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松树树种段木栽培茯苓产量对林分郁闭度的响应

    袁丛军令狐克念陈鸿艺刘忠保...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林分郁闭度和不同松树树种段木组合栽培对茯苓产量的影响,为提高茯苓栽培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茯苓为研究对象,选择低、中、高 3种郁闭度林分,分别采用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3种松树段木栽培茯苓,考察松树不同松种与林分郁闭度组合处理茯苓菌核个数、单个鲜重和总鲜重,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树种与林分郁闭度的最佳搭配方案.[结果]湿地松段木栽培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为 0.49%,马尾松和火炬松段木栽培均为 0.26%.湿地松和马尾松段木栽培,中郁闭度林分茯苓单个鲜重和总鲜重显著高于低郁闭度;火炬松段木栽培,高郁闭度林分茯苓总鲜重低于中郁闭度且显著低于低郁闭度.[结论]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 3种松树段木栽培的茯苓综合品质良好,其中,以湿地松段木栽培茯苓的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3种郁闭度林分环境下最佳段木栽培搭配方式:低郁闭度林分+火炬松段木,中/高郁闭度林分+湿地松或马尾松段木.

    茯苓郁闭度林分菌核产量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

    1株草鱼源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倩倩孙悦孙翰昌吴泳江...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养殖患病草鱼组织中分离致病菌,为预防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患病草鱼肠中分离得到 1株菌CQWL0012,进行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性、培养特征、生化特征、16SrDNA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结果]CQWL0012为两末端钝圆的短杆革兰氏阴性菌,菌落表现为浅黄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略凸、边缘整齐;16SrDNA阳性产物序列长度为 1 422 bp,与温和气单胞菌相似率达99.85%;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等生理生化试验阳性,符合气单胞菌属的生理生化特征,确定该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对草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 为 106.73.该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磷霉素、氯霉素、氨曲南、环丙沙星等 13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引起草鱼患病的菌株CQWL0012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等常见抗生素高度敏感.

    草鱼温和气单胞菌分离鉴定16SrDNA药敏试验

    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的饲料效率研究

    王安皆周丽霞华丽峰宋洪燕...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人工饲料饲育家蚕 5龄期饲料效率与全龄桑叶育间的差异,为家蚕人工饲料的改进和饲育技术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CK),研究家蚕 5龄期不同饲育方式[1~5龄饲料育(5龄饲料育)、1~4龄饲料育 5龄桑叶育(5龄桑叶育)]饲料效率间的差异.[结果]5龄饲料育家蚕第 3天、第 4天、第 5天蚕体质量增量高于CK,第 2天、第 3天、第 4天、第 6天消化量低于CK,第2天、第 3天、第 4天、第 5天体质转化率高于CK.5龄饲料育和 5龄桑叶育的全茧转化效率、全茧生产效率、茧层转化效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均低于CK,5龄饲料育较CK分别低 0.53百分点、0.10百分点、0.25百分点和0.08百分点,5龄桑叶育较CK分别低 0.38百分点、0.14百分点、0.14百分点和 0.06百分点;与 5龄桑叶育相比,5龄饲料育除全茧生产效率高 0.04百分点外,全茧转化效率、茧层转化效率、茧层生产效率分别低 0.15百分点、0.11百分点和 0.02百分点.[结论]全龄人工饲料育家蚕 5龄期饲料效率低于全龄桑叶育,人工饲料饲育家蚕在饲料效率方面与全龄桑叶育有一定差距.

