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控制计算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控制计算机
工业控制计算机

刘海青

月刊

1001-182X

ipcm_nj@163.com

025-85411811

210042

南京市龙蟠路173号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业控制计算机/Journal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查看更多>> 本刊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工业控制计算机专委会会刊,国际国内公开发行,国内刊号为:CN32-1764/TP,国际刊号为:ISSN 1001-182X,订阅代号为:28-60,月刊,定价8.00元。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自1988年创刊至今,始终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关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应用,为建立工控厂商与用户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而不懈努力。 经过10余年的建设,读者群涵盖电力、机械、石化、冶金、交通、通信、水利、轻工、医药、环保、智能建筑、仪器仪表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内知名的专业技术期刊之一,得到了广大工控、自动化界人士的认可。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我刊将发挥更大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工控机压力自动测试系统

    舒小兰梁雅媚刘恩锋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供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可自动检测硬件设备的循环压力测试系统.此自动化系统具有通用性广及功能多样化两个特点:系统通过USB接口监测工控机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进行压力测试,通用性广、适用性强,可以适用所有工控机;系统通过批处理脚本自动检测工控机的设备数量,具有功能多样化的特点.由于根据检测到的设备数量可以评估被测工控机的性能,因此,提出的测试系统可应用于批量工控机性能测试领域.

    工控机USB接口压力测试系统

    给水母管制机组给水控制策略及应用

    肖新宇张岚清于国强陶谦...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多炉并联母管制给水系统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以及给水压力控制之间存在的耦合,将水位控制过程与给水压力控制过程解耦,采用锅炉上水调门调节汽包水位,变频给水泵调节给水母管压力的控制策略:水位控制中采用主调调节水位,副调调节流量的串级三冲量调节方式,及时响应外界的流量需求和修正汽包水位的内扰;给水母管压力控制中,通过被调量的灵活选择、控制器的变参数以及自平衡模块和偏置的应用,实现对给水压力的快速有效调节.经过试验验证,调节效果良好.

    母管制给水控制汽包水位给水母管压力

    基于多模态温度探测的输煤廊道火灾极早期发现系统开发

    王博强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输煤系统复杂导致的廊道火灾不易在早期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温度探测方法用于开发输煤廊道火灾极早期发现系统.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温度场、热成像等多模态数据,运用智能温控分析技术,提高了火灾隐患早期预警的能力.首先通过红外成像和接触式测温终端,测量煤道的实时温度,并通过 5G组网系统将温度信息实时传输.然后,通过认知智能终端温度变化过程自适应识别模型和积煤积粉区域火灾智能识别模型,实现早期火灾隐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基于多模态温度探测的输煤廊道火灾极早期发现系统能有效地发现识别早期的火灾隐患.

    输煤廊道多模态实时预警温度探测

    基于PC架构的可编程控制器发展趋势及其在风电控制领域的应用

    邓华李从飞余泳王永锋...
    9-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C架构的可编程控制器(PC-Based PLC)是在PC平台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上开发的可编程控制器.在风电机组级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系统、变桨系统、偏航系统、状态监测系统等)、风电场站级监控系统(包括SCADA系统、AGC、AVC系统等)领域,PC-Based PLC均有广泛应用.对PLC可编程控制器的PC架构、基于PC-Based PLC的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技术架构等进行了阐述,结合双馈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分析了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结合云化、分布式、边缘计算等工业控制前沿方向分析了PC-Based PLC在风电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可编程控制器PC架构风电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包裹分拣系统设计

    周旭东徐伟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了包裹分拣系统性能需求后,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包裹分拣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通过条形码、称重模块对所接收到的包裹进行识别分类,同时由LabVIEW程序控制传送带与电动推杆实现包裹分拣.通过测试验证:该系统能对包裹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拣,同时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

    虚拟仪器包裹分拣系统设计

    配置双进双出磨煤机的1000MW机组一次风机RB引起锅炉MFT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翁景舒畅张新胜吴跃森...
    15-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配置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超超临界 1000 MW机组由于锅炉动态总燃料量无法精确计算导致一次风机RB试验过程中引起锅炉MFT(主燃料跳闸)的问题,提出了增加汽动引风机静叶调节前馈、优化燃料主控逻辑、提高一次风机出力的控制策略,对容量风门控制以及炉膛负压控制的策略进行优化,从抑制负压骤降、稳定炉内燃烧两方面进行一次风机RB控制逻辑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有效避免了一次风机RB试验时炉膛负压波动过大引起全炉膛灭火,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可为同类型机组一次风机RB的控制逻辑优化以及运行调试提供参考借鉴.

    一次风机RB试验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全炉膛灭火MFT

    分子束源炉加热丝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托乎提努尔罗阳胡强吴进...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束源炉工作过程中,由于内部温度场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导致温度控制精度与稳定性下降,影响束流质量.源炉温度变化滞后性及非线性的特点使得常规PID控制参数整定不良、性能欠佳,达不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复合温度控制算法,将遗传算法和变域模糊控制与PID相结合,基于变域理论调节模糊PID控制过程中变量论域的比例因子,实现了PID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节,又利用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的初始参数,提高了PID控制的自整定能力.通过在源炉设备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自适应能力强,调整时间短,控制精度达到了 0.1℃,能够满足分子束源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

    分子束外延温度控制变域论模糊PID控制遗传算法

    机器视觉技术在白车身涂胶缺陷检测及缺陷自动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陈贺郑红光李小鹏
    21-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生产工艺中,涂胶缺陷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其效率低、准确率差,且受人员责任心及主观经验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缺陷检测.针对白车身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具体涂胶工艺展开了探讨,利用 2D面阵相机,通过图像分割、目标提取、骨骼化、B样条曲线拟合等手段,对涂胶区域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拟合,进而完成了对涂胶宽度、长度、位置、多涂、少涂、断胶等缺陷的检测工作.此外还对视觉系统进行了相机标定和手眼标定,对于涂胶断胶、少涂等缺陷能够引导机械臂自动进行补涂,自动修复相应的涂胶缺陷.

    机器视觉白车身涂胶缺陷检测自动修复

    基于PLC的空气起动机控制系统

    熊家慧刘天宋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空气起动机控制系统主要通过硬件仪器来实现,存在操作复杂、精度低、功能难以拓展等缺点.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结合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卡等硬件设备,开发了一套先进的空气起动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空气起动机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测,同时也可以控制空气起动机的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实验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功能易拓展,对提升空气起动机的工作效率、生产效益和工作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空气起动机控制系统测控LabVIEW

    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PMSM控制研究

    王秀莲胥子晨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在引入切换函数时产生高频抖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滑模观测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省去了滑模切换函数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在反电动势信息提取过程中高频信号的干扰.通过采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观测器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降低高频信号的干扰,引入了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用于对非基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该方法在较大程度上保留了反电动势基波信息.此外,还采用了锁相环(PLL)方法来提取转子位置信息,从而避免了使用反正切方法中的除法运算.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四阶滑模观测器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Simulink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