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李涛

双月刊

1000-7164

gywsyzyb@163.com;gywsyzyb@vip.163.com

0412-5537140

114044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千山路42号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Journal Industri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职业与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职业病临床、安全环保等工作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的师生,工矿医务人员,以及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劳动保护领域的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电企业的噪声危害及其风险评估

    王鑫董一文胡伟江边洪英...
    289-293,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核电企业噪声暴露分布、危害特征及危害强度,探讨3种风险评估方法在核电企业噪声致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为核电企业开展噪声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4家核电企业8台核电机组场所噪声及308名接噪人员个体噪声水平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场所噪声剂量及岗位个体噪声剂量(LEX,W),分析核电企业噪声危害特征分布,应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ICMM模型和ISO 1999:2013模型对核电企业噪声致听力损失开展风险评估.结果 场所噪声强度中位数为86.7 dB(A),58.8%(691/1 175)的场所噪声≥85 dB(A),不同区域场所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7.427,P<0.01).操作工LEX,W中位数为81.6 dB(A),清洁工LEX,W中位数为84.1 dB(A),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劳动者的个体噪声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x2=24.399、15.800,P<0.01).ISO 1999:2013模型评估核电企业噪声致听力损失的整体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和ICMM模型风险评估评级表法评估整体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三种评估方法均认为清洁工的听力损失风险较高.结论 核电企业噪声致听力损失整体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清洁工的噪声危害风险较高,需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应加强对于承包商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

    核电噪声危害风险评估

    2020-2021年全国疑似职业病分布特征及诊断情况分析

    王丹李欣欣柳安琪吴今昊...
    294-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2020-2021年疑似职业病分布特征及诊断情况,为制修订疑似职业病报告和确保疑似职业病进入诊断的相关政策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在"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2020-2021年报告的疑似职业病和2020-2022年的职业病病例个案资料,按身份证、姓名和病种匹配,对分布特征和疑似职业病进入职业病诊断率和确诊率进行分析,并对未进入诊断程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全国2020-2021年共报告60 384例疑似职业病病例,其中男性57 545例,占95.30%,平均发病年龄50.17岁(45.57,54.46),疑似职业性尘肺病最多,为41 389例,占68.54%;西南地区报告的疑似职业病例数最多,为20 458例,占33.88%.采矿业、制造业病例数列前2位,分别为31 444例和20 970例,分别占52.07%和34.73%.在明确企业规模的55 708例疑似职业病病例中,24 275例分布在小型企业,占43.58%.截至2022年底进入诊断程序的23 535例,进入诊断率为38.98%,确诊职业病12 502例,疑似职业病确诊率为53.12%.不同病种、病例来源、地区、行业的疑似职业病进入诊断率和确诊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 441.875、422.220、6 443.944、293.969、293.969、667.819、2 213.141、591.271,P<0.01).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疑似职业病进入诊断率呈降低趋势(x2=-67.538,P<0.01),疑似职业病确诊率呈增高趋势(x2=17.239,P<0.01).结论 全国疑似职业病进入诊断率偏低,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提升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工作的规范和质量,进一步做好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及女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疑似职业病职业病分布特征确诊率

    2021年全国机械制造业噪声监测结果及所致听力损失风险评估

    张正恒郑晋南余悦杜燮祎...
    302-307,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用人单位噪声危害现状,为职业病预防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中获取2021年机械制造行业的噪声监测数据,对9 900家机械制造业用人单位噪声监测结果按行业类别、地区、企业规模进行分析,并对各行业接触噪声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结果 202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机械制造业噪声岗位超标率以金属制品业最高,为38.55%,除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外,其余行业噪声岗位超标率均超过33%;地区分布以西南地区噪声岗位超标率最高,为38.44%,其余地区均超过29%;企业规模以大型企业噪声岗位超标率最高,为41.61%,且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噪声岗位超标率呈现上升的趋势(x2趋势=11.25,P<0.05).此外,机械制造业所有行业噪声岗位工人听力损失风险值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升高,且金属制品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致听力损失的风险分级均存在较高风险.结论 我国机械制造业职业性噪声危害形势仍十分严峻,需加强对该行业噪声源的治理,对接触高噪声的劳动者需佩戴护听器,并加大日常的监管.

    机械制造业噪声监测结果听力损失风险评估

    2020-2021年全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粉尘及噪声监测结果分析

    郑晋南张思雨余悦胡伟江...
    30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全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粉尘及噪声浓(强)度,为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和2021年全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中14 818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煤尘、矽尘、水泥粉尘和噪声浓(强)度进行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x2检验等方法比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不同行业中类和企业规模粉尘、噪声的浓(强)度和超标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煤尘、矽尘、水泥粉尘和噪声超标率分别为3.90%、27.23%、15.94%和35.76%.煤尘、矽尘、水泥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53、0.42、0.61 mg/m3,噪声8小时等效A声级或40小时等效A声级中位数为83.1 dB(A).不同行业各因素浓(强)度和超标率普遍存在差异,小微型企业除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50%)外,其他各因素浓(强)度和超标率普遍高于大中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粉尘和噪声浓(强)度超标率较高,特别是小微企业,应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降低劳动者粉尘和噪声接触水平,按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粉尘噪声监测

    煤矿工人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许雪宇薛茂强杨丹杨成新...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煤尘暴露是否会增加煤矿工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风险.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家大型煤矿和1家中型煤矿建立前瞻性队列,并对进入队列的煤矿工人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等临床检查、一般信息的收集和现场煤尘浓度检测,每年行1次甲状腺超声随访,按标准诊断甲状腺结节,采用x2检验探讨暴露组与对照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97人.煤尘暴露组255人,平均工龄和平均年龄分别为(17.6±8.7)年和(41.5±7.8)岁;对照组442人,平均工龄和平均年龄分别为(15.5±9.5)年和(38.4±8.6)岁;暴露组平均接尘浓度为1.05(0.91,1.60)mg/m3.随访结束后煤尘暴露组患甲状腺结节36人,对照组患甲状腺结节37人;在匹配了年龄分组后,煤尘暴露组甲状腺结节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1.85倍(OR=1.85,95%CI:1.123,3.042).结论 煤尘暴露可能是煤矿工人患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企业可针对煤尘暴露工人进行甲状腺重点健康监护.

