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耕作与栽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耕作与栽培
耕作与栽培

熊玉唐

双月刊

1008-2239

gzzp@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3650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耕作与栽培/Journal Culture with Plant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方性农业科普刊物。以应用为主,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和造就农业科技人才,探讨和研究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重大技术改革,力争农业高产、稳产、高效率低消耗,新的栽培技术研究报告,典型经验总结,试验研究报告,科技成果,专题讲座,知识介绍,工作方法和有关论文,译文,国内外农业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药混用包衣小麦的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胡琦娟颜瑞莉霍瑞陈晓枫...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 200 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 种子处理水分散粒剂(简称KN-03)和 23%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简称 23%IRP)混用包衣对小麦幼苗长势、纹枯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为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药联合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种子包衣法于河南博爱县、温县两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KN-03 和 23%IRP混用对小麦安全性较好,有效提升小麦苗期长势和最终产量;混用包衣处理后纹枯病病株率为 12.3%~15.5%,远低于 3%戊唑醇·吡虫啉(28.4%~41.3%)和单独 23%IRP(41.8%~50%)包衣处理.KN-03 和 23%IRP混用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有利于小麦高产.

    微生物菌剂种子包衣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

    富锌农产品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马明王书言黄向东王晓波...
    53-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对人体生长发育、代谢、免疫、生殖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人体对富锌农产品中锌的吸收利用率高,对药品和添加强化食品中锌的吸收利用率低且不安全.富锌农产品的检测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但多为全量检测,锌形态检测方法不多.本文就锌的作用、形态和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对锌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括分析,对未来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多元螯合提取,液相色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LC-FAAS)联用检测的设想.

    富锌农产品形态分析多元螯合提取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罗永露陈天青隋建枢吴文强...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为发掘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和抗性基因,本研究分别从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影响因素分析、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风险评估、小麦赤霉病预测研究进展、小麦赤霉病相关基因克隆研究和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等方面总结归纳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手段,为田间小麦霉病防治提供指导.

    小麦赤霉病基因

    中药火麻仁基原植物大麻中大麻素药理作用与开发应用性研究

    徐姣孔令阳闫嵩马伟...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麻主要栽培于我国西南、华南、东北等地区,拥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大麻素是大麻特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止痛、抗炎、抗血压、抗血栓、抗眩晕、抗癌、免疫调节、抗癫痫、抗焦虑及抗抑郁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大麻素在药物、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其开发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大麻的药用资源开发及大麻新产品研发等研究提供参考.

    大麻大麻素药理作用开发利用

    仁果类水果采后主要侵染病害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余江平樊进补王红
    66-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仁果类水果在我国水果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真菌性致病真菌可在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侵染果实,导致腐烂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我国仁果类水果采后贮藏期间青霉病、灰霉病、褐腐病等几种主要的侵染性病害及防控方法,以期为仁果类水果采后贮藏研究提供参考.

    仁果类侵染病害防控

    不同试剂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申建忠黄超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 6-9 月在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进行了生物菌肥、生长调节剂、腐植酸等对辣椒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移栽后 15d和第一次采摘结束时,使用不同生物菌肥(生长调节剂)均有增产的效果;其中,使用液体微生物菌剂1 000倍液根施处理:单株结果数 137 个,果长 8.8 cm,单果重 3.6g,鲜椒产量 907.33 kg/667 m2,与对照相比,分别高 12.30%、8.64%、10.00%、11.63%;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亚磷酸钾 37 g/667 m2 叶面喷施处理:单株结果数 135 个,果长 8.8 cm,单果重 3.62 g,鲜椒产量 902.93 kg/667 m2,与对照相比,分别高10.66%、8.64%、12.00%、11.09%;使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80 mL/667 m2 叶面喷施处理:单株结果数 133 个,果长 8.7 cm,单果重 3.55 g,鲜椒产量 891.94 kg/667 m2,与对照相比,分别高9.02%、7.41%、5.00%、9.73%;并且 3 个处理都提高辣椒外观品质和抗病性,建议推广使用.

    辣椒经济性状鲜椒产量

    玉屏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代敏张艳琼刘洪春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玉屏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效率现状,并进一步优化玉屏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开展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配方施肥区产量高于缺素区产量,缺乏氮素的影响最大,无氮区较配方施肥区减产 201 kg/667 m2,减产33.25%,缺乏磷、钾素对产量影响较小,无钾区较配方施肥区减产 65.6 kg/667 m2,减产 10.85%,无磷区较配方施肥区减产 42.7 kg/667 m2,减产 7.06%.配方施肥区水稻氮、磷、钾的利用率,钾肥最高,为 49.5%;其次是氮肥,为 40.2%;磷肥最低,为 20.7%.

    水稻测土配方肥料利用率产量

    贵州石漠化山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山豆根质量研究

    朱家红王小仲任得强龙菀成...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贵州石漠化山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山豆根药材质量,优选适宜的地区种植模式,对于产业发展及石漠化山区环境治理有较强现实意义.本研究设置仿野生、大田种植模式实验,以野生山豆根药材为对照,对山豆根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浸出物含量、含水量、总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性状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种植模式下,山豆根药材质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规定,其中仿野生种植模式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含量为 2.06%,浸出物含量22.77%,比大田种植模式、野生分别高 14.75%、31.28%.仿野生栽培环境与大田栽培条件产量差异明显.研究表明,越南槐可采用仿野生种植模式在石漠化山区种植推广.

    山豆根石漠化山区种植模式药材质量

    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何志贵潘中山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鲜食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以农科糯 336 为材料,开展 6 个水平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 3 400 株/667 m2 时产量最高,但单个鲜果穗短、秃尖长,商品率稍差;种植密度为 3 200 株/667 m2 时产量次之,鲜果穗个头适中,出籽率最高,商品率好,所以鲜食玉米在福泉最适种植密度为 3 200 株/667 m2.

    种植密度试验产量商品率

    露地西葫芦新品种适应性分析

    李传浩陈瑶陈红远杨志芬...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快贵阳市西葫芦品种更新换代,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本试验引进 6 个不同西葫芦品种并开展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圆宝 1 号、瑞廷两个品种产量高,分别为 3 228.5 kg/667 m2、3 163.3 kg/667 m2,且抗性和整齐度都表现较好,可作为今后贵阳市西葫芦优势品种发展.

    西葫芦新品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