血压疾病的微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结论:云南高原世居汉族人群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表现为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双歧杆菌和柯林斯杆菌或可作为高原地区人群高血压的微生物标志物,补充有益菌和调整饮食结构可预防和改善高血压。

    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肠道菌群16SrDNA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