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郑洁

双月刊

1671-394X

journal@gzhu.edu.cn

020-39366068

510006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A213信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传"与"回忆录"之辨——基于词源、译介及文化史的考察

    张欣
    12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学者对"自传"与"回忆录"两个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词源上,"回忆录"在西方出现的时间更早,范畴更广.出于对个人主体的尊崇,西方学界早期迅速将"自传"诗学化,将"回忆录"贬斥为次等话语.从译介的角度看,西方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褒贬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学者对二者的认识.在 20 世纪初的现代化转型期,中国学者对自传的认识高度西化,强调自传中主体人格的建构性.20 世纪中后期,随着"后"学的发展,人们打破传统单一的自我观,追求自我的多元表达以及与公共领域的互动.这带来回忆录书写与研究的复兴.梳理"自传"与"回忆录"的中西方文化史,可以厘清这两个概念,系统地审视自我观在中西方公私领域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同时可更深入地挖掘中国独特的传记文学书写经验与理论话语,形成更具有跨文化对话性的诗学命题.

    自传回忆录自我非虚构

    从影像索引到象征系统:符号学纪实理论探赜

    沈钰扉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久以来,以巴赞、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纪实观念基本垄断了学界对于电影纪实理论的理解,而电影纪实的实践则常被限定于纪录片或逼真摹写现实的影片类型当中.事实上,纪实学派之后的结构主义思潮以及符号学并未放弃对电影纪实魔力的理论重释,其惯例系统、幻觉、想象等概念也大都渊源有自.经由米特里、第一符号学乃至第二符号学的改造,电影纪实性观念不断突破早期的概念边界,随技术、思潮之代序而变迁,与不断更新的电影现象相适配.探究该时期影像纪实理论之内核,可以揭示其潜在的思想流变,暴露其局限,补足我们对这段"折跃"式影像纪实观念的理解的缺失.

    纪实性让·米特里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符号学实在界

    "英歌舞源自傩舞"商兑

    柳剑文
    14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歌舞和傩舞是两个不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却因"英歌舞源自傩舞"一说被联系到一起,对该假说进行辨析尤为必要.对"英歌舞源自傩舞"一说的六个证据与论证进行考辨发现其难以成立.英歌舞和傩舞的舞蹈形态相似性极低,舞蹈语言差异显著,不仅主题与舞蹈程式大相径庭,而且其播布区、舞体互异,传播模式均不相同,并且英歌舞中后棚的戏曲和武术表演也不是源自傩舞.由此可见,英歌舞并非源自傩舞.英歌舞的主要渊源是武舞.

    英歌舞傩舞舞蹈生态学武舞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黔地区"给""跟"功能相混现象考察——兼论"跟"表给予的来源

    黄晓雪
    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和"跟"在川黔地区的西南官话中,功能上出现了很多类同现象."跟"不但可以作伴随介词,还可以用作受益者标记、与格标记,甚至给予动词,其功能与官话的"给"相同.语义的多功能演变是导致"给""跟"功能相混的主要原因."给"经历了"给予>受益者>人物方向>伴随""给予>受益者>接受者(动词前)"和"给予>接受者(动词后)"的语义演变;"跟"经历了"伴随>人物方向>受益者>接受者>给予"的语义演变.受益者标记"跟"在川黔地区的使用应是移民带来的,给"跟"演变为引出接受者的介词创造了条件.给予动词"跟"由"N+跟+O+VP"结构中引出接受者的"跟"演变而来.当N 既是给予物又是交付者时,便激活了句子表达"给予"事件的信息,"跟+O+VP"就可由表接受受益的状中结构重新分析为连动结构,"跟"由此逐渐逆语法化为给予动词.

    伴随介词受益者标记与格标记"跟"

    新流行构式"应X尽X"的多角度探析

    汪磊刘忻
    165-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 年以来,"应X尽X"格式在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业已成为一个凝固性很强的构式,其构式义可概括为"主观上认定某些行为是必要的,强调要尽最大的努力全面实现",蕴含着认定义和强调义;在构式压制下,可变项"X"一般为单音节、动词性,并且由于"X"语义信息的简省,"应X尽X"格式具有强语境特点.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应X尽X"是表现型语言模因,社会语境的触发、主流媒体的使用、语言经济原则和网络传播媒介的助力是其成为强势模因并广泛传播的动因.

    应X尽X构式流行语语言模因

    《耶鲁报告》:沃尔夫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文件

    赵奕
    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沃尔夫的研究长期聚焦于"语言相对主义原则",事实上,他建构的是一个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沃尔夫理论体系.佩妮·李 1996 年整理出版的《耶鲁报告》是沃尔夫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文件,也是沃尔夫思想迄今最完整的呈现,涵盖语音、语法、语用等方面.它回应了目前学界对语言相对主义原则的误读和争论,还原了沃尔夫理论体系的架构和内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一,厘清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其二,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语言学分析;其三,其中语言对比与经验切分的关系反映的其实是文化差异与世界图景的关系.

    《耶鲁报告》沃尔夫理论体系基础性文件

    从认识状态看汉语应答语的功能类型

    李若凡
    18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双方在发话前都会对彼此的认识状态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会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相邻对中引发者和应答者对彼此认识状态的评估存在八种逻辑可能性,以此为标准或可为信息寻求和告知序列中汉语应答语的诸多功能类型提供统一的解释维度.研究发现,不同应答形式集中体现了应答者对引发者评估的认可度:在应答者视角下,当双方对彼此认识状态的评估相一致时,应答形式一般比较简单,是无标记的;而当双方评估不一致时,应答形式通常具有更复杂的韵律或句法特征,是有标记的.健康类访谈节目中应答语"对"和"噢"分布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展现出认识权威在应答形式选择中发挥的作用.此外,新的视角还能为应答语得体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切入点.

    互动认识状态评估汉语应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