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加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加热
工业加热

范超英

双月刊

1002-1639

gyjr255@126.com

029-85271255

710061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工业加热/Journal Industrial Heat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我国电炉行业唯一一份杂志,更名后内容拓展到了工业炉窑、各种燃烧装置及远红外加热。杂志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导向性和实用型相统一的原则,报道电炉、工业炉及有关工业加热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aO-Al2O3-SiO2-TiO2渣系脱硫热力学与实验研究

    刘崇张彩东刘纲李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炼渣为研究对象,为探索四元渣系CaO-Al2O3-SiO2-TiO2中各组元对炉渣脱硫能力的影响规律,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CaO-Al2O3-SiO2-TiO2渣系结构单元的作用浓度控制方程,从而构建了渣-钢之间的硫分配比数学模型,定量表征了炉渣碱度、Al2O3含量以及TiO2含量变化对硫分配比和脱硫率的影响程度,并与管式炉热态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热力学计算和热态实验结果表明:炉渣各组元对硫分配比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碱度>TiO2含量>Al2O3含量,对炉渣脱硫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碱度>w(Al2O3)>w(TiO2);随着碱度的增加,脱硫率和磷分配比逐渐增加,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脱硫率和磷分配比逐渐降低,而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脱硫率和磷分配比先增加后降低.结合理论研究与热态实验,得出了四元CaO-Al2O3-SiO2-TiO2渣系的最佳配比:6<R<7、w(TiO2)<5%、25%<w(Al2O3)<30%.

    离子分子共存理论脱硫率硫分配比

    基于ARM的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

    马飞
    6-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工业生产中的电压、电流、开关量等都是重要的被控参数,在冶金制造业中,温度是器件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对其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炉内温度满足制造器件的需求.电阻炉在金属热处理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是进行金属锻压加热、烧结的重要工业设备.电阻炉温度控制多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保证炉温的均匀度以及零件温度的均匀性,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电阻炉温度控制的难点入手分析,结合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能够提高电阻炉温度控制的精度,保证工业生产的稳定性.

    电阻炉温度控制ARM处理器系统设计

    热处理炉自动化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景蕾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发展能力逐渐提升,能源的开发以及可持续利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热处理工艺是支持钢铁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正常运行的基础性环节.通过热处理工艺能够改变金属等工料的组织结构,提升工料的韧性以及耐磨性等.热处理炉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直接关系到工业热处理能力.热处理炉对炉温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在压力加工前的加热温度稍有偏差一般对质量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必须满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工艺升级为热处理炉自动化智能控制提供了可能.以台车式热处理炉为例,分析其构造以及工作原理,探析热处理炉自动化智能控制的意义,并综合探讨了热处理炉自动化智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炉温精准控制的目标.

    热处理炉自动化智能控制关键技术

    5#RH智能炼钢系统开发与应用

    王允何水珍杨红海
    13-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RH真空脱气炉近年来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实现智能化无干预连续生产成为钢铁企业的当务之急.采用新颖的一级架构,在一级系统实现了二级全部功能的整合.原设计的控制系统由于无法实现氧枪自动升温,一直在使用脱碳模式,手动加入铝球升温,铝氧配比控制不佳.真空系统老化后,蒸汽阀、水阀、连通阀、放散阀需要手动逐个操作,经常发生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迫切.智能炼钢技术融合了免切换人机界面、人工神经网络温度预报模型、基于达林算法的氧枪控制模型、热水井一氧化碳脱碳模型、虚拟物料检测技术等多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在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5#RH炉成功应用,实现了超低碳钢种整浇次的连续无干预自动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一级整合二级控制RH精炼模型虚拟料位计

    大数据技术在工业炉智能炼铁生产中的应用

    张莉彬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技术的体系比较庞大而且复杂,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预处理、分布式存储、数据仓库、并行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工业炉在工业生产中主要是将燃料转化为热量,常用于钢铁的冶炼等.在工业炉炼铁过程中会涉及大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在工业炉炉温智能预测中具有重要应用.炉膛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一个关键参数,影响着生产质量和效率.而传统的温度监测方法往往是依靠人工测量和经验判断,存在着数据采集不规范、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无法满足工业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工业炉冶铁的生产工序比较复杂,流程众多,且工业炉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大,容易出现操作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重大损失.综合分析了工业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介绍大数据技术在工业炉智能炼铁生产中的应用意义,结合应用案例介绍大数据技术在工业炉智能炼铁中的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为工业炉智能化、科学化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大数据技术工业炉生产炼铁