    煤尘煤矿工人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

    运动康复联合物理治疗对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患者平衡能力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马文娣任丽萍林大伟王成瑞...
    318-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联合物理治疗对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患者平衡能力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确诊的22例氯丙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3例,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肌力练习及平衡训练等.采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静态平衡能力的4项测试时间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t=3.076、2.403、2.696、2.777,P<0.05);"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时间观察组[(7.81±1.561)s]短于对照组[(11.92±3.553)s](t=3.237,P<0.05);Morse 跌倒风险评估总分观察组(14.44±5.833)低于对照组(31.15±12.442)(t=3.734,P<0.05);Barthel指数总分观察组(97.78±2.635)高于对照组(92.31±4.385)(t=3.646,P<0.05).结论 运动康复联合物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预防或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

    氯丙烯中毒运动康复物理治疗平衡能力跌倒

    2020-2022年某地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区献文邓惠玲饶丹姚丁铭...
    322-325,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接触噪声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数据,探讨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方法 选择2020-2022年在同一个体检机构至少进行一次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对象,连续监测和收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对听力损失、血压、心电图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符合要求的观察对象人数:2020年2 528人,2021年2 281人,2022年2 151人.结果 血压偏高检出率由2020年的9.9%上升到2022年的19.4%(x2=90.57,P<0.0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由2020年的19.8%上升到2022年的26.4%(x2=29.11,P<0.01);纯音听阈测试语频听阈异常检出率由2020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9.9%(x2=136.32,P<0.01);高频听阈异常检出率由2020年的30.70%上升到2022年的33.66%(x2=5.02,P<0.05);血压偏高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x2=18.65、20.33、17.34,P均<0.05),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x2=4.91、27.96、9.70,P均<0.05),随着工人年龄的增加,血压偏高和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1 073.02、943.88、895.75、1 058.78、917.09、857.03,P均<0.05).听力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工人的年龄和接触噪声的工龄的增加,工人听力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20.38、37.02、17.55、330.75、239.94、101.52,P<0.05).结论 噪声造成听力损伤、血压偏高、心电图的异常改变随着工人的年龄和接触噪声的工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健康宣教,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血压心电图听力损失

    铅中毒对大鼠肠道菌群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硕王晶李瑞仕韩耀巍...
    326-33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铅中毒对大鼠肠道菌群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为防治铅中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3周龄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每2日腹腔注射1次醋酸铅溶液(30 mg/kg体质量),共14 d.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中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HE染色观察回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闭合小环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含量;16 S rRNA测序检测回肠内容物中菌群相对丰度.结果 铅中毒能改变大鼠肠道上皮细胞形态,降低紧密连接蛋白ZO-1水平,破坏肠黏膜屏障.铅中毒组血清中D-乳酸(396.0±9.9 ng/mL)以及DAO(5.4±0.1 m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乳酸:382.0±7.8 ng/mL,DAO:5.0±0.2 mg/mL,P<0.05).铅中毒能使大鼠菌群多样性下降(P<0.05),同时罗姆布茨菌属、梭菌属、苏黎世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寡源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而大肠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拟杆菌属成为主要特征菌群.结论 铅中毒能够改变破坏肠屏障功能和影响肠道菌群.

    铅中毒大鼠肠道菌群

    北京市73家印刷业企业噪声暴露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分析

    李爱华叶研刘秀峰刘瑞雪...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2022年,根据《北京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监测印刷业企业重点岗位劳动者的噪声强度接触水平,根据《国家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筛选出企业劳动者双耳高频平均听阈的结果信息.听力损失判定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修正值)≥40 dB(A).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检验水准α=0.05.本次研究监测的重点岗位主要有印刷、折页、裁切、胶装、锁线,折页岗的噪声强度中位数最高,为84.3 dB(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3,P<0.01);印刷业听力损失发生率为7.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25岁组比较,≥45岁组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P=0.04,OR=3.18,95%CI:1.01~10.05);与印刷岗位工人比较,折页岗位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P=0.04,OR=2.05,95%CI:1.01~4.16).提示,今后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岗位劳动者的精准宣教,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而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噪声听力损失印刷业北京市

    辽宁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重点行业定期检测报告质量调查

    岳航羽张抒王蕊
    336-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专家评分法,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报告进行初步评审和现场复核评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辽宁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重点行业定期检测报告进行质量调查,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结果显示,本次抽查报告总体平均得分为(75.93±7.92)分,平均优秀率为46.5%;规范性审核结果优秀、合格和不合格报告数量比较,现场采样、测量内容优秀报告数最多,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047,P<0.05);影像证明材料不合格报告数量最多,占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056,P<0.05).不同规模企业检测报告得分及优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89,P>0.05;x2=0.838,P>0.05);不同行业企业检测报告优秀率存在差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非金属矿采选业行业无优秀报告.提示,辽宁省各机构报告质量总体水平较高,但还应持续开展监督和培训,提升机构技术服务能力.

    技术服务机构重点行业定期检测报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