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余红

双月刊

1008-780X

dxxb@mail.gydx.gov.cn jyshine5@sina.com

0851-5404255

550005

贵州省贵阳市园林71号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arty School OF Guiyang Committee OF C.P.C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史密斯模型视角下贵州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研究

    何邵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开始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的趋势,贵州省也面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的风险,需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通过史密斯理论模型分析发现,贵州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存在生育支持政策整体性与匹配性不足,生育支持政策执行难、监管缺位,目标群体对生育支持政策的认知度不高,配套生育支持政策服务环境仍需不断优化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政策供给结构、提升政策整体性能,完善政策执行机制、加强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策宣传文化建设、提升青年认知度,健全完善生育法规制度、改善生育支持政策服务环境等.

    史密斯模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毕节市煤炭资源"富矿精开"的基础、问题与对策

    王学权王宇吴家丽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节市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煤质好、区位优、易开采的显著特征,实施"富矿精开"战略具有显著优势.当前,毕节市煤炭资源"富矿精开"存在精确探矿不精准、精准配矿不合理、精细开矿能力弱、精深用矿水平低的发展瓶颈.聚焦"富矿精开"的战略要求,要大力推进煤、电、化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布局,全面提高煤炭产能,推动煤炭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抢抓发展现代煤化工良好机遇,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增强煤炭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富矿精开"煤炭资源对策

    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哲学思考

    张爱萍张培高喻金伦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要有效发挥作用,在硬件上,必须依赖最先进的芯片、高存量的存储设备、强大的数据库和高速度的网络;在软件上,必须采用最先进或最优的算法.受这两个方面的限制,在本质上,强人工智能仍属人的劳动工具,不能代替人类而具有主体性.人工智能将人的部分智能活动实现机器化,通过数据资源、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够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超越人类的判断能力,但其实质依然是对人脑器官组织结构及其思维运行体系的模拟,通俗地说就是类意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仍不具有主体性.不过,人工智能对物质也具有反作用.首先,人工智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人工智能引发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促使人类社会由私有制走向全面公有制.最后,人工智能造就人的全面解放.人工智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除了正面影响外,还有反面作用,如人类将对人工智能产生过度的生理与心理依赖,进而被其所控制.

    人工智能主体性劳动工具类意识异化

    党建引领城市小区物业融入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研究——以"红色物业"为例

    王栋灏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物业"是党建引领物业公司融入基层治理的新实践.近年来,党政部门从实践中探索"红色物业"助力基层之治,形成诸多实践案例.通过对"红色物业"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组织进入—理念融入—资源输入"这一经验,即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是"红色物业"融入基层治理的前提条件、党组织与物业企业在治理行动中的认知共识与目标统合、党组织与物业企业在治理行动中的利益分配与协调."红色物业"融入基层治理是一个持续调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物业企业不断深耕自身在基层治理中的立足点,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新的发展点.

    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基层党组织

    西部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程皓吴柏宇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中,如何更准确认识和把握西部地区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特殊优势和潜力空间,破解生产力要素活力不足、科技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西部地区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级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四川、广西等省(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表现较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但两极分化态势有所改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发展态势,从低水平聚集演变为高水平分散型.提出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及着眼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建议,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均衡发展,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西部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空间活力

    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重构——以三峡库区X村发展为例

    郭娥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战略思路,对乡村产业发展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三峡库区村庄因其地理位置和移民搬迁等因素,在产业发展上面临主体分散、功能单一、治理内耗等难题.基于个案考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三峡库区X村产业发展经验,探究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构之路.结果表明:乡村产业发展是内源性力量和外生性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以人口融合、经济融合、空间融合为特征的城乡互动关系中,呈现出"主体激活—资源重构—治理赋能"的发展路径,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城乡融合产业发展路径重构三峡库区

    "双碳"政策、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出口"增量提质"

    程寒冰罗吉陈香堂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双碳"目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贸易新优势.本文基于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选择2010-2022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出口"增量提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有效提升企业出口额度和质量,而这主要是通过发挥"双碳"政策的引导作用来实现."双碳"政策催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的增量提质,这构成了"双碳"政策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质生产力企业出口"双碳"增量提质

    基本培训:缘何·是何·如何

    徐志伟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本培训是基于干部教育培训新变革提出的新概念.基本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科学的思想引领,其实践指向在于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基本培训本质上属于干部教育培训,可以从培训的任务、周期、过程、保障、结果等维度理解其内涵要义.基本培训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议题,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深入推进基本培训,重点要建立完善培训班次体系、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培训方式方法体系、培训保障体系、培训管理和评价体系,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上全面发力,还要处理好规划与计划、线上与线下、数量与质量、规范与特色、传承与创新等关系,从而推动基本培训工作走深走实.

    基本培训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