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技术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技术创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技术创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双月刊

2095-8412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8层

工业技术创新/Journ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查看更多>>《工业技术创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学术类期刊。本刊主要面向工业技术创新领域的有关工业主管部门、工业企业、科研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技术创新成果的宣传转化园地和战略政策研究的理论探讨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旋转工件磨损检测的三线圈差动式电涡流位移传感技术

    卢祎迪赵金库赵玉峰王鹏...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场景中广泛存在对旋转工件磨损情况进行在线检测的需求,电涡流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非接触式磨损检测方法.为克服传统单线圈结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在量程—直径比和复杂工况下抗电磁环境干扰能力上的局限性,提出面向旋转工件磨损检测的三线圈差动式电涡流位移传感技术.通过优化三线圈同轴等距排列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结构,设计基于数字电路的传感系统信号控制和信号处理模块,扩大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量程比,提高了传感信号的信噪比.在1:1还原的实验装置上进行测试,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24 mm的量程和0.01 mm的分辨率,可以满足对盾构机滚刀进行在线磨损检测的需求.

    旋转工件磨损检测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量程抗干扰

    爆破冲击下隧道初期支护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王泰恒蒋新闻陈猛薄澎涛...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隧道围岩等级、爆破载荷、支护厚度等因素对爆破冲击下隧道初期支护动态响应的影响,为隧道初期支护施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勐省隧道工程为项目背景,以隧道衬砌振动速度和位移响应为主要评判标准,选取关键监测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因素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相同爆破载荷(装药量)下,随着隧道围岩等级的提高,隧道支护动态响应变得更加剧烈;在爆破施工中,装药量与隧道初期支护动态响应呈线性正相关,支护厚度与隧道初期支护动态响应呈负相关.据此,提出了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的建议,为隧道初期支护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范式.

    隧道初期支护隧道围岩等级支护厚度装药量动态响应数值模拟

    动态激光封割气态放射性同位素光源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研究

    马俊平李思杰李雪平杰红...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激光封割气态放射性同位素光源涉及传热、熔化、流动、汽化、固化、旋转等复杂动态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之间相互影响,且受到较多工艺参数的影响,必须采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进行研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数学模型,开展动态激光封割工艺过程仿真,考察高硼硅玻璃管壳转速、激光功率对温度分布、熔池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玻璃管壳转速越快,熔池区域越小,封割所需时间越长;气态放射性同位素光源玻璃管壳被辐照区域最高温度约为1600℃;当激光功率为15 W、玻璃管壳转速为400 r/min时,封割时间约为0.65 s.将模拟结果与热成像设备试验结果相对比,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且被辐照区域的温度分布近似呈高斯分布,与工艺过程仿真采用的激光热源分布假设相一致.

    放射性同位素光源动态激光封割多物理场耦合高硼硅激光热源

    基于机器视觉的PCB裸板焊盘识别与提取方法

    张定恒王守印叶世林洪惠群...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刷电路板(PCB)裸板焊盘缺陷检测是PCB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准确性和实时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PCB裸板焊盘识别与提取方法.将图像单通道提取、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定位及焊盘提取等关键技术相融合,提取RGB图像的R通道进行双边滤波以及增强,完成预处理,再利用大津法实现焊盘定位,最后结合采用最小外接矩形实现焊盘提取与标记.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系统平台,开展了软硬件设计,对不同环境下采集的三个PCB裸板进行处理时间对比,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平均处理时间仅为0.0524 s.

    机器视觉印刷电路板焊盘识别焊盘提取大津法最小外接矩形

    一种基于时频检测的雷达信号能量门限检测方法及其FPGA工程实现

    张宇祥黄明姜超周元翰...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一的雷达信号能量检测方法和时频检测方法存在受制于初始经验参数精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较大等局限,已经无法适应低信噪比、快速变化电磁环境下的雷达信号检测.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新体制雷达技术发展,提出一种通过检测信号时频谱来实现信号能量门限检测的方法.新方法利用了雷达信号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整个信号带宽中较窄频带范围内这一特性,通过检测时频变化趋势来捕获有效脉冲,给工程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和逻辑资源.为考虑FPGA工程实现需求,规避了FPGA内的除法运算.经验证,新方法适用于PFM、LFM、SFM、TLFM、NP等常见类别的雷达信号检测,可以广泛适应0 dB、10 dB、20 dB等信噪比环境,并且在0 dB低信噪比环境压力测试下依然可以实现有效识别,工程应用潜力较强.

