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肝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肝脏
肝脏

月刊

1008-1704

ganzang2010@163.com,ganzang@online.sh.cn

021-54483359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沪闵路9585号

肝脏/Journal Chinese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难点分析

    刘周英杜俊张劲松刘东戈...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诊断难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2013年至2022年诊断的6例肝脏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镜下形态多样,高分化血管肉瘤可见肝板萎缩,肝窦内衬覆肿瘤细胞,低分化血管肉瘤细胞异型性较大,需要与其他肉瘤相鉴别,肿瘤细胞均表达血管内皮标记CD31,CD34及ERG等.结论 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综合分析临床及形态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病理诊断.

    血管肉瘤肝脏病理

    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持续应答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的影响

    赵雅琳申川魏梦平赵彩彦...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与利巴韦林(PR)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6年1月以来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为DAAs组和PR组.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均衡两组间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发生率,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369名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中,229(62.1%)例应用PR方案治疗,140(37.9%)例应用DAAs治疗,经倾向性匹配后每组各106例.两组肝细胞癌的4年发生率分别为:7.9%和10.2%,无统计学意义(P=0.070).多因素分析显示:丙肝初治时的年龄(HR=1.093,95%CI:1.007,1.186)、合并糖尿病(HR=9.988,95%CI:2.093,47.662)、肝硬化(HR=9.422,95%CI:1.079,82.250)、基线 AFP 水平≥10 ng/mL(HR=5.683,95%CI:1.100,29.369)以及HCV RNA高水平复制(HR=2.877,95%CI:1.203,6.878)为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获得持续病毒性应答的丙肝患者,肝细胞癌4年发生率无差异.

    慢性丙型肝炎肝细胞癌直接抗病毒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持续病毒学应答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对复发性肝癌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利平于杰李勤英夏艳...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对复发性肝癌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1年9月濮阳市中医医院8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1年生存情况将8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22例)及预后良好组(存活,5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明确影响复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长期疗效的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Child-Pugh分级B级、多发病灶、病灶直径≥3 cm、AFP≥100 ng/mL 的患者分别为 8 例(36.36%)、11 例(50.00%)、10 例(45.45%)、9 例(40.91%),与预后良好组 8 例(13.79%)、12 例(20.69%)、13 例(22.41%)、10 例(17.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性分析,Child-Pugh分级B级、多发病灶、病灶直径≥3 cm、AFP≥100 ng/mL是复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Child-Pugh分级A级、单发病灶、病灶直径<3 cm、AFP<100 ng/mL的复发性肝癌患者来说,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长期疗效更好.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复发性肝癌疗效影响因素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放射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周金锋陈俊杰詹宝滨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放射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SBRT的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发生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组),164例患者为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作多因素分析.观察发生组患者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4周达峰时间、曲线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结果 发生组年龄>50岁、肿瘤直径>5 cm、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分别为86.1%(31/36)、47.2%(17/36)、63.9%(23/36),大于未发生组的 68.3%(112/164)、25.0%(41/164)、35.4%(58/164).白细胞计数为(3.5±1.5)× 109/L,低于未发生组的(5.4±1.7)× 109/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肿瘤直径>5 cm、Child-Pugh分级为C级、白细胞计数减少均为影响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接受SBRT后放射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14、4.968、5.233、5.496,P<0.05).与放疗前相比,放疗2周、4周发生组患者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曲线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接受SBRT后可能出现放射性肝损伤,与高龄、肿瘤直径过大、肝脏储备功能差、白细胞计数减少有关.

