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白云

月刊

1000-8993

gyjz@periodicals.net.cn;gyjz@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6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工业建筑/Jour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建筑科学类主要核心期刊。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和维修改造技术等特点,并优先报道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火处理对高强度耐候桥梁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朱露高博曹燕光李昭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回火处理对不同显微组织高强度耐候桥梁钢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轧后冷却返红温度,分别获得以板条状贝氏体(Q470 钢)及粒状贝氏体(Q550 钢)为主的试验钢.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法、X射线衍射仪及万能试验机等表征不同温度回火状态下试验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结果显示:热轧状态下,Q470 钢屈服强度及-40℃冲击功均高于 Q550 钢;回火处理后,Q470 钢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665~705 MPa),低温冲击功由300 J逐渐下降至 220 J;Q550 钢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逐渐升高(500~650 MPa),低温冲击功未发生明显变化(210~230 J).试验钢的主要强化机制是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500~650℃高温回火中Nb析出强化随温度提升逐渐增强,弥补了位错密度下降带来的强度损失,是试验钢屈服强度提升的主要原因.

    耐候桥梁钢回火处理板条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力学性能

    终冷温度对Q500耐候桥梁钢的低温冲击断裂行为影响

    李博文高彩茹李旺王琬淇...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原复杂环境桥梁建设工程,开发屈服强度 500 MPa级别的高抗冲击、韧脆转变温度低的耐候桥梁钢.研究了轧制后终冷温度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深入分析了低温对试验钢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控轧控冷(TMCP)处理后试验钢满足 Q500 级桥梁钢的力学性能要求,且在-40~-80℃的低温环境下,两种不同终冷温度(500、550℃)的试验钢均表现出良好的冲击性能.但随终冷温度的升高,试验钢晶粒尺寸增加;马氏体/奥氏体(M/A)岛尺寸增加、形态改变;大角度晶界比例降低是造成两种试验钢冲击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耐候桥梁钢TMCP终冷温度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性

    材质与冷却速度对耐候桥梁钢-不锈钢热轧复合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王寅鹏高博魏伟曹燕光...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桥梁钢材质、热轧工艺等对桥梁结构用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特征的影响,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分别开展屈服强度 420 MPa级(Q420qENH)、500 MPa级(Q500qENH)耐候桥梁钢与 316L不锈钢模拟热轧复合,获得 316L+Q420qENH 复合钢和 316L+Q500qENH 复合钢.结果显示,相同工艺条件下,相较 316L+Q420qENH 复合钢,316L+Q500qENH 复合钢界面耐候钢一侧铁素体层更窄,界面剪切强度较高(大于 420 MPa).相同材质条件下(316L+Q420qENH 复合钢),轧后冷却速度 0.25~1℃/s范围内,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界面处元素扩散程度降低,界面剪强度逐渐下降.轧后冷却速度 1~10℃/s范围内,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靠近界面处,基层铁素体含量下降,且显微组织逐渐细化,界面剪强度逐渐上升.316L+Q420qENH 复合钢轧后冷却速度为10℃/s时,界面剪切强度最高,达到 422 MPa.总的来看,对于耐候桥梁钢与不锈钢复合试样,界面处铁素体含量减少、显微组织细化以及元素扩散程度增加等均有利于提升界面抗剪能力.

    冷却速度界面组织元素扩散剪切强度

    耐候桥梁钢用焊条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白建斌李佳恒李伟王立志...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原复杂环境下高性能桥梁钢的需求,完成了 Q500qENH、Q550qENH 桥梁钢板匹配焊条的研发,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设计了 6 种不同成分焊条,对焊缝金属组织和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焊道内组织分为柱状晶区、再热粗晶区与再热细晶区三个部分,其主要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无碳贝氏体、块状铁素体及少量粒状贝氏体.冲击试样纤维区为均匀的韧窝,断口晶状区为准解理河流状花样以及少量韧窝.研究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对熔敷金属低温韧性有积极作用,3 号针状铁素体占比最高,其低温冲击韧性最好.Mn、Si含量的升高,使先共析铁素体、无碳贝氏体占比增加,对低温韧性有不利影响.Ni元素可一定程度增加针状铁素体组织占比,对低温韧性有积极作用.所研制焊条与相应钢板匹配良好,满足耐候指数I≥6.5,-40℃冲击功≥60 J,A≥17%的任务要求.

