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何志旭

双月刊

2096-8388

gyyxyxb@126.com

0851-6908166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麻素抑制Keap1/Nrf2-泛素-蛋白酶体信号对高糖诱导原代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胡琦兰张明山王银银韦映丽...
    937-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GAS)抑制Keap1/Nrf2-泛素-蛋白酶体信号对高糖诱导原代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40 mmol/L高糖制作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尿病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模型组、GAS低剂量(0.75μmol/L)治疗组、GAS高剂量(1.5μmol/L)治疗组及阳性药(二甲双胍,0.2 mmol/L)治疗组;48 h后取出细胞;利用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外漏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心钠肽(ANP)、脑钠肽(BN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ap1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为进一步研究GAS对蛋白酶体的作用,引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G132治疗组(1.0μmol/L)、GAS治疗组(1.5μmol/L)及MG132与GAS联合治疗组(1.0μmol/L MG132+1.5μmol/L GAS),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Nrf2,Keap1及泛素-蛋白酶体相关蛋白泛素激活酶(UBE1)、人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1(PSMD11)、人蛋白酶体亚基α7(PSMA7)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免疫沉淀法检测泛素化Nrf2的表达.结果 GAS可改善高糖诱导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形态损伤、降低LDH外漏率(P<0.05);模型组细胞中ANP,BNP,Keap1,UBE1、PSMD11,PSMA7与泛素化的Nrf2的表达增加(P<0.05),Nrf2与HO-1的表达降低(P<0.05);给予不同浓度的GAS与阳性药二甲双胍后、可部分逆转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GAS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Nrf2的入核情况,同时GAS与MG132均有效下调模型组细胞中UBE1、PSMD11、PSMA7、Keap1与泛素化的Nrf2的表达(P<0.05),并增加Nrf2的表达(P<0.05),但GAS与MG132联用与单独使用G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S可以改善高糖诱导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Keap1介导Nrf2的泛素化、同时减少Nrf2的降解而抑制蛋白酶体活性.

    天麻素原代大鼠心肌细胞血心钠肽脑钠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高糖

    丹参酮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谭欣余佳骆衡潘卫东...
    947-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酮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 丙醛和吗啉反应得到化合物2与1,4-萘醌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4,用2 mol/L盐酸加热化合物4生成化合物5,通过2-碘酰基苯甲酸氧化得到化合物6,化合物6通过氯甲基化得到化合物7,与目标基团偶联得到丹参酮类似物(TC1~TC8、TE1~TE8、TF1~TF8);以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组,目标化合物作为实验组,观察对宫颈癌细胞Hela、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测试.结果 成功合成24个丹参酮类似物(TC系列8个、TE系列8个及TF系列8个),化学结构经HR-MS、1 H NMR、13 C NMR表征及Scifinder检索均为新化合物,其中TC系列丹参酮类似物对肿瘤细胞有较好抑制作用;丹参酮类似物TC4、TC5、TC6、TC8对宫颈癌细胞Hela、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 3种癌细胞株的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TC4的半数抑制浓度值接近与阳性对照组阿霉素,活性最佳;TE及TF系列丹参酮类似物抗癌活性没有阳性药阿霉素好,但化合物TE2和TF8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硫代化合物TE2活性优于氧代化合物TF8,表明硫取代活性相比氧取代活性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设计合成的TC系列丹参酮类似物对肿瘤细胞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TC4的活性最佳.

