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孙绍先

双月刊

1004-1710

hdxbbjb@vip.126.com

0898-66279237

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就发表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于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能源要素到数据要素:关键生产要素变革中的安全风险对比及治理对策研究

    姚洪徐晓林毛子骏
    188-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生产要素在技术革命驱动社会形态演化过程中发挥关键纽带作用,能源和数据分别作为工业社会和智慧社会的关键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高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在生产环节主要面临可用性较差、权属不可控和技术成熟度低风险;在利用环节主要面临数据滥用和负外部性风险;在流通环节主要面临传输受阻和泄露、交易受限和非法交易、国际竞争和博弈风险;在分配环节主要面临分配效率低和不均衡、数据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社会分化和极化风险.数据要素安全风险治理应遵循"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际和国内""依法治理""以人民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并从法治体系、治理技术、市场培育、应急管理四个维度明确我国数据要素安全风险治理的关键任务.

    数据要素能源要素风险治理

    思想资源、本质特征与推进原则——学习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

    葛士新
    198-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是内涵丰富、逻辑缜密的思想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新人思想、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以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精髓,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根本要求,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其本质特征体现在"何为时代新人的内涵和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在"时代新人为谁服务"问题上,坚持了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在"以何视野培养时代新人"问题上,坚持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彼此含融;在"以何方法培养时代新人"问题上,坚持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辅相成.新时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要把握好责任与时代、深知与笃行、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切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时代新人民族复兴思想政治教育

    丘濬国家治理思想的改革取向与实践意蕴

    展龙孙琛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中叶以后,王朝隐忧逐渐显露,易俗新说日渐萌生,呈现出转折时代多元并举、新旧杂陈的独特历史画面.处此境域,丘濬一反因循常态,立改革之潮头,谋时代之更化,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提出了"立政养民""藏富于民""为学于用""国事在戎"等一系列意涵深邃、意旨务实、意味深长的治平之策和体用之学.丘濬治国思想表现出积极的经世精神、浓郁的忧患意识和朴素的民本思想,蕴含着鲜明的改革取向和宝贵的实践价值.

    丘濬国家治理经世思想

    1950年以来海南侨汇问题述论

    叶晓静
    215-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侨汇是华侨华人汇给中国国内的亲属的款项,是广大侨眷的合法收入和生活来源.我国著名侨乡海南,规模性接纳侨汇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950年海南解放后,这一联系方式逐步强化.改革开放以来,侨汇用途、数量亦发生变化:前者表现为消费性侨汇转向生产性投资,从而带动了农村集镇的建设;后者则是侨汇数量明显减少,至21世纪后已不见于官方记录.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侨汇在海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用途、及其功能变化.

    侨汇海南华侨华人

    白玉蟾"画通仙道"的绘画思想——基于其山水画论与道教思想意涵的考察

    罗惠文
    226-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玉蟾画论体现了他对绘画与道教关系的理解,在他的知识结构中,绘画的最终旨趣与金丹修仙之道相互融通.在他的画史建构中,各种绘画门类都有画之仙者.画之仙者,能体诸造化,人与造化相感而最终显现于绘画之中.白玉蟾论画既承续了自庄子、宗炳以来关于天地造化与山水形神关系的理解,又以自身道教的知识结构重新建构了绘画中的山水观念,并阐明了绘画的旨趣在于"画通仙道".他对绘画和道教相通性的理解影响了金蓬头、黄公望的绘画思想,而这种相通性最终成为了明清文人画审美的思想源头之一.

    白玉蟾山水画论道教思想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

    征稿启事

    封4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总目次

    后插1-后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