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蔗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安玉兴

双月刊

1005-9695

sugarprc@21cn.com

020-84168724

510316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甘蔗糖业/Journal Sugarcane and Canesuga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糖业协会、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和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制糖行业中创刊最早,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甘蔗制糖行业内唯一的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曾获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aO型土壤调理剂对蔗地pH调节效果及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吴凯朝徐林覃兴云李育鹏...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CaO型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对酸化蔗地的调节效果及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蔗地土壤提供科学依据,在广西扶绥县常年连作的新植甘蔗地,设置CaO型土壤调理剂0(CK)、1500(A)、2250(B)和3000 kg/hm2(C)4个施用量水平,调查不同时期蔗地土壤pH和甘蔗株高、茎径及收获期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与CK比较,A、B和C处理的蔗地土壤pH分别提高达到0.74、0.80和0.90,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甘蔗施用CaO型土壤调理剂后,对株高、茎径有促进效应,特别是B处理在2019年7月17日、8月6日、9月18日和2020年1月12日的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1.9、30.2、22.7和27.4 cm,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CaO型土壤调理剂对甘蔗蔗糖分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蔗糖分可增加0.51%~0.65%(绝对值),蔗茎产量增加达7.80~9.15 t/hm2.CaO型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提高蔗地土壤pH,促进甘蔗生长,以2250 kg/hm2施用量较适合.本研究试验结果为CaO型土壤调理剂在土壤酸化蔗区合理施用提供技术参考.

    甘蔗土壤调理剂CaOpH蔗地酸化

    甘蔗光合自养生根假植苗生长与日叠加气温的关系研究

    廖韦卫唐利球陈海生何为中...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的试管苗生根方法,本文在配方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日叠加气温对不同配方处理的甘蔗光合自养生根试管苗的影响,尝试通过模型方程直观反应出日叠加气温对甘蔗试管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处理过的甘蔗试管苗具有较好的瓶外生根能力,后期生根率普遍达到70%以上,而CK仅有23%的生根率,差异明显.通过气象数据与生根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日叠加气温对各处理的生根率相关度达到了0.733,相关性较强.2018年6月7~16日近9日内,气温变化较为平稳,这种平稳体现在甘蔗生根率的不断爬升,进而能得出较为合适的数学模型.因此可以对处理-日叠加气温-生根率进行分析,得出了方程为Y=-0.065857x+0.000069z-0.247371,其中甘蔗自养生根假植苗生根率与自养生根配方中的IBA浓度呈负相关,与NAA浓度呈正相关,与日叠加气温呈正相关.

    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技术日叠加气温模型

    关于影响检测食糖中螨的相关因素的探讨

    苏俊婷刘学文罗炜诗彭子慧...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照国家标准GB 13104-2014探讨影响螨的检出率的相关因素,为改进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提供参考数据,以添加实验室饲养的一定数量的螨充分混匀后的白砂糖为研究对象,比较静置时间、水的温度和溶解方式对螨的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置时间为5、10和15 min对螨的检出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温度的水对螨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4℃水温的螨检出率最高,50和80℃水温的螨检出率最低,25、30和40℃水温的螨检出率间没有显著差异;采用磁力搅拌溶解方式的螨检出率显著高于采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方式(P<0.05).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GB 13104-2014标准的优化提供参考数据及实践基础.

    漂浮法静置时间水温溶解方式食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糖中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

    庞扬海甄振鹏高裕锋黄敏兴...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食糖中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食糖样品经乙醇充分提取,经PCX柱富集净化,氮吹干洗脱液,用乙腈-水(V/V=9/1)复溶,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以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CQUITY UPLC BEN HILIC柱(1.7μm,100 mm×2.1 mm)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4,检出限分别为0.07和1.07μg/kg,定量限分别为0.24和3.57μg/kg.在5.0、10.0、15.0μg/kg的加标水平下,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平均回收率在81.2%~9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5.1%(n=6)之间.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食糖中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残留量测定.

