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堵点与路向

    韩飞郭广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布局前沿、着力未来,并以新技术注力、新产业变革和新人才提质,为国家科技、教育及经济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时代发展的吁求.基于协同理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摒弃传统观念、培育工匠精神及对接现代产业,深化校企合作.文章认为,为消解职业教育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梗阻,应从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功能,即形成创新理念、加快新型数据融合与渗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等3个维度出发,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赋能协同理论

    新质生产力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张弛金爱华王炎彬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为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并增强社会适应性提供了新的科学回答.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与实践要求,厘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变化,进行教育内容的重组和教育方式的变革,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新质生产力高等职业教育双向赋能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共同富裕目标下革命老区"红加绿"产业融合模式——以百色市为例

    纪明陈王豪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老区具有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的优势,通过"红绿融合",能够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革命老区——百色市为例,2017-2021年该地区通过将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或农林种植业相融合发展,其"红加绿"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百色市"红加绿"产业融合政策进行模式探究,研究得出"红绿旅游融合"与"红色+"两种模式.文章分析百色市"红加绿"产业融合的难点,发现存在红色旅游专业化程度不高、红色品牌宣传力度不足、景区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和产业潜在环境污染等问题.据此,提出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将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和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共同富裕革命老区产业融合红色文旅现代化

    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对提升欠发达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基于广西欠发达县域数据的研究

    胡庭明任莉莉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并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进军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实现其有效振兴,从而提升村民收入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分析广西33个欠发达县2012-2020年这9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2020年乡村居民人均收入绝对水平作为乡村共同富裕水平指标,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实证分析了旅游发展对广西欠发达县域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对于广西欠发达县的乡村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线性的,而是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根据门槛值可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划分为3个阶段.当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低时,可以显著地促进共同富裕水平,但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呈现递减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乡村旅游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乡村共同富裕欠发达县门槛效应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共同富裕视域下冰雪产业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研究

    魏斌马玉堂邵继萍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1-2022年我国883篇以冰雪产业为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冰雪产业研究与政府政策和重大体育赛事举办的联系较强;科研协同工作能力相对较弱,没有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人才及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对国外冰雪产业发展借鉴不够,容易产生学术研究异化现象;冰雪产业研究机构呈现单一化(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文章以共同富裕视域下就如何推进现代化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是推进我国冰雪产业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优化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新型人才和强化党的领导是关键;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完善是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该行业从业者素养和文明意识,能转化人口挑战为现代化红利.研究旨在找出我国冰雪产业研究近22年来的嬗变及演进,便于相关学者了解我国冰雪产业研究的趋势及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拓展和提升冰雪产业研究的空间,为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借鉴和意见参考,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CiteSpace冰雪产业研究路径知识图谱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游客体验对公民行为的影响

    阳震青陶峻苌静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游客公民行为对乡村民宿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收集到的214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以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构建游客公民行为影响机制模型,探析如何实现乡村民宿长久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研究结果显示:乡村民宿游客体验、游客满意度及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乡村民宿游客体验除直接作用于游客公民行为以外,还通过游客满意度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基于此,文章最后从发展乡村民宿特色文化、提高乡村民宿性价比及提升乡村民宿游客体验等3个方面提出乡村民宿发展规划的建议.

    乡村振兴乡村民宿游客体验游客满意度公民行为

    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研究回顾及其对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启示

    朱美海施树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扶贫旨在消除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旨在治理相对贫困,作为我国乡村治理的两大战略,两者关系密切.因此,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研究可以从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研究中获得重要启示.为展示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研究的全貌,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研究于2020年达到顶峰,2021年开始对其关注度迅速下降;发文机构间合作较少,各发文机构发文量较少,高职院校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作者发文量普遍较少,作者间合作不密切;高职教育精准扶贫、贫困生精准资助、产教融合精准扶贫和精准扶贫路径成为研究热点.基于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的研究概况,文章从研究力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等4个方面提出其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启示.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研究热点乡村振兴CiteSpace

    胜任素质理论视域下高职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探析

    杨妮杨舒涵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从提出到全面实施,人才振兴始终是该战略的关键.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难题.鉴于此,文章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功能,以胜任素质理论为指引,从心理胜任素质、专业胜任素质和行为胜任素质出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即:加强思想引领和"三农"情怀教育,培养人才心理胜任素质;强化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返乡就业的专业胜任素质;优化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塑造大学生的行为胜任素质.

    乡村振兴胜任素质高职教育人才振兴

    印度尼西亚茶叶产业和茶叶价值链概述

    SITA KGUNADI RANGGITA S TAJI T M...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茶叶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主导农产品,给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显著的益处.在过去的10年间,印度尼西亚的茶叶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涵盖了上下游问题以及在地方、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层面的多方面问题.农场和非农场茶叶产业的业绩下滑,削弱了其在全球市场上与其他产茶国相比的竞争力,同时茶叶价值链各环节的利润率也出现了失衡.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国内和全球对茶叶消费的需求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不仅源于人口和居民收入的逐年增加,也源于消费者行为意识的提高,尤其是"Y一代"("千禧一代")和"Z一代"对健康产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环保的关注.为了提高印度尼西亚茶叶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未来更具可持续性,需要印度尼西亚茶叶价值链各环节得到良好的协调和治理以及从上游、下游到市场对其进行有效战略监管,并获得所有分支系统的健康茶叶商业生态系统的支撑.通过努力实施各种措施,印度尼西亚茶叶价值链将更具有韧性、竞争力和可持续性,进而有助于实现印度尼西亚茶叶产业和茶叶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印度尼西亚茶叶产业茶叶价值链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

    双循环视角下梧州六堡茶网络营销优化策略研究

    宋新超宋新亮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强烈冲击,尤其是在市场营销方面,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的发展重心逐步向线上转移,以寻找企业新的增长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国民营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六堡茶作为梧州市特色产业之一,肩负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六堡茶企业应主动拥抱互联网,转变营销方式,推动梧州市六堡茶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健康持续发展.

    双循环六堡茶网络营销经济增长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