    HBV相关肝细胞癌SBRT放射性肝损伤影响因素

    超声造影联合血清AFP、CA199、CA125诊断早期肝癌的价值观察

    诸玮努尔波勒丁晓军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 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确诊的80例早期HCC患者作为HCC组、80例肝脏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的CEUS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检测HCC组和良性组患者的血清AFP、CA199、CA125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分析,分别以金标准诊断结果绘制2×2四格表,计算各种方式单独及联合使用的情况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HCC组患者的单个病灶数目占比87.50%、边界特征不清晰占比30.00%、病灶形态不规则占比26.25%、病灶血供丰富占比26.25%、CEUS 门脉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占比80.00%、CEUS延迟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的患者占比86.25%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上述指各项参数在HCC组和良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实验室检查分析,HCC组患者的血清 AFP(25.91±8.44)μg/L、CA199(41.46±10.20)U/mL、CA125(39.20±11.32)U/mL 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患者的AFP(16.42±6.73)μg/L、CA199(28.74±8.62)U/mL、CA125(27.13±7.57)U/mL(P<0.05);CEUS+AFP+CA125+CA199诊断HCC与肝脏良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82.5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17.50%、阳性预测值为84.44%、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 CEUS+AFP+CA125+CA199诊断早期HCC与肝脏良性肿瘤较各项指标单独应用时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同时保证较好的诊断特异度.

    超声造影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诊断肝细胞癌

    Callispheres-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有效性

    张永红储建华陈国栋
    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Callispheres-TACE术治疗,观察组使用Callispheres-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CA242、CA724]、肿瘤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肿瘤免疫应答因子[CD3+、CD4+、CD8+、CD4+/CD8+]、癌基因[增殖相关基因(C-my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16)、铁凋亡蛋白(Hepcidin)]水平并统计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状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AFP、CA242、CA724水平为(405.12±40.86)μg/L、(6.57±1.02)U/mL、(13.34±3.08)U/mL,低于对照组的(557.56±67.45)μg/L、(9.69±1.63)U/mL、(16.34±3.6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0、12.108、8.377,均 P<0.05).观察组的 bFGF 和 VEGF 水平为(3.64±0.57)、(155.71±15.72)pg/mL,低于对照组的(6.33±0.86)、(221.46±36.3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40、12.320,均 P<0.05).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为(68.31±7.42)%、(44.12±5.13)%、1.58±0.26,高于对照组的(56.43±6.36)%、(36.35±4.20)%、1.25±0.14;观察组的CD8+水平为(21.24±2.01)%,低于对照组的(26.3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5、8.691、11.210、8.288,均 P<0.05).观察组的 C-myc、FGF2 水平为(1.09±0.14)、(1.21±0.25)pg/mL,低于对照组的(6.75±1.22)、(5.78±1.33)pg/mL;观察组的 P16 和 Hepcidin 水平为(11.42±0.83)、(12.95±1.27)pg/mL,高于对照组的(7.45±0.98)、8.42±1.3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0、25.040、22.930、18.130,均 P<0.05).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12个月生存率为(8.12±1.09)个月、(10.35±1.04)个月、72.73%,高于对照组的(6.84±0.87)个月、(8.98±1.43)个月、52.73%(t=6.807、5.823、4.705,均P<0.05).结论 Callispheres-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可能通过抑制病灶生长,改变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失衡,从而延长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生存周期,提高近期疗效.

    肝细胞癌Callispheres-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信迪利单抗生存周期

    胆管癌MR和CT征象分析

    刘翠娥王巍巍冯锐郑增...
    208-210,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胆管癌MR和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方法 收集整理2019年3月—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胆管癌手术切除且于术前1周内行MR或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病例62例,分析各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征象,总结各影像表现的出现率.结果 62例患者中病灶大小介于(0.8~8.9)cm×4.2 cm之间,MR检查病灶表现为T1WI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36例、不均匀1例,T2WI高信号35例、等信号3例、低信号3例、不均匀2例,DWI序列高信号40例,等信号3例,明显强化19例,轻度强化17例,无强化6例,快进快出型强化19例,持续强化24例,延迟强化11例.CT扫描病灶表现为平扫2例病灶为等密度,3例为稍高密度,14例为稍低密度;碘氟醇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12例,显著强化4例,无强化3例;门脉期稍高密度7例,稍低密度7例,高密度4例,等密度1例;延迟期稍高密度10例,稍低密度5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2例.间接征象包括胆管扩张,62例患者中胆管扩张47例,其中枯枝状扩张38例,软藤状扩张3例,枯枝状伴软藤状扩张4例,蚯蚓状扩张2例.结论 病灶延迟强化和持续强化及枯枝状胆管扩张是胆管癌MR和CT扫描典型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胆管癌MRCT胆管扩张