    丹参酮类似物胺类1,3,4-噁二唑合成抗肿瘤活性

    绞股蓝总皂苷通过PPAR-γ与Wnt途径影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及部分有效成分预测

    首朝曦张吉涛吴宁谢振欣...
    957-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炎症反应的影响及预测部分绞股蓝有效成分.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or组,)、模型组(Mod组)、辛伐他汀组(Sim组,5 mg/kg灌胃,13周)、绞股蓝总皂苷组(GPs组,160 mg/kg灌胃,13周)、GW9662组(PPAR-γ 抑制剂,10 mg/kg灌胃,13周)及GPs+GW9662组[GPs 160 mg/kg及GW966210 mg/(kg·d),灌胃,13周],其中Nor组普通饮食,其他组予以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以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建模13周后取大鼠血液、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HE切片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组织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中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腹主动脉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Wnt3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腹主动脉PPAR-γ及Wnt3a及β-catenin mRNA表达;利用分子对接初步筛选绞股蓝总皂苷与PPAR-γ 亲和力较高的有效成分.结果 与Nor组比较,Mod组及其他干预组大鼠主动脉切片可见AS特征性病变,其中GW9662组病变明显,辛伐他汀和绞股蓝总皂苷各干预组病变较轻;与Mor组相比,GPs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减少;与Mor组大鼠腹主动脉比较,GPs组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其他非阳性对照干预组均不同程度增高,而Mor组Wnt3a、β-catenin和mRNA表达与Nor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他非阳性对照干预组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GPs组显著降低;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野黄芩苷、胆固醇、菜油甾醇、谷甾醇、3'-甲基鼠李素对PPAR-γ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 绞股蓝总皂苷可能是通过调节PPAR-γ 与Wnt经典途径改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野黄芩苷、胆固醇、菜油甾醇、谷甾醇、3'-甲基鼠李素成分是绞股蓝部分有效成分.

    绞股蓝总皂苷动脉粥样硬化过氧化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Wnt/β-catenin经典途径炎症反应分子对接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荭草花活性成分的PK-PD研究

    杨青波杨兴美向文英郑林...
    96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模型,探讨荭草花提取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体内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其药效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 荭草花药材经水煮醇沉、正丁醇萃取得荭草花提取物;取SD大鼠6只,采用冠脉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术前大鼠灌胃荭草花提取物86 g/kg,3次/d、连续5 d,于末次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0 h、1.5 h、2.0 h、4.0 h、6.0 h、8.0 h、10.0 h、12.0 h、24.0 h、36.0 h及48.0 h经尾静脉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血浆样本中6种活性成分(原儿茶酸、槲皮苷、花旗松素、N-p香豆酰酪胺、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及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的质量浓度,获取各成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浆样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获取效应-时间曲线;通过Winnonlin 6.4软件分别对药物浓度-时间与效应-时间进行拟合,建立PK-PD模型.结果 荭草花提取物中各有效成分均能够较好地与各药效指标拟合,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各成分的PK-PD模型以Sigmoid Emax拟合较优;以LDH、CK-MB及cTn-I为药效指标时,各成分的PK-PD模型以Inhibitory Effect拟合较优.结论 荭草花提取物中的原儿茶酸、槲皮苷、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及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花旗松素、N-p香豆酰酪胺具有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其浓度与药效指标SOD、LDH、CK-MB及cTn-I的水平有相关性.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代动力学荭草花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活性成分药效指标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miR-133a调节TGFβ1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姚雨彤钱宇游赣花何尤夫...
    975-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探索miR-133a在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TGFβ1诱导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加入GBE与细胞模型共培养;使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Mimic和siRNA构建miR-133a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的模型,并使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3a、TGFβ1及TGFβ受体表达.结果 TGFβ1可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活性、提高心肌成纤维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的比例,而GBE则可明显改善TGFβ1造成的相关影响;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模型中,GBE处理或过表达miR-133a均可明显改善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GFβ受体的mRNA水平表达,而在细胞模型中抑制miR-133a表达,则会部分抵消GBE对于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结论 GBE可明显改善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这或与其上调miR-133a并抑制TGFβ受体表达有关.

