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环境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环境与工程
资源环境与工程

刘洪峰

双月刊

1671-1211

zyhjygcbjb@yahoo.com.cn;ree@hbdk.gov.cn

027-83592400

430034

湖北省武汉市古田五路9号

资源环境与工程/Journ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以关注资源、环境与工程,推动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发展为己任的面向基层生产、科研单位的地球科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双月刊)。《资源环境与工程》主要刊登湖北地区地学以及边缘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湖北地学界在省外和国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报导省外、国外学者对湖北地矿业的研究成果。欢迎省内外作者提供基础地质研究、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资源管理与地矿经济、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岩土工程与勘察、矿产开发利用、矿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祁连拉脊山中段中奥陶世石英二长斑岩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陶璐余庆张柳孙达...
    473-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岗岩类广泛分布于地球地壳中,主要为壳源物质岩浆作用的产物,其地球化学组成、岩石组合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等信息记录了源区性质、岩浆演化过程及岩浆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以祁连拉脊山中段克前垭口石英二长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区域内已有的同时期岩浆作用的研究,探讨石英二长斑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背景.研究结果显示,石英二长斑岩的年龄为(466±5)Ma.在地球化学组成上,其具有相对较高的SiO2(63.57%~64.04%)和 Na2O(7.08%~7.36%)以及相对较低的 CaO(1.19%~2.52%)和K2O(1.53%~1.96%)含量;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其表现为富集Ba、U及Pb,亏损Zr、Hf及Sr;此外,其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Eu*=0.80~0.91)以及较为明显轻重稀土元素分异((La/Yb)N=13.0~15.7);其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初始Sr同位素和εNd(t)分别介于0.705 4~0.706 2和0.87~1.03.综合研究表明,克前垭口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加厚新生玄武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其与研究区同时期岩浆岩具有向缝合带逐渐变年轻的趋势,指示了俯冲板片回转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拉脊山构造带内470~460 Ma的花岗岩类的(La/Yb)N值整体具有持续降低的趋势,记录了由板片回转引发的岩石圈持续拉张过程.

    花岗岩类岩石成因板片回转祁连造山带

    有机质激光拉曼光谱温度计应用——以鄂西灯影组为例

    肖倩牛岩范小军何宏伟...
    486-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是一种快速、简便且对样品无损的分析方法,在评估深时地质样品中碳质物热演化历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以鄂西地区灯影组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激光拉曼光谱测试,计算获得平均拉曼温度为201~226℃,该温度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灯影组白马沱段与蛤蟆井段白云岩拉曼温度偏高且较为稳定,而石板滩段灰岩单个样品拉曼温度范围较广(180~230℃),在不同有机质富集程度下拉曼光谱特征差异大,垂向上温度波动也较为明显,I1350/I1600值(0.5~1.5)在石板滩段也呈现相似的分布特征,但其与有机碳同位素比值(δ13Corg)、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质激光拉曼光谱(RSCM)温度计在评估深时地质样品埋藏变质温度具有较大潜力,在使用时应以同一盆地中最高变质温度为准,并增大单个样品中数据采集点数以减少误差;灯影组有机质拉曼温度不均一性是由于不同有机质富集程度的不均匀热演化程度导致的,其总体上处于极低级埋藏变质温度条件,有利于埃迪卡拉后生动物化石的保存.

    拉曼光谱温度计灯影组埋藏变质温度有机质富集程度热演化程度鄂西地区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韩江组下段沉积体系

    郭伟刘磊郑雄伟全浩理...
    496-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开平地区缺少针对古珠江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的研究.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使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对开平凹陷韩江组下段开展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斜坡扇沉积体系,其内部发育河口坝、沿岸砂脊、陆架砂脊、席状砂、斜坡扇及深水泥等6类沉积单元.陆架区主要发育古珠江三角洲前缘远端沉积,主水流路径为近SN或NE-SW向;陆架边缘发育大量陆架砂脊,呈NW-SE向展布,单砂脊规模不大.斜坡区发育较大规模斜坡扇沉积,其以块状叠覆扇砂体为主,砂体扇形特征较典型.凹陷区主要为泥质沉积,砂体不发育.整体来看,SQ13.8发育较多厚层砂体,其易于形成岩性圈闭,具备油气储集层发育条件.研究成果可以为开平凹陷下中新统的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依据.