    桥梁钢耐候钢焊接材料熔敷金属低温韧性

    550 MPa级耐候桥梁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李旺陈培瑜王军崔强...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周期浸润腐蚀试验研究了 550 MPa 级耐候桥梁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对锈层微观形貌特征、腐蚀产物物相组成、锈层截面形貌以及元素分布规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讨论了高强耐候桥梁钢的耐大气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Q550qENH-A 钢和 Q550qENH-B 钢的腐蚀失重率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呈现初期快速下降、后期趋于平稳的趋势,并且两种耐候钢的耐腐蚀性能均优于Q345B.Cr和Ni元素在两种耐候钢的锈层中发生富集,促进了 α-FeOOH 腐蚀产物的生成,提高了锈层结构的稳定性和致密性,锈层对腐蚀介质的阻碍作用得到增强,因此表现出优异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耐候桥梁钢周期浸润腐蚀工业大气环境锈层耐蚀机理

    缝隙腐蚀的耐候钢高强度螺栓连接抗剪承载力研究

    兰涛康蕾李然李泽旭...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连接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面临着严重腐蚀失效问题,缝隙腐蚀对连接结构抗剪承载力具有显著影响.对 6 个由Q355GNH耐候钢板和 6 个由Q355B普通钢板组成的高强度螺栓连接件开展乙酸盐雾加速腐蚀试验,将在腐蚀过程中清理连接板件摩擦面缝隙侧面处锈层与保留此处锈层获得的腐蚀连接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连接件摩擦面的缝隙腐蚀行为及其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连接件摩擦面缝隙腐蚀产生的黑色腐蚀产物的增加可使抗滑移系数μ增大;耐候钢试件摩擦面缝隙侧面处的致密锈层阻滞氧气促进低氧缝隙腐蚀,去除此处锈层的试件摩擦面黑锈减少,平均滑移荷载下降了 29.2%;普通钢试件摩擦面缝隙腐蚀黑色产物均较多,且清理摩擦面缝隙侧面处锈层的普通钢试件相较于不清理此处锈层试件的平均滑移荷载存在提高;缝隙腐蚀通过改变螺栓连接件摩擦面粗糙度减缓了由预紧力损失引起的螺栓连接件抗滑移承载能力的下降.

    Q355GNH耐候钢高强度螺栓连接缝隙腐蚀抗剪承载力

    腐蚀后Q355GNH耐候钢力学性能分析及本构模型研究

    兰涛康蕾李然李泽旭...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 Q355GNH 耐候钢开展了模拟工业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乙酸盐雾试验,分析了其耐蚀性能,并通过单调拉伸试验研究腐蚀率对其力学性能指标退化的影响规律,建立了 6、14 mm厚度的耐候钢锈损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导致耐候钢强度降低、延伸率减小,其中腐蚀率对断裂应变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腐蚀后耐候钢屈强比稳定,拉伸断裂形式仍为韧性断裂;钢材厚度越小,腐蚀后钢材承载力下降越明显;随着腐蚀率增加,钢材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平台、塑性强化阶段缩短,腐蚀 40 天后 6 mm厚板件的屈服平台消失.基于未腐蚀耐候钢本构关系,通过引入参数k1、k2、k3、C,提出了相应厚度的锈蚀耐候钢本构模型,与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吻合良好.

    Q355GNH耐候钢耐蚀性能本构模型力学性能

    耐候桥梁钢研发制备与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许畅来井满傅彦青张菁...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候桥梁钢具备无需涂装即可应用于桥梁钢结构的优势,降低了钢结构的初始涂装费用和后期维护成本,避免了涂装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钢材具有强度高、耐蚀性优良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性.由于耐候桥梁钢在成分和使用方式上与常规钢种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外学者针对其展开了广泛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耐候钢研发、制备与焊接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包括各元素及环境对耐候钢耐蚀性影响的研究、耐候钢制备技术的开发、耐候钢力学性能与腐蚀疲劳的研究、耐候钢焊接工艺的开发以及耐候钢结构使用寿命的预测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实际应用场景,对耐候钢的设计、制造和焊接技术进行优化的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耐候钢钢结构桥梁钢板制备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不锈钢复合板制备及其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冯飞傅彦青常海林李洁...
    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锈钢复合板是一种耐腐蚀性能优、成本低和强度高的钢材,与传统低碳钢和不锈钢相比,不锈钢复合板的应用延长了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全寿命运维成本,在防腐等级高的构筑物中应用综合性价比高.目前,不锈钢复合板已成功应用于压力容器、铁路公路钢桥面板及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领域.详细分析了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及其焊接技术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真空轧制复合法、爆炸复合法及爆炸-轧制复合法三种主流制备工艺,并从焊接工艺、接头无损检测与性能、高效焊接工艺和焊接有限元模拟等多个方面对复合板焊接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也展望了不锈钢复合板制备与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不锈钢复合板生产制造焊接性能工程应用

    句法模型下的高校学生日常休闲行为与路网环境相关性初探

    于世伟王家祥梁峰豪杜常龙...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疫情爆发让我们认识到校园绿地空间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其一它为高校师生提供补给与放松性的疗愈资源,此外规律性的休闲空间暴露也是缓解高校族群心理健康挑战的重要介入方式.校园路网作为依附于城市系统的独立结构,是否在其背景网络下具有与受众群体日常休闲行为之间的关联性.为此,通过分解穿越性活动、动态停留性活动与静态停留性活动三种类型,将其与路网规模、组织结构、路径界面与设施要素构成的环境特征指标集进行相关性与多元回归分析,进而得出不同活动类型的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序列,最终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规划布局与策略生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参照.

    疫情空间句法休闲行为路网结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