    食糖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糖与代糖的博弈及发展趋势分析

    陆婉瑶赵芸张思聪王健...
    8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范围对含糖食品的管控和人们对减少添加糖摄入观念的提升促进了低糖、代糖产品的发展.该文阐述了全球减糖政策,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相关甜味剂的使用情况.根据中国食糖产业市场现状提出了发展方向建议,并分析了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存在的问题及研发需求,以及代糖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减糖代糖甜味剂发展趋势

    食品防护和食品欺诈防御的实践探索

    覃艺丹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食糖生产企业食品防护和预防食品欺诈的实践效果.针对食糖生产特点,开展食品防护威胁评估和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识别威胁风险因素和欺诈脆弱因素,策划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包括针对一般风险等级的因素制定基础防御措施;薄弱环节实施技术改造项目,以机械化操作减少劳动用工,提升技防设施和设备;建立并定期进行食品防护应急预案演练等.防御体系实践效果总体可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食品受到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的故意掺假、污染或蓄意破坏的风险,影响因素逐一排除并取得一定效果,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满足策划的要求和法律法规、顾客的要求.开展食品防护和预防食品欺诈,可有效降低故意掺假/污染或蓄意破坏的风险,帮助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食品防护食品欺诈防御体系食品安全

    基于甘蔗产业链的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生态旅游村建设研究

    韩喜红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甘蔗产业链构建生态旅游村,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拓展蔗农盈利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根据我国广西扶绥县甘蔗产业链发展现状,在分析其他地区构建生态旅游村所用模式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建设生态旅游村落的可行性进行展望,在以全面优化该地区生态旅游村建设现存问题为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地区甘蔗产业链发展的生态旅游村建设模式.旨在促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甘蔗农业全面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思路.

    甘蔗产业链循环经济生态旅游污染治理

    广西特色食品标准技术研究

    李文奇林华段玉林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对2016版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进行修订的背景和修订思路.标准通过取消浸泡型螺蛳粉,保留水煮型螺蛳粉的方式解决了原地标与国标GB 17400存在冲突的问题;通过将原地标水分由16%修改为14%,达到降低干制米粉霉变率,提高柳州螺蛳粉产品合格率的目的;通过限制肉制品、蛋制品和水产制品净含量不超过主要原料螺蛳汤料包的前提下,修订了原地标不允许这类配料包与其他配料包混合后整体做为半固体复合调味料执行地标安全限量的规定;同时依据GB 31644的规定取消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卫生指示菌指标,使修订后的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更贴近生产实际,在不降低标准安全性水平的前提下提高了检验时效,降低了产品检验成本.

    螺蛳粉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修订

    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兼容视域下糖料蔗跨区收购政策研究

    胡少波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新形势下广西地区糖料蔗开展跨区收购政策的先进性、合理性等;通过对广西地区糖料蔗原有划区收购政策在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兼容视域下的局限性和缺陷进行剖析,与之对比糖料蔗跨区收购政策,得出糖料蔗开展跨区收购的优势与前瞻性;在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兼容视域下开展糖料蔗跨区收购,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蔗农种植糖料蔗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收入,有利于蔗糖市场整体发展,同时也是未来我国糖料蔗市场化的重要发展思路之一.

    产业政策反垄断法划区收购跨区收购

    我国白糖市场多糖源竞争格局及影响分析

    刘芷妍黄宋艺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糖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内白糖价格的权威风向标,标准化期货合约实质上对应的是现货市场上多种糖源竞争博弈的基本面.2020年,随着食糖进口政策的转变、糖浆进口意外增加等因素变化,国内糖市供给侧发生较大改变,本文分析了我国白糖现货市场多糖源竞争的格局演变及影响,以期对白糖市场研究和投资提供思路参考.

    白糖糖源食糖进口关税糖浆进口制糖成本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