    家蚕人工饲料饲料效率体质转化率茧质成绩

    鲍尔斯黄金薹草和奶油玉带草的叶片结构与生理特性研究

    许红娟张朝君杨澜杜致辉...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莎草科薹草属鲍尔斯黄金薹草(Carex riparia'Bowles Golden')和禾本科虉草属奶油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picta)2种观赏草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为研究其在不同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LI-3000C叶面积仪测定观赏草形态指标,95%乙醇提取法测定其叶绿素,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蛋白浓度,采用试剂盒测定其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石蜡切片法测定叶片解剖结构并进行分析.[结果]鲍尔斯黄金薹草与奶油玉带草在叶长、叶宽、株高形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者冠幅生长相近.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MDA含量生理特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鲍尔斯黄金薹草MDA含量较奶油玉带草高 80.92%,而两者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叶片解剖结构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鲍尔斯黄金薹草叶横切面为大V字形,奶油玉带草呈扁宽U字形,鲍尔斯黄金薹草上下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叶片紧密度(CTR)和栅栏系数(CP)比值较高,上下表皮角质层较厚,均有气孔分布;奶油玉带草含有较多的海绵薄壁组织,叶片疏松度(SR)值较高,叶肉细胞内气腔体积较小,叶肉含有叶绿体和白色体,与植物的叶表面绿白条纹及黄绿条纹相对应,维管束鞘细胞内层鞘细胞内切向壁加厚,外层细胞为大型薄壁细胞,内部无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两层,为典型的C3 植物.[结论]鲍尔斯黄金薹草与奶油玉带草 2种观赏草的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差异显著,鲍尔斯黄金薹草较奶油玉带草适应性更强,鲍尔斯黄金薹草能适应干旱环境和半湿生环境,且具有耐寒性,对热带和高寒草原有适应性;奶油玉带草能适应较耐阴环境,园林景观配置中可考虑种植在乔灌木下耐阴环境中.

    观赏草鲍尔斯黄金薹草奶油玉带草叶片解剖结构生理特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营养素对油茶产量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张念念龙和煦王丽朱秀娥...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生长调节剂与营养素对油茶产量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为减少油茶落果率及提高油茶产量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 8年生油茶品种长林 4号为研究对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喷施6种不同营养素(ABT活力素、双吉尔-GGR6、高美施和保果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和爱多收)对油茶坐果率、保果率、产量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喷施营养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的坐果率、保果率、果实性状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高美施油茶坐果率提高 15.4%,差异显著(P<0.05);喷施保果素油茶末期保果率提高 41.44%,单株产量提高 42.6%,单果籽粒重增长 23.03%,出籽率提高 21.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ABT活力素、双吉尔-GGR6、高美施、芸苔素、爱多收和保果素 6种营养元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生长期叶面喷施保果素能显著提高油茶保果率、产量、出籽率,保果素适宜在油茶生产中推广应用.

    油茶生长调节剂营养元素坐果率保果率产量果实性状

    基于转录组分析鉴定半夏叶片机械损伤应答基因

    陈宏宇李伟忠梁春波梁彦涛...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半夏叶片在机械损伤胁迫应答方面的基因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半夏胁迫应答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半夏在机械损伤胁迫下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比较分析基因表达与调控通路.[结果]从 3个组织共获得 246 711个单基因(Unigene),其中 117 798个基因在Nr、COG等 4个数据库中获得注释.剪切型机械损伤和针刺型机械损伤分别识别 7 895个和 22 972个应答基因.在应答基因中,发现多个机械损伤胁迫的基因成员.[结论]半夏机械损伤应答过程可能与防御应答、损伤应答和叶绿体类囊体膜等多个过程有关.

    半夏转录组机械损伤基因

    方竹笋不同干燥方式的最适干燥模型及其对笋干外观品质的影响

    张洪礼曾玫桂刘敏姚九妹...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干燥方式对方竹笋干制品(笋干)外观综合品质的影响,为方竹笋的干燥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方竹笋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干燥、红外干燥、低温真空冷冻干燥 5种干燥方式制备方竹笋干制品,运用热风干燥Slogistic1模型、远红外干燥Cubic模型等 6 种常用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对 5种干燥方式下方竹笋干燥曲线进行拟合,筛选各种干燥方式的最适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干燥方式方竹笋干的色泽、复水比、褐变度及复水后外观品质.[结果]热风干燥Slogistic1模型、远红外干燥Cubic模型、低温真空冷冻干燥Slogistic1模型、真空干燥Cubic模型、红外干燥Cubic模型等 5种干燥模型的R2(决定系数)均在 0.98以上,能较好反映相应干燥方式水分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相应干燥方式的最适数学模型.干燥后方竹笋干制品褐变度以远红外干燥处理最低,为 0.16;复水率以低温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最高,为 12.14;色差值以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最低,为 18.22,最接近鲜笋色泽;外观品质以低温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最优,其次是热风干燥.[结论]从经济价值与产品(方竹笋干制品)复水后外观品质综合分析,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为方竹笋最佳干燥方式.

    方竹笋笋干干燥色泽动力学特征外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