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唐农

季刊

2095-4441

xbbjb@gxtcmu.edu.cn;gszb@chinajournal.net.cn

0771-3137545

530001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广西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管理的新成果的高校学报。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既是名老中医、专家学者的讲台,又是中医药新秀的园地。热诚欢迎国内外中西医药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肾痛泄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IL-2、IL-10、TGF-β、IFN-γ表达的影响

    陈映西谢胜黄晓燕郑超伟...
    38-4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益肾痛泄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替溴铵组、益肾痛泄方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均采用4%醋酸灌肠叠加慢性心理应激法复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奥替溴铵组、益肾痛泄方组大鼠连续给药14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大鼠处死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IL-2、IL-10、TGF-β、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灶性浸润,且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IL-2、IL-10、TGF-β、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替溴铵组、益肾痛泄方组大鼠小肠组织未见明显炎症浸润,且小肠IL-2、IL-10、TGF-β、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奥替溴铵组比较,益肾痛泄方组大鼠小肠组织固有层肠腺丰富,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IL-2、IL-10、TGF-β、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奥替溴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痛泄方可能通过降低IL-2、IL-10、TGF-β、IFN-γ的表达,进而缓解小肠炎症损伤,发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益肾痛泄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炎症反应IL-2IL-10TGF-βIFN-γ实验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安神补脑液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作用机制

    王梓欣苏潆罗娴黄雄婷...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安神补脑液(ASBNY)对围绝经期失眠症(PI)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ASBNY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靶点基因,同时获取与PI相关的靶点,筛选ASBNY与PI交集的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验观察ASBNY对PI模型大鼠失眠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其对PI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海马组织核心靶点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ASBNY活性成分188个,核心活性成分主要为雌酮、雌二醇、桦木醇等,PI相关靶点90个,ASBNY与PI共同靶点48个,核心靶点包括TNF-α、IL-6和IL-1β等.GO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正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转录的正向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动物实验发现,ASBNY高、低剂量和氟西汀给药后均有大鼠入睡,其中ASBNY高剂量组入睡率最高,且睡眠时间最长.ASBNY高剂量和氟西汀给药后能显著降低血清LH和FSH水平(P<0.01),ASBNY高剂量给药后能明显增加海马组织cAMP的mRNA表达,ASBNY低剂量组能显著下调海马组织PKA、Rap1、PI3K和Akt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ASBNY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PI起到治疗作用,具体作用机制通过降低血清LH和FSH水平,激活cAMP信号并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改善PI的失眠症状.

    围绝经期失眠安神补脑液网络药理学动物实验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透骨酊提取工艺

    谢璐瑶杨正腾刘君君韦旭日...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透骨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透骨酊中的姜黄素含量及制剂总固体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渗漉流速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优选透骨酊的提取工艺,并对优选出的提取工艺进行验证.[结果]透骨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浸泡时间为36 h,渗漉流速为2 ml/min.[结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对准确,优选的透骨酊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透骨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透骨酊Box-Behnken响应面法姜黄素提取工艺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林寿宁教授治疗大肠息肉的用药规律

    覃文潇周珍珍廖丽坚杨明森...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V3.0分析林寿宁教授治疗大肠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林寿宁教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门诊治疗大肠息肉的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药物聚类分析对林寿宁教授治疗大肠息肉的处方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纳入处方562首,涉及中药143味,其中治疗大肠息肉的常用中药有甘草、陈皮、白术、麦芽、鸡内金、砂仁、佛手等,功效以补虚类、理气类、消食类、化湿类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居多,归经以脾胃肺经居多.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8组常用药对,18条核心关联规则.基于无监督的k-means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到药物核心组合5个.[结论]林寿宁教授治疗大肠息肉以补虚理气、化湿解郁为主,灵活配合渗湿、降逆、活血、止血等治法,体现其紧扣病位与基本病机,以虚为本辨治该病的学术观点.

    数据挖掘林寿宁大肠息肉用药规律

    刘泰教授从痰瘀论治眩晕经验总结

    方鑫富尚诗洁邓小琴肖千卉...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泰教授悬壶济世30余载,长期从事脑病研究,善于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该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其中对于眩晕病的防治,主张从痰瘀论治,临床疗效显著,该文总结其临证经验,并举验案1则.

    眩晕病痰瘀互结刘泰名中医经验

    林辰教授运用壮医针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

    NGUYEN QUOC VIET蓝莹李清清林辰...
    68-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为病理基础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现代医学多采用口服非甾体或激素类药物、药物注射、手术治疗等方案治疗,虽能减轻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还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林辰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重视整体观念,辨病用药,倡导审因论治,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壮医内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疗效显著.该文介绍林辰教授运用壮医针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1则.

    膝骨关节炎壮医药疗法林辰名中医经验

    肖和印教授从风痰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经验

    郭凯毛娜王红娟肖和印...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点.肖和印教授临证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时,从风痰论治,并结合证素进行辨证,分期论治,初期祛外风,慢性期息风化痰、宁神止痉,缓解期补虚固本,常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该文总结其临床经验,并举验案1则.

    抽动障碍风痰分期论治证素辨证肖和印名中医经验

    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研究进展

    王沙唐鲲毛德文石清兰...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与肠道功能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病以"浊毒致病"为核心机制,原发性肝脏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湿痰瘀等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中药灌肠疗法可使药效直接通过肠黏膜吸收,促进体内浊物的排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笔者将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肝性脑病灌肠疗法中药综述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陈静武鹏代辉马磊...
    78-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致残率高、难治愈的特点.近年来,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该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可以贯通两脉经气,具有醒脑开窍、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等作用.现代医学多从其与脑、神经、肌肉以及血管之间的关系研究其治疗作用.该文通过总结分析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华佗夹脊穴常与其它疗法联合运用,可以缓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但针刺华佗夹脊穴在其中的疗效作用难以明析,下一步应改进研究设计方案,以充分了解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与机制.

    华佗夹脊穴神经系统疾病针刺研究进展

    中医药介导MAPK信号通路干预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进展

    王德罗莎韩海涛黎海贤...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肝衰竭(ALF)为临床急危重症,病因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因肝移植、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仍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多信号通路减轻肝脏炎症,抗肝细胞凋亡,清除内毒素等,从而能截断、逆转肝衰竭,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对ALF的发病机制有重要影响,该文就中医药介导MAPK信号通路干预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ALF提供新思路.

    MAPK信号通路急性肝衰竭中医药有效成分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