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林业科技

官国倍

季刊

gygzlykj@163.com

0851-3923760

550005

贵阳市富源南路382号

贵州林业科技/Journal Guizho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道我省林业科研的最新成果、学术动态及学科研究热点为主,为林业生产提供具有本省特色的实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面向省内外林业、农业科研人员,大、中专林业,农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设计单位的科研、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及广大热心于林业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C-MS法分析四种木本油料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差异性

    黄安香姬宁杨守禄王忠伟...
    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木本油料油茶籽、榛子、油用牡丹籽、山桐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及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中检出 11 种脂肪酸组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UFAs)含量为 93.29%,以油酸含量最高,为 87.31%;榛子油中检出 12 种组分,UFAs含量为90.32%,以油酸(47.83%)和亚油酸(36.35%)为主;牡丹籽油测出13 种组分,UFAs含量为91.52%,以油酸(34.46%)、亚油酸(32.93%)和亚麻酸(23.84%)为主;山桐子油检出 11 种脂肪酸组分,UFAs含量为 75.50%,以亚油酸(52.75%)为主要成分,其次为油酸(20.14%).主成分分析获得 3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 89.13%,其中主成分 1(PC1)的贡献率为 58.26%,主要贡献者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碳酸和油酸,主成分 2(PC2)的贡献率为 21.90%,亚油酸为主要的贡献者.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s)(n-6)∶(n-3)比值以山桐子油为最高(39∶1),牡丹籽油 1∶1,油茶籽油和榛子油均为 6∶1,仅油茶籽油和榛子油符合中国营养协会的推荐值(4~6).可见 4 种木本油料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为木本油料油脂加工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木本油料油茶山桐子脂肪酸组成品质评价

    油茶籽贮藏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胡伯凯耿阳阳刘亚娜王纪辉...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油茶籽在不同包装和贮藏条件下的理化指标、微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等的变化规律,研究油茶籽在贮藏期间理化、微营养成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前 60 d,脂肪含量略微上升;角鲨烯及β-谷甾醇含量经贮藏后有所提高,而维生素E的含量变化不大;贮藏期间,种仁的硬度高于茶籽,而弹性则相反.用 4℃真空包装的方式贮藏种仁可以有效减缓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升高,同时保持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在较高水平.

    油茶籽贮藏微营养成分品质变化规律

    黔杉杂种种子园种子杉木良种选育

    石扬文潘震陈波涛张成...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杉杂种种子园种子"是贵州国家杉木良种基地营建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生产的第 3 代杉木良种,旨在充分利用杉木第 2 世代选育优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及亲本优良结实特性,保障生产性种子园高产稳产.应用选育优良组合亲本的交配关联性和固定排列,使用 4 个亲本穗条嫁接营建双系种子园,使用 11 个亲本穗条嫁接营建多系种子园.入园无性系的优良开花结实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及验证,盛产期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种子产量是同期常规种子园的3.9~6.3 倍;5~6 年生自由授粉鲜球果出种率约4.0%,种子发芽率高达49%.营建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仅具有良种生产功能而无育种功能,自由授粉子代优良单株不能选入下一世代育种群体,营建自由授粉子代测定进一步验证良种现实增益并为疏伐改造及良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杉木双系种子园多系种子园良种选育

    狭叶方竹实生苗推广栽培试验研究

    唐秀俊李莉余德会李萍...
    19-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狭叶方竹实生苗栽培的适宜性,为推广栽培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露天和林下两种不同环境进行狭叶方竹实生苗栽培试验,并对实生苗的植苗成活率、出笋数量及其新发竹笋地径大小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种植环境下,狭叶方竹实生苗植苗成活率、出笋数量有显著差异,林下环境植苗成活率高于露天环境,但两种环境植苗成活率均大于 90%,满足造林成活率大于 85%的标准要求;露天环境出笋数量高于林下环境,露天环境单株(丛)出笋数量最多可达 110 株,最少为 15 株;新发竹笋地径大小差异不显著.

    狭叶方竹种植环境实生苗栽培试验

    赣南杉木种子园种子高产型无性系初选

    欧斌崔子佳冯心阳朱江华...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江西省崇义县高坌林场省级杉木良种基地杉木第 2 代种子园 40 个无性系 1a结实差异的研究,进行种子高产型无性系初选,为后期综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种子产量、出籽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母树单株的球果产量、种子产量及出籽率总均值分别为20.87 kg、1.01 kg及 4.52%.其中 63 号无性系球果产量最高,为52.57 kg,高出总均值151.87%;30 号无性系种子产量、出籽率最高,分别为 3.05 kg、6.31%,分别高出总均值 201.98%、39.60%.球果产量、种子产量均与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步筛选出种子产量大于各无性系总均值 20%且出籽率大于总均值的 11 个杉木无性系作为种子高产型无性系.