    银杏叶提取物心肌成纤维细胞心肌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增殖miR-133a

    天麻素抑制铁死亡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损伤及认知功能

    陈婷婷苏杭杨红刘佳...
    982-987,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2 mg/kg),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组、天麻素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通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V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闭塞大脑中动脉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建模后1周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水迷宫实验结束时,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检测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Fe2+的含量,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铁死亡标志性蛋白GPX4和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与阳性药多奈哌齐组的逃避潜伏显著缩短(P<0.05),穿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与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大鼠海马区的MDA与Fe2+的水平降低(P<0.05),GSH的活力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与阳性药多奈哌齐组海马组织中GPX4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COX2显著下调(P<0.05).结论 天麻素可改善V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大鼠海马中Fe2+蓄积,抑制海马细胞铁死亡,保护VaD大鼠海马神经元有关.

    天麻素血管性痴呆铁死亡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环氧化酶2

    Slfn1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刘姿麟肖森桐况春燕
    98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因子1(Slfn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麻醉处死56只雄性SD大鼠,剪取腹主动脉到主动脉弓的血管段、分离中膜组织块体外培养4~5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鉴定平滑肌细胞;感染复数(MOI)为1×102、1×103、1×104浓度Slfn1的重组腺病毒干扰质粒转染VSMCs 48 h,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MOI组VSMCs中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细胞/总细胞的百分比,确定最佳MOI用于后续实验,并分为Slfn1干扰组(用Slfn1的重组腺病毒干扰质粒转染)、Slfn1干扰对照组(用Slfn1的重组腺病毒干扰空载体质粒转染)及空白对照组(用正常血清培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3组Slfn1信使RNA(mRNA)的表达,CCK-8检测VSMCs增殖;提取RNA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并通过R语言分析,寻找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结果 原代培养VSMCs第10~15天时,细胞呈典型的"峰谷"样生长形态,细胞免疫荧光法显示VSMCs胞质内有α-SMA表达,鉴定为VSMCs;Slfn1的重组腺病毒干扰质粒转染VSMCs 48 h后,1×103 MOI组VSMCs中质粒的转染效率高(90%);PCR结果示Slfn1干扰组VSMCs中Slfn1 mRNA表达减少(P<0.05),CCK8结果显示Slfn1干扰组VSMCs增殖增加(P<0.05);用Slfn1重组腺病毒干扰质粒转染VSMCs 48 h,提取RNA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及R语言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中上调基因94个,下调基因181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Slfn1基因可能通过蛋白质糖基化、mRNA监测通路、鞘脂类信号通路等调控VSMCs的增殖.结论 基因干扰VSMCs的Slfn1可促进VSMC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蛋白质糖基化、mRNA监测通路及鞘脂类信号通路等调控有关.

    大鼠,Sprgue-Dawley细胞增殖睡眠因子1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质糖基化

    LncRNA MIAT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靶向调节miR-331-3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马思伟董伟陈思
    997-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物(MIAT)在颅内动脉瘤(I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的IA患者15例为IA组,同期无IA家族史的健康参与者15例为对照组(C组),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MIAT和miR-331-3p水平;体外培养的VSMCs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过表达LncRNA MIAT阴性对照组(oe-NC组)、过表达LncRNA组(oe-MIAT组)、过表达LncRNA+过表达miR-331-3p阴性对照组(oe-MIAT+miR-331-3p-NC组)及过表达LncRNA+过表达miR-331-3p组(oe-MIAT+miR-331-3p mimic组);采用qRT-PCR检测VSMCs中LncRNA MIAT、miR-331-3p表达,MST测定VSMCs 24、48、72 h时的细胞活力(OD值),EdU染色测定VSMCs增殖,AnnexinⅤ/7-AAD双染法测定VSMCs凋亡,Western blot分析VSMCs中Bax、Bcl-2、cleaved-Caspase-3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RNA免疫共沉淀验证LncRNA MIAT、miR-331-3p靶向关系.结果 与C组相比,IA组患者血清LncRNA MIAT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血清miR-331-3p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BC组及oe-NC组相比,oe-MIAT组、oe-MIAT+miR-331-3p-NC组LncRNA MIAT相对表达量、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表达增高,miR-331-3p的相对表达量、24 h、48 h、72 h的OD值、EdU阳性细胞比例、Bcl-2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oe-MIAT+miR-331-3p-mimic组与oe-MIAT+miR-331-3p-NC组、oe-MIAT组相比,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表达下降,miR-331-3p的相对表达量、24 h、48 h、72 h的OD值、EdU阳性细胞比例、Bcl-2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RNA免疫共沉淀表明LncRNA MIAT和miR-331-3p之间存在负向调控.结论 LncRNA MIAT在IA患者血清中高表达,高表达的LncRNA MIAT可通过下调miR-331-3p表达诱导VSMCs过度凋亡、抑制VSMCs增殖,参与IA发生或进展.

