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余红

双月刊

1008-780X

dxxb@mail.gydx.gov.cn jyshine5@sina.com

0851-5404255

550005

贵州省贵阳市园林71号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arty School OF Guiyang Committee OF C.P.C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四大文化工程"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伦理向度

    谭鑫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从伦理层面看,相较物质层面的满足和富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代表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涉及人类的精神健康、文化认同及思想观念等伦理因素,彰显了"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伦理追求.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下,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通过对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在提升民众精神文化素养、促进文化认同与共享、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从伦理角度对其进行考量.研究发现,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不仅丰富了贵州的文化内涵,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和伦理支撑.

    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伦理向度

    小村大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机制研究——基于S县"强村富民·部镇联动"行动的实证分析

    秦荣炎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乡村部分地区出现了一种常住人口减少、传统产业萎缩和基本功能弱化的"小村"现象,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针对"小村"治理难题,S县以"强村富民·部镇联动"为抓手,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小村大治创新机制,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现实难题.研究表明,小村大治治理机制通过党建汇聚民意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机制、党建搭建平台构建基层治理协作机制和党建引领方向优化基层治理评估机制,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这一研究在特定层面上揭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机理,是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讨.

    小村大治强村富民部镇联动基层治理精准治理

    新质生产力推动贵阳贵安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

    张再杰杨瑞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对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机制、数据资源配置机制、生态协同创新机制等三方面作用机制赋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当前,贵阳贵安数字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有待提升、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足、集群生态亟须优化、数字应用场景建设仍需加强等困境.因此,贵阳贵安可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构建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加强数字应用场景建设等路径措施来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数字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贵阳贵安

    论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立法目的之创设——基于经济法平衡协调论的视角

    于忠龙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立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法律层级较低、标准不统一、原则性规定较多、协调性不足以及分区管控标准尚需进一步细化.未来立法应着重于综合立法、利益平衡、规定细化以及加强监管.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旨在平衡社会整体利益、资源配置和规制功能,经济法中的平衡协调论在此具有显著的适用性.在立法目的的表述上,应明确其定位和作用,协调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内容的表述应直接且明确,同时应包含多重目标;结构层次上需合理结合工具性与价值性目的;排列顺序应遵循逻辑递进原则,从具体直接到抽象间接.这有助于保障权益、平衡生态与经济关系,并推动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与体制完善.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经济法平衡协调立法目的

    政府治理绩效对农村青年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政治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孙玉来李萍
    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政府治理绩效、政治效能感对农村青年政府信任的影响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政府治理绩效对农村青年政府信任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第二,政治效能感对农村青年政府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农村青年政府信任的解释力更强.第三,政治效能感在政府治理绩效与农村青年政府信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呈现出"外高内低"的特征.对此,政府应持续提升治理绩效,强化回应能力,培育参与型文化,以增强农村青年的政府信任.

    农村青年政府信任政府治理外在政治效能内在政治效能感

    在线政务平台中地方政府回应公众诉求的动力机制及实践启示——以河南省为例

    沈一兵王梦寒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概念提出的背景,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平台建设的一体化进程,从而使得公众诉求表达和地方政府对其回应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对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2016-2023年间咨询留言的整理和进一步分析,得到公众诉求的相关特征和地方政府针对公民诉求回应性的相关特征.在地方政府和民众二者互动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压力—技术的分析框架,指出影响地方政府回应公众诉求动力机制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公众诉求、科层压力以及技术支撑.因此,需要公众诉求、科层压力和技术支撑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公众诉求作为驱动,科层压力发挥传递与导向功能,同时依托科技力量提供交互平台.通过满足公众需求,发挥科层压力的促进作用,加快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的回应性.

    在线政务平台民众诉求回应性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视野下"三生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化及当代建构

    王佳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生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基本涵盖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范围.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构建"三生空间"耦合发展格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存在差距,"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化与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通过探索"三生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化过程,从中可知,人类实践活动是"三生空间"格局历史演化的主导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基本矛盾是造成"三生空间"失调的主要原因,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是"三生空间"演化的最高境界.当前,构建"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格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键举措,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应该坚持自然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驾驭资本"与发挥制度优势相结合、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生态文明三生空间历史演化当代建构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干部政治训练的意蕴、困境与出路

    文小莉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能力是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第一能力,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加强干部政治训练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选择.加强干部政治训练必须严管政治训练对象,拓宽政治训练渠道,完善政治训练内容,丰富政治训练方式,构建政治训练考评体系.

    政治训练政治能力干部教育培训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