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蔗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安玉兴

双月刊

1005-9695

sugarprc@21cn.com

020-84168724

510316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甘蔗糖业/Journal Sugarcane and Canesuga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糖业协会、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和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制糖行业中创刊最早,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甘蔗制糖行业内唯一的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曾获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甘蔗品种第13轮区试金光点新植试验初报

    李添文覃莉淳李廷化谭建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在金光农场对来自广西、云南、福建和广东等省区的14个甘蔗新品种进行新植区试试验.结果 表明:参试品种均表现较好的农艺性状,柳城09-15、福农09-6201、粤甘49号和中蔗1号显示出高产高糖的特性,柳城09-15蔗茎产量和产糖量最高,分别达到118.4 t/hm2和17.11 t/hm2,福农11-2907、福农08-3214平均蔗糖分最高分别达到15.08%和14.89%,除了中糖1202黑穗病发生较严重和闽糖11610梢腐病发生较严重外,其它品种未见发生较为严重的黑穗病、梢腐病、锈病为害.

    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新植

    新品种粤糖03-373蔗产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刘福业吴文龙周仁强文明富...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早熟高糖新品种粤糖03-373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都呈极显著相关,与有效茎数关系最为密切;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3个因素对蔗茎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8713+1.5497x1+5.8990x2-395.4294x3(R=0.9672**).有效茎数和茎长是粤糖03-373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该品种属于茎数型品种,栽培上应发挥其茎数优势,兼顾茎长(株高),达到增产目的.

    粤糖03-373产量性状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甘蔗施用酵母有机肥的效应试验研究初报

    晏祥玉杨光琴杨洪岂杨梅...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年进行新宿甘蔗施用酵母有机肥不同施用量的小区试验和不同品种、新植和宿根大区同田对比示范.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酵母有机肥可提高甘蔗产量及蔗糖分,以施酵母有机肥1200 kg/hm2时,蔗茎产量、蔗糖分最高,与对照比较,新植蔗增产7995 kg/hm2、增5.74%,宿根蔗增产18945 kg/hm2、增17.52%,2年新宿平均增产13470 kg/hm2、增10.88%;新植蔗糖分提高0.37个百分点,宿根蔗糖分提高0.12个百分点,新宿平均蔗糖分提高0.25个百分点.大区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酵母有机肥1200 kg/hm2新宿平均蔗茎产量为126443 kg/hm2、增10.99%,平均蔗糖分为15.6%、较对照(15.28%)提高0.32个百分点.甘蔗生产施用酵母有机肥以1200 kg/hm2为主,新植分2次施(底肥600 kg/hm2+追肥600 kg/hm2)、宿根大培土时作追肥一次性施用.酵母有机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及农田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应把酵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本文旨在为酵母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甘蔗酵母有机肥产量蔗糖分

    粤西蔗区无人机喷施甘蔗增糖剂应用研究

    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喻建刚...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粤西蔗区以粤糖61号(粤糖03-373)和粤甘50号(粤糖08-776)甘蔗品种为材料,通过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不同甘蔗增糖剂(自主开发的增糖剂1、增糖剂2、增糖剂3,以及商业产品乙烯利和草甘膦)及清水作为对照,研究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增糖剂对2个甘蔗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蔗糖分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其中,增糖剂3的增糖效果最好,2个品种甘蔗在喷施增糖剂3后20、40和60天时的平均蔗糖分比清水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0.70、0.84和0.63个百分点(绝对值),以喷施后40天左右收获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以为无人机喷施甘蔗增糖剂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甘蔗增糖剂无人机叶面喷施蔗糖分

