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刘大雄,郭林新

月刊

1672-9935

gygjsszzbjb175@263.net

0596-2989185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漳华中路269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USP1/MAPK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曾麒宋世雷陈跃平
    721-724页

    骨不愈合DUSP1/MAP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极化

    EOS成像系统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邹颂渝祝思强钱裕顺严骏...
    725-730页

    骨科疾病EOS成像系统三维重建临床应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征订启事

    730页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cage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张磊袁显群张艳锋李石头...
    73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比较颈前路零切迹融合系统与钛板cage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颈前路零切迹融合系统与钛板cage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比较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2个月Cobb角、术后2个月颈椎JOA评分、术后2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结果 纳入5篇文献,其中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篇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3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416例,零切迹组187例,钛板cage组2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零切迹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钛板cage组,失血量少于钛板cage组,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钛板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与钛板cage组术后2个月Cobb角、颈椎JOA评分、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颈前路钛板cage植骨融合术比较,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手术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更低.

    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椎间融合术零切迹融合系统Meta分析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比较

    刘长营孙伯香王松刚
    734-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5-2022-02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A组40例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42例采用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结果 8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4个月.A组4例出现椎间隙及椎体前缘少量骨水泥渗漏,B组3例出现椎间隙及椎体前缘少量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而未特殊处理.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小于B组,住院时间也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优于B组,而B组术后6个月、18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天、6个月、18个月Cobb角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矫正脊柱畸形,远期疗效好,但是手术创伤较大,体质较差而不能耐受该手术的患者推荐行创伤更小的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根钉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同病程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早期疗效比较

    陈海雾王兆成蒋丽
    737-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早期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A组在骨折7 d内手术,B组在骨折后8~14d内手术,C组在骨折后15~30 d内手术,每组各40例.比较3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120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A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最高,而C组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3组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疼痛缓解、椎体功能改善效果,降低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但是需要预防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手术时机

    脊柱后路手术治疗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脊柱结核并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孙奎刘永皑魏亚涛杨雄健...
    740-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脊柱后路手术治疗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结核并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21-09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14例脊柱结核并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取出骨水泥、植骨支撑、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术中取出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和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1.4分.术后6个月ODI指数为4%~22%,平均8.5%.术后6个月MRI显示椎旁脓肿和腰大肌脓肿消失.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中1例A级和1例C级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1例B级恢复至术后D级,术前3例C级恢复至术后D级,术前3例D级恢复至术后E级.术后12个月CT检查显示植骨融合满意.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在位、植骨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发生.结论 对于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脊柱结核并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骨水泥取出、植骨支撑、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脊髓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此外,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愈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关键.

    脊柱结核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

    腰椎后路开放手术中腹侧硬脊膜损伤后采用多裂肌肌瓣覆盖治疗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肖伟胡铜孙俊刚
    74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腰椎后路开放手术中腹侧硬脊膜损伤而无法缝合修补时采用多裂肌带蒂肌瓣覆盖以避免脑脊液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9-2022-09完成的10例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术中减压及髓核摘除过程中发现硬脊膜粘连较重,分离硬脊膜及神经根过程中出现Beck I型硬脊膜损伤,在完成椎弓根钉棒系统安装后,根据术中减压区域面积切取大小合适的多裂肌带蒂肌瓣(厚度为0.4~0.6cm),多裂肌带蒂肌瓣在椎弓根钉棒之间穿过后覆盖硬脊膜,确保完全填充椎板切除后硬脊膜裸露的区域,且肌瓣与硬脊膜表面必须完全贴伏,因椎弓根钉棒的空隙足以维持肌瓣的位置,通常无需缝合固定肌瓣.结果 6例术后24 h引流量较少(引流量30~75 mL)而未出现低颅压性头痛.4例术后24h引流量较多(2例引流量75 mL,2例引流量1 00mL),出现了不同程度低颅压头痛,持续4~48h,通过补液及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后头痛得到缓解.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皮肤浅表感染、深部软组织感染、内置物感染.术后第14天切口拆线,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腰椎后路开放手术中腹侧硬脊膜损伤而无法缝合修补时可以采用多裂肌带蒂肌瓣覆盖以避免或减少脑脊液漏,进而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感染、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腰椎后路开放手术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多裂肌带蒂肌瓣

    髂腰固定椎管减压术与非手术治疗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疗效比较

    李大坤陈志达张哲明林斌...
    745-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髂腰固定椎管减压术与非手术治疗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1诊治的104例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79例采用髂腰固定椎管减压术治疗(手术组),2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Gibbons评分、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结果.结果 104例均获得至少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前神经功能Gibbo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Gibbons评分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结果:优15例,良47例,可12例,差5例,优良率为78.5%;非手术组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结果:优2例,良10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48.0%;手术组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行髂腰固定椎管减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非手术治疗更好的疗效,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DenisⅢ型骶骨骨折马尾神经损伤骶管减压髂腰固定非手术治疗

    肥胖患者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

    张开宝徐敏
    749-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肥胖患者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3-03诊治的10例肥胖患者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分析骨折不愈合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10例均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可见锁骨骨折断端硬化、骨质缺损,骨缺损间隙内软组织填充,清理断端组织及硬化骨后取自体髂骨植骨,取出原钢板螺钉,更换钢板螺钉重新固定骨折端.5例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3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2例采用3D打印钢板内固定.结果 再次手术时间距离第1次手术时间为6~13个月,平均8个月.第2次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4~96分,平均91分.9例术后1年左右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结论 肥胖患者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与骨折类型、局部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操作、术后制动时间、患者依从性差、随访不及时等因素有关,因此术者需要做好术前规划并优化手术操作,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依从性,术后规范功能锻炼并及时复诊.

    肥胖锁骨骨折内固定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