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糖业
广西糖业

阳小洋

季刊

2095-820X

gxzt1995@163.com

0771-5853046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6-4号区糖业公司宿舍

广西糖业/Journal Guangxi Sugar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蔗糖生产方针、政策;推广蔗糖研究成果;交流科技兴蔗,科技兴糖和蔗糖产销的经验;传播蔗糖科技、生产销售的信息;选登国内外的蔗糖研究、生产的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甘蔗品种第15轮区试在云南保山试点的表现

    石红军段兆祜刘猛道容小阳...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保山市是全国甘蔗品种20个区域试验点之一,2021-2024年完成了第15轮区域试验.以柳城05-136为第1对照(CK1)、云蔗081609为第2对照(CK2),开展11个甘蔗品种1年新植2年宿根区域试验,分析其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产量、含糖量及11月至次年3月的品质.结果表明,中蔗14号、福农1311808和柳城1539等11个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含糖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蔗14号、福农1311808和柳城1539的产量均高于2个对照;参试品种中含糖量排名靠前的品种有中蔗14号、柳城1539、福农1311808和中蔗8号,但均未同时高于2个对照.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产量性状指标、品质性状指标及田间长势,认为云蔗15505和柳城1539可在低海拔和中海拔区域进行推广应用,福农141854、福农1311808和中蔗8号等品种的表现仍需进一步观察.

    甘蔗品种区试云南保山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桂糖42号新植蔗生长、产量及宿根蔗出苗的影响

    陆衫羽覃振强杨翠芳刘丽敏...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4个有机肥施用量水平,以不施任何肥料为空白对照(CK1),以仅施复合肥不施有机肥为常规对照(CK2),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桂糖42号新植蔗生长、产量及宿根蔗出苗影响试验,为生产上桂糖42号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有机肥9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新植蔗分蘖率为83.39%,显著高于CK1和CK2(P<0.05,下同);有机肥12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新植蔗分蘖率为76.70%,均高于CK1和CK2,其中,与CK1差异显著,与CK2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肥12000.0和9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新植蔗有效茎数和宿根蔗出苗数分别为72600条/hm2、99206株/hm2和71200条/hm2、101111株/hm2,均显著高于CK1和CK2;有机肥6000.0和3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宿根蔗出苗数分别为98571和96984株/hm2,均显著高于CK1和CK2;有机肥12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12495和18445.0 kg/hm2,比CK1增产19.14%、增糖20.25%,比CK2增产14.08%、增糖12.96%;有机肥9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9145和18180.0 kg/hm2,其中,比CK1增产15.58%、增糖18.59%,比CK2增产10.68%、增糖11.40%;有机肥6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99790和16325.0 kg/hm2,比CK1增产5.69%、增糖6.46%,与CK2相比,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持平;有机肥3000.0 kg/hm2施用量处理的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98265和15845.0 kg/hm2,比CK1增产4.07%、增糖3.33%,比CK2略减产和减糖.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桂糖42号新植蔗的分蘖率,促进宿根蔗出苗,增加新植蔗有效茎数和宿根蔗出苗数,提高新植蔗产量和含糖量,以9000.0和12000.0 kg/hm2施用量的效果较佳.

    桂糖42号新植蔗有机肥施用量甘蔗产量含糖量

    云南富宁蔗区云蔗081609推广应用成效

    黄仕龙陶自江韦永安郭光海...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蔗081609的高产和高糖优势明显,是云南蔗区近年来推广应用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蔗新品种,在云南省富宁蔗区推广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通过甘蔗生产调研和实地走访蔗农,结合云南省富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项目建设情况,总结云蔗081609在富宁蔗区的推广应用概况、种植经验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云蔗081609在富宁蔗区多个乡镇具有157、177和216 t/hm2产量潜力,种植面积由2021/2022年榨季的153 hm2快速推广至2024/2025年榨季的3140 hm2,2024/2025年榨季新植占比高达69.99%,成为富宁蔗区推广应用速度最快的甘蔗新品种;发展秋冬植制度有利于发挥云蔗081609旱地高产稳产优势;应用挖机开沟宽沟板土种植技术,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有效保障符合云蔗081609种植需求的行距和开沟深度.此外,云蔗081609在富宁蔗区推广应用了集成配套的全膜覆盖、宿根低产蔸和有害生物无人机飞防等配套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云蔗081609在富宁蔗区规模化应用较其他品种平均增产14.19 t/hm2,2021/2022年榨季至2024/2025年榨季,累计应用面积4940 hm2,累计增产甘蔗70247 t,蔗农增收3583万元,企业新增销售额6151万元.

    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富宁蔗区推广应用经济效益

    整秆式高效智能甘蔗收割机的设计与研发

    张胜忠张华伟涂伟浩蔡钟庆...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整秆式高效智能甘蔗收割机设计与研发,为解决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收获效率低、整机智能化水平不高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在现有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功能的基础上,设置扶蔗、剥叶、升降切割和收割暂存等自动化控制关键模块,实现一体化自动扶蔗、导入、夹固、切根(刀盘自动升降)、断尾、传送、剥叶(自动调整)、甘蔗收集和暂存等功能,可一次性完成甘蔗的扶起、切梢、切根、提升、剥叶、集斗和田间转运工作.其中,甘蔗切根过程中依据自行设计研发的割台自动仿地形系统,可控制割台根据地形变化自动保持在入土20 mm左右切割,最大程度降低甘蔗的破头率和损失率;甘蔗剥叶结构可进行高效脱叶和粉碎分离,并有效降低其含杂率.本研究设计研发的整秆式高效智能甘蔗收割机智能化水平较高,适用于不同田间地形的甘蔗收割作业,可有效提高收割效率.