    植保无人机在甘蔗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效果

    蔺乔仙杨世常夏银果张念滇...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甘蔗生长后期植株高大,存在手工操作难、作业效率低、喷药风险大的问题,为探索植保无人机在甘蔗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效果,2018年在云南陇川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 表明,在甘蔗根施农药防治的基础上,在蓟马大发生期,选用植保无人机喷33%氯氟·吡虫啉SC 240 mL/hm2对甘蔗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与防治前相比,相对防效为83.5%,与根施70%噻虫嗪ZF 240 mL/hm2相比,相对防效为67.6%;在甘蔗螟虫蛀茎危害初期,选用植保无人机喷40%氯虫·噻虫嗪WG 240 g/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与根施4%吡虫·毒死蜱GR 30 kg/hm2相比,对螟害株率的相对防效91.2%,对螟害节率的相对防效为96.1%,与根施2%吡虫啉GR+0.4%氯虫苯甲酰胺GR 30 kg/hm2+30 kg/hm2相比,对螟害株率的相对防效52.0%,对螟害节率的相对防效53.8%.说明植保无人机进行甘蔗害虫防治上具有作业效率高、对甘蔗安全和防效好的优势.

    甘蔗无人机防治害虫

    2018/19年榨季我国食糖消费形势分析与2019/20年榨季展望

    刘晓雪王新超周靖昀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19年榨季我国食糖期货、现货价格在产不足需的基本面驱动下呈趋势性走高态势,储备糖政策、走私糖入境等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影响减弱,2018/19年榨季食糖消费更多受国内经济环境、食品工业发展、淀粉糖替代影响,整体消费量稳中有降.本文结合人口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含糖食品产量、食糖产业供需数据等分析了2018/19年榨季我国食糖消费形势,并对2019/20年榨季食糖消费情况进行展望.

    食糖消费食品工业月度平衡关系甜味剂替代消费估计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糖业中的应用

    张茹杨津听汤晏文周川...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也在往广域化、高电压大电流化、高功率化、高功率密度化方向发展,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就以其优异的绝缘性和灭弧性能应运而生了.论文阐述了FBX型N2或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结构和特点;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了生产FBX型N2或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和装配方法;对N2或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生产环节和测试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实践;阐述了FBX型开关设备在糖业中的应用.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关键技术糖业应用绝缘性能

    甘蔗糖厂热力系统节能改造工程技术

    杨伟红梁益宇黄珍黄上辽...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甘蔗糖厂传统蒸发系统存在问题及热力方案节能潜力,对热力方案进行优化并提出技改实施方案,减少蒸发末效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减少制糖一次蒸汽消耗量.本文以某糖厂节能技改为例,提出节能技术改造方案.通过采用低真空蒸发热力方案,提高各效汁汽压力,使蒸发系统各效汁汽抽取尽量推后;增加物料加热级数及用汽种类,Ⅴ效汁汽用于混合汁加热,回收利用汽凝水预热混合汁;提升供煮糖的Ⅲ效汁汽温度等节能措施,达到了降低全厂耗汽的目的.

    热力系统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黑糖中总砷的不确定度评定

    钟宏星陆剑华肖鑫欧健铭...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黑糖中总砷的测定.找出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最终给出该法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黑糖总砷不确定度

    澜沧县甘蔗糖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杨绍林李茅苗段明雄李如丹...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澜沧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甘蔗产业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向东南亚国家辐射的蔗糖产业“双高”基地建设区,也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旱坡地蔗区.2018/19年榨季,云南澜沧甘蔗总面积为19313 hm2,入榨量为999700 t,蔗糖分达到13.84%,出糖率为11.9%;2019/20年榨季,澜沧蔗区种植面积为19660 hm2,高优良种推广面积18880 hm2,产业覆盖20个乡镇,蔗农2.9万户(约11.01万余人).但澜沧蔗糖产业发展还存在生产条件差、品种单一、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蔗糖产业发展.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糖料基地建设、加快甘蔗新一代良种良法、建立现代化甘蔗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等对策,旨在深入推进我省高原特色现代甘蔗产业发展,进一步研究开发甘蔗生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进而为蔗农增产增收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甘蔗糖业发展现状糖料基地建设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