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蔗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安玉兴

双月刊

1005-9695

sugarprc@21cn.com

020-84168724

510316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甘蔗糖业/Journal Sugarcane and Canesuga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糖业协会、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和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制糖行业中创刊最早,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甘蔗制糖行业内唯一的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曾获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省甘蔗种质资源农艺性状比较初评

    吕达肖祎陈道德吴银明...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四川省甘蔗种质资源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初评,为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精准评价和杂交利用提供参考.基于小区试验,在成熟期选择测量株高、茎径、锤度、单茎重和有效茎数等重要农艺性状,对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23份国内外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新植,结果显示,四川主栽果蔗品种仍以川蔗26号、川蔗23号、川蔗14号、川蔗8号、川蔗3号、川引04-2等品种为主,且各地区有差异,具有本地特色品种.

    甘蔗种质资源农艺性状

    广西宿根甘蔗黄化病现状及病因分析

    罗霆吴建明邓宇驰翁梦苓...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宿根黄化病是近10余年发现的一种无病原菌感染的生理性病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逐渐成为影响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见广西发生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对其病因存在多种解释,但尚未明确,也未找到高效的复绿措施解决生产上日益严重的黄化病情.本研究开展了广西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现状调查,对发病点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连作和轮作情况及病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早日实现甘蔗宿根黄化病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甘蔗宿根黄化病土壤性质病因分析防控措施

    蔗糖水解制取结晶果糖技术研究

    胡瑞云王智能杨柳杨婷...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制糖产业的综合效益,以白砂糖为原料开发附加值更高的结晶果糖,探讨用蔗糖原料制取高纯度结晶果糖的最优工艺方法.实验以高浓度蔗糖液(55%w/w)为原料,食品酸味剂柠檬酸为水解剂,通过蔗糖水解、脱色、阴阳离子树脂除盐,以钙型树脂分离、纯化果葡糖液,在常温下得到结晶果糖和结晶葡萄糖.实验优化蔗糖最佳水解工艺条件: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4.0 h,柠檬酸用量0.50%,蔗糖水解率为100%;果糖结晶工艺条件:在水-乙醇比例为1:4的体系下,果糖纯度88%以上、糖膏固形物含量87°Bx以上、晶种用量为糖膏总量5%、养晶时间48 h,果糖结晶率达到56.34%;葡萄糖结晶工艺条件:在水-乙醇比例为1:2的体系下,葡萄糖纯度65%以上、糖膏固形物含量83°Bx以上、晶种用量为糖膏总量5%、养晶时间48 h,葡萄糖结晶率达到63.27%.实验选择高浓度蔗糖液水解及常温下结晶的方式,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将纯度65%以上的葡萄糖液直接结晶分离,使母液中果糖纯度从33.3%提升至60.2%,起到了分离纯化果糖液的效果,有效减轻果葡糖液的分离负荷.

    蔗糖果糖葡萄糖水解分离结晶

    赤砂糖中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郑冰仪谢斯铭张晶张志强...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B 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中蒸馏法对赤砂糖中二氧化硫进行测定,分析该方法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测定赤砂糖中二氧化硫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和重复性测量,当二氧化硫含量为0.053 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4 g/kg(k=2),测试结果表示为:0.053 g/kg±0.0034 g/kg,k=2,P=95%.

    赤砂糖二氧化硫不确定度

    论糖蜜稀释对煮糖的影响

    杨波潘煜再曾师覃伟恒...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蜜稀释在制糖企业生产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稀释的好坏程度关系到糖膏煮制的结晶率和结晶速度的提升,是制糖企业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强化糖蜜稀释工作,进行不同的实验对比分析糖蜜稀释对乙、丙糖膏结晶率、煮炼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论述重视糖蜜稀释工作的重要性.

    煮糖糖蜜稀释收回

    蔗渣生物质颗粒发展前景分析

    张思聪王健徐光辉王宝...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以蔗渣为原料制备生物质颗粒的相关内容,从原料优势、生产工序、产品利润及生产问题解决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总结了蔗渣生物质颗粒从生产到应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热值和结焦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蔗渣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将蔗渣制备成生物质颗粒,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蔗渣过剩问题,缓解环境压力,增加糖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区域化协调,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甘蔗糖业蔗渣生物质颗粒

    我国糖浆进口激增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刘晓雪王慧娟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我国糖浆进口激增引起行业普遍关注.2020年我国糖浆进口为107.96万t,是去年同期的6.46倍.2017年糖浆进口来源国以澳大利亚、智利、马来西亚为主,2020年转为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为主.糖浆进口激增的直接原因是可以合法"避税",进口成本低于食糖,有明显的进口利润,还可以规避食糖进口政策管理.糖浆进口对食糖产业带来了3方面影响:一是糖浆进口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糖供需形势的重要变量,是我国食糖产业不稳因素;二是糖浆进口常态化且日趋扩大,不利于公平贸易格局,"仿效"行为将侵蚀现有食糖进口政策和糖料产业扶持政策效果;三是如果糖浆进口不实行管理政策,长期有可能改变全球食糖贸易流.进而提出对糖浆从糖管理、实行糖浆进口保障措施、糖水溶液不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原产地标准、建议合理计税、加强进口动态监测等对策建议.

    食糖糖浆进口关税公平贸易果葡糖浆保障措施

    我国食糖产业发展特点、问题与2021年发展趋势

    刘晓雪刘宇轩白晨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20年榨季糖业发展呈"产减需降、销糖放慢、进口糖增长、糖浆进口激增"特征.2020年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整体以下跌为主,呈下滑、小幅反弹后持续低位震荡;洲际交易所原糖价格大起大落,年内最大波幅达70%,呈上涨、快速下跌、大涨态势;糖农收入稳定、糖企扭亏略盈,然而糖业发展不稳.2020/21年榨季预计国际市场供给短缺350万~380万t,国内糖市"产稳需增",然而,2020年进口糖和进口糖浆快速增加,我国进口糖和进口糖浆折糖合计为600万t,明显超过产需缺口,库存累积、糖企亏损风险加大,稳糖业产能遭遇进口冲击,进口糖和糖浆政策成为产业关注焦点.此外,糖业发展还面临甘蔗机收水平低、甜菜种子加工技术制约自育品种推广、蔗区灾害频发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性提出了确保食糖有序进口、完善多层次的风险管理机制、适时优化糖料区域布局等8条建议.

    食糖产需形势进口糖进口糖浆食糖价格风险管理

    "互联网+"与果蔗产业产品营销的有机融合分析

    戴文娟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产品营销"是果蔗产业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推动果蔗产业、食品产业等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文章通过厘清"互联网+产品营销"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结合果蔗相关产品营销的基本模式与现实困境,提出了适合当前与未来我国果蔗产业产品网络营销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该文章旨在推动果蔗产业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和完善,推动果蔗产业以及相关食品产业等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果蔗农业果蔗产业产品营销

    双创视角下蔗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杨博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国广西等部分省区糖企开展二次创业以来,对从事相关产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文章认为,高校是培养蔗糖产业综合型人才的根本,基于双创视角开展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协同培养,能够从创新发展甘蔗生产技术、发展多样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制糖工艺等入手,为我国蔗糖产业发展提供管理、技术等方面复合型人才,解决当前我国蔗糖产业种植、生产技术落后,糖业深加工产业链短等问题.本文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对蔗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进行研究,构建了一种适合未来我国蔗糖产业需求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甘蔗制糖双创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