    甘蔗收割机整秆式设计与研发高效智能收割效率

    龙州糖厂提高白砂糖产品质量的实践经验

    莫世军钟友懿黄刚波吴琴斯...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2016-2018年2个榨季糖厂出现二级白砂糖占比偏高、高品质白砂糖占比少和产品黑黄点多等突出问题,龙州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州糖厂积极查找问题根源,认真反思,探求解决办法,通过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农务砍运管理和车间生产管理等全程质量管控措施,持续开展白砂糖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目标计划管理,追求最佳均衡稳定状态生产,创新质量管理措施,最终实现产品质量及品牌形象大逆转,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文章基于龙州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州糖厂多个榨季的实践,总结近几个榨季制糖生产过程的管控措施和经验,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激发员工的"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在农务管理方面遵循先熟先砍、先砍先运、先运先榨的原则确保甘蔗新鲜度,在车间管理方面加强中和、沉降、过滤和蒸发的均衡操作及对关键控制点工艺指标的控制管理等,以期为各地甘蔗糖厂提高白砂糖产品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糖厂白砂糖质量质量管控措施均衡实践

    甘蔗新鲜度对制糖生产的影响及保持新鲜度措施

    姚满芳骆荣贞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是蔗糖生产的原料,其新鲜度直接影响产糖率和成品糖品质,还影响制糖过程的能效和成本控制,因此,确保甘蔗新鲜度已成为蔗糖生产企业提升糖业竞争力的重要策略.本研究开展甘蔗新鲜度对制糖生产影响及保持新鲜度措施研究,发现广西蔗糖产业发展面临甘蔗采收、运输和初加工过程中甘蔗快速腐败的挑战,其中,甘蔗从切割到糖厂加工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其糖分损失,增加糖厂的加工难度,进而引起糖分产出和质量降低.在制糖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保持甘蔗的新鲜度,必须优化甘蔗的收获、运输和存储流程.具体措施包括:在甘蔗收获环节,应尽量缩短其从田间到糖厂的时间以减少甘蔗在高温环境暴露;在运输环节,应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通过快速冷却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甘蔗储存时间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糖分流失;在存储环节,采用恒温恒湿的仓储技术,确保甘蔗在最佳条件下储存.此外,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甘蔗状态和运输环境的实时监控,可确保甘蔗从田间到糖厂的每个环节均处于鲜活状态.诸多确保甘蔗新鲜度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高效、可持续的蔗糖生产系统.

    甘蔗新鲜度产糖率成本控制科学管理

    椰棕丝活性炭的制备及在糖汁清净中的应用

    武晓琳陈金足李雪松覃丹丹...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椰棕丝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氢氧化钠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为椰棕丝活性炭在糖精制领域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椰壳纤维为原料,采用直接炭化法于管式气氛炉中以惰性气体氮气保护进行炭化,炭化产物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制备成椰棕丝活性炭,并应用于糖汁清净.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椰棕丝活性炭表面粗糙,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较大;以糖汁脱色率为依据考察椰棕丝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最佳脱色条件为:反应温度60℃、椰棕丝活性炭用量0.5 g、初始糖汁pH 6.0和反应时间60.0 min,工艺验证后的平均脱色率为65.9%;再生试验结果表明,椰棕丝活性炭再生2次后脱色率为35.5%.由此可见,椰棕丝活性炭作为清净剂在工业制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椰壳纤维活性炭吸附性能脱色率

    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恢复性发展对策

    郑美英陈永春赵俊杨坤...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蔗糖产业是云南省元江县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及制糖企业经营不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元江县甘蔗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严重制约当地蔗糖产业的发展.文章从元江县甘蔗种植区域、生产现状和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分析其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元江蔗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户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老化、现代甘蔗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及蔗糖生产原料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前糖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和形势,加强甘蔗种植区域优势布局和良种结构优化,积极推动甘蔗传统生产方式向标准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转变;通过科技引领,加速甘蔗新品种、绿色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等现代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助力蔗糖产业提质、降本和增效;推动蔗叶(梢)、蔗渣及糖蜜等蔗糖生产副产品利用向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力争蔗糖产品由传统原糖或砂糖生产向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的高值化和精炼加工制糖转变,促进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蔗糖产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经营模式转变云南省元江县

    广西蔗糖产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堵点、转变方向及升级路径

    张众钦张洁玉李富宁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支撑.本研究探讨的广西蔗糖产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面临的关键堵点主要有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升级迟缓、人才短缺与流失及受限于资源与环境等因素,并进一步明确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思路为由单纯追求产量转向强调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以及广西蔗糖产业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向现代化转型.对标"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关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以下广西蔗糖产业提升路径: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四是实施绿色生产,确保可持续发展,为广西糖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广西蔗糖产业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农业强国实现路径

    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以广西区本级科研项目为例

    农君鑫吴琴斯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乡村振兴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如何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和高效运转,对于农业科研项目管理的成效至关重要.文章以广西区本级农业科研项目为例,阐述其预算编制沟通协调不畅、反馈机制不完善,信息化系统应用程度低,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规定不具体、经费支出审批流程繁琐,以及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方式落后、绩效考核形式化的财务管理现状,针对其存在预算与执行不一致、财务风险评估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和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细化业务层面内控制度、优化健全监督与考核机制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专业水平、提高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及农业科研项目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