    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开平凹陷韩江组

    复杂构造区大隆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对含气性的影响——以鄂西鹤峰地区为例

    居字龙万俊李乐温雅茹...
    506-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勘探潜力大,而复杂构造背景的裂缝发育特征对页岩气富集及保存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鹤峰地区已钻井的岩心及测井资料,系统对比各钻井大隆组页岩裂缝类型及特征参数的差异,探讨裂缝的发育特征、主控因素及其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裂缝类型丰富,发育剪切缝、张裂缝、剪张复合缝和网状缝等类型,且不同构造位置的单井裂缝类型差异大;裂缝发育控制因素为构造和岩性,当构造相对平稳时,脆性矿物含量高时裂缝更为发育,而当断层发育时,裂缝发育程度与离断层距离呈反比关系;裂缝对于大隆组页岩气保存具有双重影响,构造不稳定区域的裂缝对页岩气保存起破坏作用,构造相对稳定区域的裂缝在物质基础较差时有一定的扩展储集空间的能力,而在物质基础较好时直接成为逸失通道.

    裂缝大隆组页岩气含气性鄂西

    鄂西长阳背斜龙潭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龚银周舟雷雳向萌...
    516-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在鄂西长阳背斜区域发现龙潭锑矿,取得重要找矿进展.在龙潭锑矿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集矿石样品开展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龙潭锑矿的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马沱段中上部碳酸盐岩中,同时受控于长阳背斜核部层间滑脱带、张性裂隙等构造,矿石矿物以辉锑矿为主,其热液成矿期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和辉锑矿—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29~172℃)、中盐度(3.1%~14.8%NaCl equiv)的H2O-NaCl体系;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矿石中石英的H-O同位素组成为δDH2o=-91.6‰~-71.3‰、δ18OH2o=4.4%e~6.6‰,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的 C-O 同位素组成为 δ13CPDB=-3.89‰~-2.92‰、δ18OSMOW=14.19‰~19.31‰,辉锑矿等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为δ34S=16.4‰~24.9‰,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盆地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建造.综合分析认为,龙潭锑矿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类型.

    锑矿中低温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成矿流体

    鄂南方山地区万家岭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黄伟杰尹近刘红亮陈松林...
    526-532,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家岭锂矿是近年来鄂南地区发现的一处小型锂矿床.基于矿区普查工作,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并浅析矿床成因,指出下步找矿方向.结果表明,该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北缘、方山背斜核部,矿体呈脉状产出于近EW向F9断裂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碎裂岩、碎裂板岩、变质粉砂岩和煌斑岩等,伴随硅化、褪色化等蚀变,矿石矿物为锂绿泥石.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主要受近EW向断裂带控制,可能与南部的幕阜山岩体及区内冷家溪群变质岩存在成因联系,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指出已发现矿体的深部及西部走向方向、F9断裂的次级平行断裂分布区是成矿有利地段,建议在这些地段部署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万家岭锂矿构造蚀变岩型找矿方向方山地区

    雅山荒漠覆盖区元素垂向迁移非线性响应机理

    孟繁兴谢淑云
    53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覆盖层地区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但覆盖层会弱化深部矿化信息,使得常规化探方法效果不佳,为有效提取深部矿化信息,需查明成矿元素在覆盖层中的垂向迁移规律.以新疆雅山荒漠覆盖区一处Cu-Mo综合异常区为研究区,采用浅钻采集覆盖层土壤样品,检测其矿物成分及As、Cu、Pb、Mo等元素的总量和相态,分析成矿元素的多重分形特征,探讨其垂向迁移的非线性响应机理.矿物成分分布模式和元素R型聚类分析表明,5个浅钻可分Ⅰ类钻孔(ZK01、ZK02、ZK03)和Ⅱ类钻孔(ZK04、ZK05),分别为底部基岩为二长花岗岩、凝灰岩的土壤环境.元素总量多重分形分析表明,Ⅱ类钻孔环境更有利于元素的垂向迁移,与该类钻孔所处的凝灰岩母岩环境相符合,说明多重分形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元素的垂向迁移能力.元素相态多重分形分析表明,Cu主要以离子态形式迁移,Mo主要以铁锰氧化物态迁移,深部矿体与元素垂向迁移形成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之间存在非线性响应过程.研究成果可为利用浅钻化探技术开展浅覆盖区找矿勘查提供思路,并为区域成矿潜力评价、覆盖区探矿工程部署等提供依据.