    电渣炉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刘丽萍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渣炉控制系统可以对加料、保温、出炉等全过程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生产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和变化的市场环境.此外其可以对温度、压力、电流等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处理,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在介绍电渣炉工作流程以及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渣炉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提出一种电渣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希望能够辅助工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对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电渣炉控制系统设计优化粒子群算法

    110t转炉倾动控制系统改造优化

    杨永强张建龙杨小兵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锈钢110t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300PLC进行启动、停止、故障等逻辑控制,2套交流西门子变频器完成电机的闭环动态调节,2台电机采用主从控制方式保证负荷平衡.2台变频器与PLC之间采用Profibus-DP通信.主要针对转炉倾动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倾动变频控制系统升级优化改造方案,基于西门子新一代变频器S120为核心升级转炉倾动控制系统,通过组建新的控制方式解决双驱动倾动系统运行中相互拖拽、抱闸控制方式不可靠、转炉点头等问题,提升控制精度,达到增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实践表明改造优化后的转炉倾动控制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快,系统安全性更高,能够满足转炉冶炼工艺对于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精确性控制的要求.

    倾动双驱动系统拖拽抱闸控制安全稳定运行动态响应

    考虑部件振动特性的电炉异步电机电气控制方法

    武重卢阳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步电机的驱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和多变量等特点,转子磁链电压及电流参数难以确定,使得控制误差及稳定性较差.为此,提出考虑部件振动特性的电炉异步电机电气控制方法.通过对电炉异步电机径向磁拉力的分析,了解电炉异步电机部件振动的特性,基于部件振动特性,了解转子磁链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并将采集到的转子磁链电压及电流信息作为输入信号,提供给PID控制器进行电炉异步电机电气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位置控制误差基本为0,电压的控制曲线平稳,说明所提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强,具有实用性.

    部件振动电炉异步电机电气控制径向磁拉力PID控制器

    14Mn5Nb无缝钢管"鱼鳞"形外折分析与控制

    彭杨刘荣华靳博颖赵健明...
    35-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厂14Mn5Nb连铸圆坯(Φ330 mm)轧制成无缝钢管(Φ323.8 mm × 8.3 mm)后表面出现大量"鱼鳞"状外折缺陷,影响成材率,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采用缺陷金相分析,"刻槽"试验,铸坯酸洗确定钢管表面"鱼鳞状"缺陷是由连铸圆坯表面横裂纹造成.采用扫描电镜检测,钢种热溯性分析以及现场数据统计,确定铸坯表面横裂纹产生原因为:Φ330 mm圆坯在当前工艺参数下铸坯进拉矫温度在900~950℃,处于第Ⅲ脆性区转变温度940 ℃附近;表面存在较多Nb(C、N)析出物,增加了钢种的裂纹敏感性.通过调整钢种Ti含量至0.02%~0.03%,保护渣碱度由0.97提高至1.14,降低结晶器水量,调整二冷水量配比以确保进拉矫温度≥970℃等措施,有效避免了铸坯横裂纹和无缝钢管鱼鳞外折的产生.

    电弧炉炼钢14Mn5Nb"鱼鳞"形外折连铸圆坯横裂纹矫直温度

    炉内壁结焦对工业炉性能的影响研究

    谢国江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业炉在工作过程中的结焦失效问题,研究炉内壁结焦对工业炉性能的影响.选取型号为DG1025/18.3-II5的工业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炉内壁的结焦机理,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设定模型内结焦层网格相对细密、工业炉金属网格相对稀疏,最后设定模型边界条件与工况负荷,开展炉内壁结焦对工业炉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显示,煤粉粒径会对工业炉内壁结焦厚度造成影响,粒径越大,其结焦厚度越大;随着结焦厚度的提升,工业炉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都呈下降趋势,说明炉内壁结焦会对工业炉的强度与塑性产生消极影响,即其结焦厚度与工业炉的力学性能呈反比例相关;随着结焦厚度的提升,工业炉金属基体同结焦层界面处的温度逐渐提升,工业炉内外壁温差逐渐提升,即工业炉内壁结焦会对其传热性能造成破坏;工业炉内壁产生结焦时,工业炉外壁径向变形量低于内壁,随着结焦厚度提升,内外壁的径向变形量均表现出提升趋势,当变形量达到一定值后,将造成工业炉局部胀裂,进而破坏其机械性能.综上,工业炉内壁结焦会对其力学性能、传热性能及机械性能造成破坏.

    炉内壁结焦工业炉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力学性能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