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孙绍先

双月刊

1004-1710

hdxbbjb@vip.126.com

0898-66279237

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就发表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于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宗教考古学

    卓新平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宗教考古的历史及其对宗教学发展的意义,探究了宗教考古学的基本蕴涵、历史与现状以及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关联.重点对中国宗教考古学学科发展及其价值进行梳理和分析,论述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构设、研究特色和主要侧重,说明其在文明探源、文明识别上的地位与意义,并指出佛教考古学研究上的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考古学发展的引领.

    宗教学宗教考古佛教考古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与弘扬

    林国标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是我们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指南,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与价值,为树立文化自信确立了价值坐标: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与方法,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精辟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南沙群岛扩张的历史考察

    冯军南陈谦平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密切关注中国南沙群岛,并将实现对其的控制和占领作为主要目的.日本政府对南沙群岛进行了多次非法调查,编造依据,企图"合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日本不仅掠夺南沙群岛资源,而且在太平岛建设军事设施,为进军东南亚做准备.日本谋划、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是其推南进政策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日本关注的重点是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而非经济资源.日本的侵占导致南沙群岛成为二战后国际社会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南海南沙群岛日本南进政策

    侵占期(1939-1945年)日本在海南岛的思想统制体系研究

    王奋举金山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9年2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占领海南岛.为了控制岛内舆论及民众思想,日本建立了一套以日方为支配主体的思想统制体系.首先,日方通过海南海军特务部政务局,掌握了在岛内实施思想统制的行政主导权;其次,日方全面控制了岛内的教育体系,使教育沦为其实施思想统制的工具:再者,日方完全垄断了岛内的舆论宣传体系,制造出一个封闭的单一的舆论环境;最后,日方采用严格的警察制度及保甲制度,形成了严密的思想行为监管机制.

    思想统制殖民统治文化侵略海南海军特务部琼崖临时政府

    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三重建设机制

    王波李晴晴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在于厘清"怎样建设"的问题,它关切三个基本问题:谁来建设?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对建设主体的互动机制研究回答第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上规定和引领四大建设主体及其结构-功能定位,四大主体通过利他-制约的互动准则构成文化强国建设共同体.对建设任务的协同机制研究回答第二个问题:文化强国建设三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整体构成系统优化、高效灵活的战略协同关系.对四大主体和三大任务互动互促的内部机制研究回答第三个问题:四大主体分别创造和积累体制资产、社会资产、经济资产与文化资产,形构为具有流通特性和伸缩特性的正四面体,在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中实现与三大任务的互动互促.厘清建设主体高效互动、建设任务优化协同以及主体与任务的互动互促这三重机制,有助于更为具体地揭示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和路线图.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

    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的认知演进与治道变革

    李俊清吴刚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是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在国家疆域内不同地理空间中,政治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治理之道差异悬殊.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安全因其地理区位、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成为一个特殊且复杂的治理场域.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问题的认知演进及治道变革,政治安全在问题定位、主导价值、安全属性方面认知伴随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其治理之道从"存异"走向"求同".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治理应凸显"人民中心"价值取向,强化边疆民族地区各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进而构筑起维护政治安全的坚实屏障.

    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认知演进治道变革

    金融市场化水平、资本错配与僵尸企业形成

    黄孝武宗树旺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完善资本要素的配置,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通过经济运行出清僵尸企业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业市场化指数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金融市场化水平低下是僵尸企业形成的重要诱因,更换变量测度和样本期间,以及使用工具变量后结果保持稳健.同时,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金融市场化水平低下通过加剧"资本错配"机制促进僵尸企业形成,并且这种影响机制在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从金融市场化水平的视角解释了僵尸企业形成的缘由,所以政策上应从完善资本要素配置入手解决僵尸企业出清.

    金融市场化水平僵尸企业形成资本错配

    政府官员直播带货行为可持续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5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苏忠林邓明磊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官员直播带货是官员在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探索中产生的一种政府创新行为.已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创新行为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个体-组织-环境"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5个县长直播带货的可持续性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导重视和贫困县任职是构成官员直播带货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推动政府官员直播带货的可持续路径有4种,具体可归纳为环境-能力-情感推动型、政绩-压力驱动型、政绩-环境推动型、组织-环境支持型.社会群众支持是官员直播带货可持续的重要条件,职务变动并不一定导致政府官员终止其直播带货行为.文章丰富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更聚焦于讲好中国治理故事,对地方政府官员直播带货现象进行了解释和探讨.

    政府官员直播带货可持续性

    智能社会的心理影响与研究展望

    王从余彭凯平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不仅是新技术新工具,也是社会情境中超越生命的新社会主体.随着人工智能主体与人类主体相互建构、共同进化,人类社会也正在由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为了分析智能社会的心理影响,智能社会心理学应运而生.从研究范畴来看,除了当前热门的人机交互场景,所有应用场景都应纳入考量,因为人工智能不与人直接交互时也会产生心理影响.从研究路径来看,以人工智能觉知作为研究变量并进行操纵,有助于挖掘人工智能与社会心理之间跨越时间和情境的联系.从研究目标来看,一是在算法中融入社会心理学知识,旨在构建符合人类期望、促进人类福祉的人工智能;二是既要让人工智能的大部分任务表现达到人类水平,又要让人类智能保持独一无二的优势.

    智能社会心理学智能社会以人为本人工智能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如何提升海南绿色经济效率?

    张应武谭劲姜雨佳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了海南省各市县2010-2019年的绿色经济效率,并基于倍差法实证评价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海南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海南各市县绿色经济效率明显提高;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显著提升了海南绿色经济效率,推动了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距缩小40.78%;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强化环境规制提升海南绿色经济效率.上述结论对于海南以及其他省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经济效率SB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