    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无性系

    国家储备林改培采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张洁王元顶舒德远叶红环...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国家储备林改培采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马尾松大径级用材提供参考.以贵州省东北部石阡县国储林建设地块中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龄林(中龄林、近熟林)、郁闭度(中郁闭度、高郁闭度),实施轻度采伐(LT)(10%~20%)、中度采伐(MT)(21%~30%)和重度采伐(HT)(31%~40%)3 种采伐强度,通过 3a的观测,利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改培采伐强度对马尾松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强度显著影响马尾松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尤其是林龄为中林龄,郁闭度为中郁闭度的林分最为敏感,其年均增长量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采伐强度对于树高的生长促进作用有限.综合比较建议在选择国储林改培地块时,优先选择中龄林中郁闭度、中龄林高郁闭度和近熟林中郁闭度林分,并实施31%~40%的采伐强度.

    国储林改培采伐强度马尾松生长量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郑德谋胡窕余德会李登江...
    35-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分析,旨在研究该竹种的植物区系性质,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雷公山玉山竹群落维管束植物,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 53 科 90 属 132 种,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植物成分较为复杂.53 科可划分为 8 个分布区类型和 3 个变型、90 属可划分为 11 个分布区类型和 3 个变型,科、属植物区系除去世界分布类型,均表现出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占比较高的特点,表明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与温带的双重性质,以热带为主.

    雷公山玉山竹科区系分析属区系分析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马尾松林下3种药用植物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

    姜霞周炳煌袁丛军丁访军...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马尾松林下草珊瑚、华重楼、箭叶淫羊藿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 3 种药用植物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揭示其在林下环境的适应机制,为 3 种药用植物林下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 3年生草珊瑚、华重楼、箭叶淫羊藿,使用Li-6800 测定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3 种药用植物的Pn、Tr、Gs、WUE、Fo、Fm、Fv差异显著(P<0.05),以华重楼最大,且显著高于草珊瑚和箭叶淫羊藿;3种药用植物的Fv/Fm、Fv/Fo、Fv′/Fm′差异不显著(P>0.05);AQY、Rd、Pnmax、LCP、LSP均依次为华重楼>箭叶淫羊藿>草珊瑚;3 种药用植物的qP和φPSⅡ变化趋势一致,随着PAR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NPQ和ETR变化趋势一致,随着PAR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平缓下降的趋势.3 种药用植物在马尾松林下生长均未受到抑制,但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存在差异,表现为华重楼光合作用最强,箭叶淫羊藿次之,草珊瑚较弱.

    林下药用植物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

    贵州思南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黄杉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冯邦贤韦海霞李昌权陈磊...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杉隶属于松科黄杉属,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本研究采取样方法调查分析了贵州思南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4 个黄杉群落样地共记录到维管植物28 科33 属45 种,其中,蕨类植物4 科4 属5 种,裸子植物2 科3 属3 种,被子植物22 科26 属37 种;(2)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生活型,一年生植物所占的比例最低;(3)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层,乔木层郁闭度较大,灌木层种类丰富、结构较复杂,草本层植被数量较少;(4)乔木层中,黄杉重要值比重远大于其他物种,在群落中具有绝对重要的位置;(5)4 个黄杉群落样地的物种丰富度均较低,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3 号样地>4 号样地>2 号样地>1 号样地;(6)黄杉立木径级结构分布型均属于单峰型,群落中幼苗数量少,而群落中麻栎更新良好,可能会对黄杉种群更新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在黄杉种群的未来保护措施中及时清理干扰黄杉种群更新的物种.

    黄杉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紫金牛属植物新纪录

    李茂申敬民陈锐杨成华...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贵州省野生紫金牛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和鉴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贵州省 7 个紫金牛属植物新纪录,分别是细罗伞(Ardisia sinoaustrali)、灰色紫金牛(Ardisia fordii)、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越南紫金牛(Ardisia waitakii)、光萼紫金牛(Ardisia omissa)、肉茎紫金牛(Ardisia carnosicaulis)和狭叶山血丹(Ardisia lindleyana),并对其分布和发现意义进行了叙述分析.

    贵州省紫金牛属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