    雷达信号门限检测时频检测FPGA工程实现低信噪比

    精益管理拉式系统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中的应用

    许国磊孙秀娟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有效防范遏制生产事故的关键路径;精益管理拉式系统从市场需求的最终产品出发,准确组织企业各环节生产,拉动企业产品品种、数量、进度和质量提升.提出将精益管理拉式系统运用于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框架,按照安全目标环节、安全计划环节、安全执行环节、安全检查环节和安全改进环节进行分解,将事故发生作为双重预防机制的最终产品.将每个环节分解成不同元素,通过寻找权重最高环节中的元素,即恶要素,分析出对当前环节影响最大的元素并加以管理.通过贝叶斯算法在TPDCA中动态寻找、更新恶要素,使得恶要素影响权重不断降低,以预防生产事故发生.精益管理拉式系统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不同行业及单位的安全管理从"大水漫灌"粗放式管理向"滴灌式"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恶要素精益管理拉式系统贝叶斯算法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与管理平台研究

    刘宇然李超张含笑李鉴...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实时性、动态性、多样性、智能性、安全性等系统设计需求考虑,提出一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与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系统包含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网络化运输方案智能编制子系统、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子系统、列车运行图仿真子系统、列车运行图智能评估子系统、列车运行图智能优化子系统以及列车运行图统一管理子系统,内部集成网络化列车运行方案编制模型、网络化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线网列车运行图仿真模型、线网列车运行图衔接优化模型,并针对线网列车运行图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原型系统,由算法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接口服务器等构成C/S与B/S模式相结合的3层体系结构.在北京地铁的试运行表明,搭建的基于人机交互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与管理平台技术可行、效果良好;平台的建成将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时长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1小时以内,列车运行计划编制周期缩短8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C/SB/S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李媛智郭枝权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供应链体系不断受到冲击,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建设成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制造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一套客观、量化评价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能力水平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制造企业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进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从供应链物资流、数字化进程和企业结构三个维度出发,抽象出制造企业供应链和业务所需要具备的7大能力单元及下属的17个能力模块,确定权重系数,考虑专家组调整因素,形成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能力评价体系.实践应用表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能够帮助制造企业掌握供应链运作状况和数字化水平,为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新型工业化

    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生产线设备综合效率(OEE)改善

    张俊尚云平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备综合效率(OEE)可以用于评价制造企业设备有效利用率,进而衡量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助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某公司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生产线现状出发,收集节拍、产能、停机等数据,针对其设备利用率低且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识别出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改善对策.改善后,生产节拍从25.30 s缩短至15.70 s,控制在理论设计节拍16 s以内,日产能从3200发提升至4500发.对改善前后的OEE三因素进行对比,时间稼动率从83.42%提升至94.89%,质量合格率从96.81%提升至99.53%,OEE从60.30%提升至87.18%,提升了26.88个百分点.较好实现了OEE与精益管理思想的结合,达到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能的目的,为制造企业创造了利润,提升了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设备综合效率(OEE)制造企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节拍精益管理

    数据中心和5G基站参与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响应:发展潜能与对策建议

    谭力于娟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数据中心和5G基站参与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数据中心和5G基站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促进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融合发展.对数据中心和5G基站参与需求响应的潜力进行分析,发现新型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缺口大,亟需调动智能化程度更高、更具经济性、响应速度更快、更环保低碳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来应对挑战,而数字基础设施或可通过参与需求响应降低用电成本.梳理了数据中心和5G基站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的重要意义、现实基础、潜在场景和盈利模式等课题,剖析了数据中心和 5G 基站规模化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关键技术和项目试点两个层面.据此,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深挖数字基础设施的储荷资源需求响应潜力;共商合作机制,建立符合数据中心和5G基站用电特性的市场机制与盈利模式;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为参与电网互动打好基础.

    数据中心5G基站需求响应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