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地震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地震科学
华北地震科学

孙佩卿

季刊

1003-1375

he3g@eq-he.ac.cn

0311-85814313

050022

石家庄市槐中路262号

华北地震科学/Journal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报导、交流地震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季刊,主要刊登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实验、观测、考察、理论和科研成果、问题讨论、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论文,以及国内外地震科学研究状况的介绍和评论性文章。主要栏目有地震科技论文、综述、学术论文、短文、科技简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地震科普图书发展

    李红梅刘宁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中国地震科普图书发展现状,搜集 1949-2022 年间正式出版的地震科普图书,从出版时间及数量、出版机构及出版地、海外引进情况、发行形式、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图书内容 7 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科普图书出版数量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出版机构存在地域和出版数量的不均衡性;发行形式以单行本为主;地震部门及地震工作者是主要的创作群体;读者对象大多为儿童、青少年;图书内容以地震知识为主.据此提出了未来地震科普图书发展建议,包括继续壮大地震科普创作者队伍、细化读者群体、拓宽选题思路、创新作品形式等,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认知需求.

    科普图书地震科普创作中国大陆地区

    河北省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王红蕾李永庆蒋宏毅边鹏飞...
    8-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河北省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构建及应用.该平台集地震监测预警、灾害防御、应急决策和科普宣传于一体,旨在构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防震减灾信息服务体系;重点阐述了平台的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中心建设以及关键技术创新,并分析了其在提高地震灾害应对能力和效率方面的作用.该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河北省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现了现代防震减灾系统构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防震减灾数据共享系统设计数据中心

    U型神经网络结合BiLSTM网络的地震相识别系统

    王天哲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BiLSTM网络为基础识别框架,通过在BiLSTM网络结构中引入U型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采用改进的BiLSTM网络对地震相进行识别,实现了地震P波和S波震相的精确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准确地识别地震P波和S波震相,平均识别正确率为 90.01%,平均漏检率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11.00%和 0.23,相较于BiLSTM网络以及常用地震相识别MEA-BP神经网络模型和CNN模型,该方法对地震相的识别精度更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实现地震相的精确识别提供了参考.

    深度学习地震相识别BiLSTM网络U型卷积神经网络

    《华北地震科学》征稿简则

    20页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软件设计

    赵志远冯向东王晓山吕国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VB.net设计了一款可视化的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软件,能够对区评成果数据进行浏览、查询和展示,并提供设定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的简要报告.本软件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钻孔VB.net软件物探

    欢迎订阅《华北地震科学》

    25页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以地铁车站为例

    侯勉望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基于柱截面抗弯刚度等效原则分别设计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件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两个试件的破坏模态、荷载-位移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承载力及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两种节点主体破坏模式均是梁部塑性铰区域的弯曲破坏,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压碎起皮与脱落、钢筋的屈曲变形等,叠合柱节点的极限荷载与极限位移均略低于钢管柱节点;两个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分别为 0.18、0.25,延性系数分别为 4.61、6.20,表明叠合柱节点特殊的构造优势减少了梁部截断钢筋的数量,在提高施工效率与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相较于钢管柱增强了节点的耗能能力与延性.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基于浅层地震勘探的滹沱河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彭远黔高武平冉志杰王红蕾...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浅层地震勘探,结合标准钻孔、区域钻孔联合剖面、周边石油物探剖面以及断裂构造等资料,对滹沱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浅层地震勘探揭示,滹沱河断裂错断多套第四纪地层,为倾向NE的正断层,视倾角约 80°,可识别的上断点埋深为 92m以浅,下更新统底界的垂直错距为 13 m;结合该区域第四系地层划分结果,初步认为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石家庄凹陷滹沱河断裂浅层地震勘探晚第四纪活动

    双相体不锈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及数值研究

    李宏伟张蕊蕊邓瑞婷李然...
    44-5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双相体不锈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设计 5 根双相体不锈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对破坏现象、混凝土强度和纵筋配筋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考虑材料非线性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并开展参数化拓展分析.结果表明:C30 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至C80 时,试验柱的承载力提升幅度达到 46%,但是其峰值承载力的增长率下降至 6.9%;试验柱的峰值承载力和峰值位移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而提升,当配筋率在 0.5%~6%之间时,其峰值承载力增长率在 8.9%~36.9%,峰值位移增长率在 6.2%~28.9%,综合考虑,建议双相体不锈钢筋混凝土柱纵筋配筋率为 1%~4%之间;基于试验和模拟结果提出适用于双相体不锈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得出纵筋配筋率建议值和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为研究双相体不锈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设计和承载力的预测提供参考.

    双相体不锈钢筋轴心受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莱芜地区富铁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胡创业赵晓博张保涛胡兆国...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精度航空磁测成果结合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分析,在张家洼铁矿Ⅲ矿床西北侧的冶庄地区,有一处向北凸起的低缓分支磁异常,推断为隐伏磁性体引起的反应,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选取区内的典型剖面,综合利用地质、高精度磁法、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等资料,开展了重、磁、电剖面联合精细反演,推断了奥陶纪碳酸盐岩地层与中生代闪长岩体接触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及隐伏矿体的主要赋矿带;结合已知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认为,闪长岩体局部突起倾角较小的一侧是赋存隐伏铁矿床的有利位置.通过钻探验证,揭露的深部盲矿体位置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莱芜地区富铁矿深部找矿中效果突出,为在该地区进一步开展富铁矿的深部勘探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深部找矿矽卡岩型铁矿航空磁测重磁电联合反演找矿预测莱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