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封孝伦

季刊

1671-444X

gdxbysb@163.com

0851-5114843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道北段242号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Art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侗寨声音景观与文化旅游的和谐共生——以湖南通道侗族"三月三"大戊梁歌会为例

    颜铁军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历三月三大戊梁歌会是侗族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声音景观概念下的具有鲜明族性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典型案例.侗寨声音景观与 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侗寨声音景观体现出音乐的传统性与表演的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制造的声音景观与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构成和谐共生关系.

    大戊梁歌会侗族音乐声音景观文化旅游和谐共生

    仪式乐舞的文本层次与叙事结构——以青海黄南藏族传统仪式乐舞为例

    王海龙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表着青海黄南传统文化的藏族乐舞仪式"六月会",具有跨族群文化内容和多元审美形态.其各类文本中的程式(巫)和程序细节(礼)成为远古神话的符号.其乐舞文化包含三层叙事结构:精神信仰的濡化叙事,涉及乐的语义表述,依托于仪式中的程式与仪式人来进行;文化形态的情境叙事,涉及乐的语境表述,依托于仪式中以乐器为代表的能指来实现;娱情审美的情感叙事,涉及乐的互文表述,依托于音乐语言、音声、表演与受众的行为交互来完成.

    "六月会"仪式乐舞神话符号文本叙事

    地域生态与文化经验:西南当代艺术的流变与转型

    王蓓蕾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继乡土美术与伤痕美术之后,西南当代艺术形成了具有表现主义特质的"生命流"创作倾向,以一种非理性的个体化的艺术表现偏离和批判了当时的主流艺术和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相继兴起的政治波普、新生代、卡通与图像转向等艺术潮流中,西南当代艺术突破1980年代地域性的局限而构成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有活力的景观.2008年以后,相对落后与边缘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使西南地区艺术家不断出走以寻求发展空间,社会的开放加剧了艺术人才的流动与流失,西南当代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概念更多是一种基于历史延续性的表述而不是基于当下在地性的所指.近年来大量乡村艺术活动与项目的举行形成了新的艺术动向,当代艺术的再乡土化可能成为西南当代艺术的新趋势.

    西南地区当代艺术艺术生态流变与转型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