    荒漠覆盖区元素垂向迁移多重分形非线性响应穿透性机理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以鄂东大别山地区为例

    郑雄伟李成香向武孙腾...
    54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地球化学勘探在地质找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充分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找矿预测.基于鄂东大别山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系统分析表层土壤中54项指标的背景、分布及组合特征,然后重点圈定与矿产有关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并结合各组合异常区的地质背景及已有矿床特征,初步提出成矿预测区.结果表明,①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研究区表层土壤中Ba、C1、Sr、CaO、Na2O等5项指标表现为强富集,La、P表现为富集,Be、Ce、F、Ga、Ge、Mn、Nb、Pb、Sc、Th、Ti、V、Y、Zn、Zr、SiO2、A12O3、TFe2O3、MgO、K2O、pH 等 21 项指标与之相当,Ag、Bi、Br、Cd、Co、Cr、Cu、I、Mo、N、Ni、Rb、S、Se、Sn、Tl、U、Corg、TC 等 19 项指标表现为贫乏,Au、As、B、Hg、Li、Sb、W等7项指标表现为极贫乏;②圈定多元素组合异常41处,其中与Au、Ag、As、Sb、Hg有关的组合异常13处,与Fe、Co、Ni、V、Ti有关的组合异常10处,与U、Th、Nb、Ce、La有关的组合异常8处,与W、Mo、Bi、Sn、Pb有关的组合异常10处;③初步提出10个成矿预测区,分别为宣化金银钨钼铅锌成矿预测区、新城金银铁重稀土成矿预测区、七里坪金银铜钼成矿预测区、华家河金银铅铁镍重晶石萤石成矿预测区、夏店钨钼铀成矿预测区、三河口银铁镍成矿预测区、三里畈金银铜铅重稀土成矿预测区、杨柳湾铜钼成矿预测区、南河铁铜钼成矿预测区、张榜金银铁铜钼磷成矿预测区.研究成果可以为鄂东大别山地区开展下步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大别山地区

    锗在土壤—茶树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段碧辉孙奥袁知洋李春诚...
    557-564,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鄂西咸丰县茶园测量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 478件、土壤垂向剖面样品10组、茶叶和根系土样品130组,测试土壤中锗(Ge)、常量氧化物、有机碳(Corg)含量及pH值,以及茶树根、茎、叶中Ge及重金属含量等,研究土壤—茶树中Ge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园土壤Ge含量平均值为1.56 mg/kg,高于中国土壤Ge背景值(1.30 mg/kg);土壤Ge含量垂向分布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茶树嫩叶Ge平均含量为5.56 µg/kg,范围为1.76~28.00 μg/kg,不同部位Ge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均为根>茎>老叶>嫩叶,转运系数表现为嫩叶>老叶>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中,低pH和丰富的Corg有利于表层土壤Ge的富集(≤50 cm),对深层土壤(>50cm)的影响相反;土壤Ge与Si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Al2O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能受黏土矿物吸附作用影响;弱风化淋溶和强脱硅富铝化程度有利于土壤Ge的富集.低pH值、强风化淋溶作用和弱脱硅富铝化程度有利于茶树对土壤Ge的吸收,茶树中各部位Ge的转移与As高度正相关.

    土壤—茶树系统黏土矿物迁移影响因素

    鄂西南咸丰背斜南东翼寒武系岩溶热储特征及地热流体成因

    万凯徐辉黄卫吉雪峰...
    56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通过实施来热1井钻探工程,在咸丰背斜南东翼探获寒武系娄山关组地热资源,该井自涌水量超3 000 m3/d,井口水温为46.3℃.为查明咸丰背斜南东翼娄山关组岩溶热储特征及地热流体成因,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热流体水化学及H-O同位素研究,分析地热流体的水化学特征、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补给区及径流路径等.研究表明,该区岩溶热储兼有带状热储与层状热储特征,以带状热储为主;地热流体主要赋存于娄山关组碳酸盐岩中,沿热储层中的层间裂隙、构造裂隙以及断裂破碎带走向径流;地热流体类型为SO4·HCO3-Ca·Mg型和SO4-Ca·Mg型水,热储温度为57.4~62.7℃,循环深度为2.1~2.4 km,补给区主要为咸丰背斜南东翼寒武系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参考.

    地热流体岩溶热储寒武系娄山关组来热1井咸丰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