    颅内动脉瘤长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物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增殖

    Sall4与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王智勇朱胡琴吴继锋
    1005-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all4和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组织及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all4、viment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中sall4与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logistis回归分析考察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预后风险,Kaplan-Meier法分析sall4阳性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all4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内膜组织和增生子宫内膜组织、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组织和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all4、E-cadherin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χ2=4.286、8.148)、肿瘤组织分化(χ2=6.166、6.834)、肿瘤直径(χ2=4.115、6.074)、FIGO分期(χ2=5.287、6.163)及淋巴结侵犯(χ2=4.473、4.463)有关(P<0.05),而与年龄(χ2=0.051、0.003)无关(P>0.05);vimentin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程、肿瘤组织分化、肿瘤直径及FIGO分期有关(χ2=6.787、7.577、5.370、4.450,P<0.05),而与淋巴结侵犯、年龄无关联(χ2=0.617、0.207,P>0.05);sall4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328,P<0.05),与vimentin表达存在正相关(r=0.396,P<0.01);手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有肿瘤组织分化及浸润程度、淋巴结侵犯、FIGO分期及sall阳性(β=1.662、1.341、2.277、1.895、1.401,P<0.05),sall4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生存率(P<0.05).结论 sall4﹑vimentin及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进展存在关联.

    子宫内膜肿瘤上皮间质转化阳性表达率波形蛋白钙黏蛋白Esall4

    LncRNA KCNQ1OT1靶向miR-9-5p对口腔癌细胞黏附性及活性的影响

    王敏庄志征周胜男王旭欣...
    1011-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Q成员1反向转录物1(LncRNA KCNQ1OT1)靶向miR-9-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黏附性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口腔癌SCC25细胞,分别转染Ln-cRNA KCNQ1OT1阴性对照、LncRNA KCNQ1OT1 siRNA、miR-9-5p阴性对照、miR-9-5p siRNA、LncRNA KC-NQ1OT1 siRNA和miR-9-5p siRNA,分别记为KCNQ1OT1-NC组、KCNQ1OT1组、miR-9-5p-NC组、miR-9-5p组,KCNQ1OT1+miR-9-5p组及口腔癌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的LncRNA KCNQ1OT1及miR-9-5p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OD)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44S及CD44V5蛋白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证实LncRNA KCNQ1OT1与miR-9-5p靶向关系.结果 KCNQ1OT1组LncRNA KC-NQ1OT1水平低于口腔癌组(P<0.05),miR-9-5p组miR-9-5p水平低于口腔癌组(P<0.05);与口腔癌组相比,KCNQ1OT1组、miR-9-5p组、KCNQ1OT1+miR-9-5p组细胞OD值、CD44S及CD44V5蛋白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且以KCNQ1OT1+miR-9-5p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miR-9-5p是Ln-cRNA KCNQ1OT1的靶基因.结论 LncRNA KCNQ1OT1可通过调控miR-9-5p表达从而降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黏附性,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口腔肿瘤长链非编码RNA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Q成员1反向转录物1微小RNA-9-5p细胞黏附性细胞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