    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

    孙根林王娜娜鲍扬漪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30).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和Caprini量表评估,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组的血小板、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19.4±102.5)× 109/L、(2.9±1.3)mg/L、(9.8±2.6)mg/L,高于未发生组的(302.1±25.6)× 109/L、(1.8±1.2)mg/L、(7.5±1.8)mg/L,发生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为(72.9±8.5)%,低于未发生组的(98.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γ-谷氨酰转移酶、抗凝血酶Ⅲ、Caprini>3分、彩超检查阳性是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77、4.702、5.018、4.797、5.114、4.674、5.038,P<0.05).结论 血小板、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aprini量表、彩超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进展期胆管癌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意义

    血清焦亡蛋白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尚德民何通
    21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焦亡蛋白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期间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急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分为急性肝损伤组和无肝损伤组.入院时采集患者血清并检测焦亡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及Gasdermin-D(GSDMD)的含量;评价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类型,分为高胆红素型、高转氨酶型、高胆红素高转氨酶型;评价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预后,分为死亡和存活.结果 急性肝损伤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1、GSDMD含量分别为(1446.40± 351.11)pg/mL、(8.21±2.04)ng/mL,均高于无肝损伤组的(1021.35±288.32)pg/mL、(6.59±1.57)ng/mL(P<0.05);急性肝损伤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1、GSDMD含量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呈正相关;急性肝损伤组中高胆红素高转氨酶型患者的血清Caspase-1、GSDMD 含量分别为(1906.02±332.32)pg/mL、(9.94±1.97)ng/mL,高于高转氨酶型患者的(1333.77±267.70)pg/mL、(7.74±1.28)ng/mL 和高胆红素型患者的(1318.12±270.93)pg/mL、(7.54±2.04)ng/mL;死亡患者的血清 Caspase-1、GSDMD 含量分别为(1685.37±328.10)pg/mL、(9.76±1.61)ng/mL,高于存活患者的(1275.70±256.33)pg/mL、(7.10 ±1.53)ng/mL(P<0.05);血清Caspase-1、GSDMD含量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高胆红素高转氨酶型具有诊断价值、对死亡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血清焦亡蛋白Caspase-1、GSDMD含量增加,血清Caspase-1、GSDMD对病情及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焦亡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Gasdermin-D预后

    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患儿NK细胞及GGT水平与HCMV DNA的相关性

    张瑜郭轲刘道路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HCMV DN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濉溪县医院收治的150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HCMV DNA水平将患儿分为低载量组(n=52)、中载量组(n=64)、高载量组(n=34),另外选取我院同期5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GGT]及NK细胞水平,分析肝功能指标及NK细胞与HCMV DNA的相关性.结果 4组AST、ALT、ALP、TBA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 组 GGT 分别为(10.28±2.69)U/L、(15.64±3.13)U/L、(18.56± 3.22)U/L、(23.77±4.17)U/L,4 组 NK 细胞分别为(4.87±1.04)%、(6.14±1.15)%、(13.55±2.33)%、(19.84± 3.27)%,GGT、NK 随 HCMV DNA 载量升高而上升(P<0.05);经相关性分析,AST、ALT、ALP、TBA 与 HCMV DNA 无明显相关性(P>0.05),NK细胞、GGT与HCMV DNA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NK细胞及GGT水平与HCMV DNA具有相关性,检测HCMV DNA有助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但无法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巨细胞病毒自然杀伤细胞γ-谷氨酰转肽酶人巨细胞病毒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