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工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工业科技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科技

河北科技大学

张丹参

双月刊

1008-1534

keji@hebust.edu.cn

0311-81668291

050018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

河北工业科技/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 《河北工业科技》是由河北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技术类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单月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加入的中外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英国INSPEC数据库(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 本刊主要报道有关机械、化工、建筑、道路交通、电子、通讯、仪表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企业管理等领域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压实粉土渗流各向异性的试验研究

    马跃刘忠玉朱少培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粉质填土路堤内的渗流规律,对压实粉土的渗透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分别以压样法和击实法制备试样,通过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研究了压实粉土在不同渗流方向上渗透系数的差异以及干密度对其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种制样方法获得的压实粉土都是在与压实面平行方向上的渗透性最强,垂直方向上的渗透性最弱,表现出明显的渗流各向异性特征,且用击实法获得的试样渗流各向异性更为显著;另外,随着干密度的增大,2种试样在各个方向上的渗透性都减弱,且与压实面平行和垂直2个方向上的渗透系数差值也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渗流各向异性对粉质填土边坡内渗流场的影响及进一步合理评价其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

    路基工程压实粉土渗流变水头渗透试验各向异性

    外包缩口钢套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李泽若吴东平余卓昱李成玉...
    247-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装配式梁柱节点区域构造复杂,钢构件凸出影响空间布置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端板螺栓连接的外包缩口钢套筒形式梁柱节点.设计并制作了3个装配式节点试件和1个作为对比试件的现浇节点试件,通过进行梁柱节点的单调加载试验,探究该节点的破坏模式和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装配式节点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梁端的弯曲破坏,核心区钢套筒未发生明显破坏;缩小套筒和加劲肋的厚度差距,能有效确保试件的整体力学性能,提升节点协同转动能力;装配式试件峰值承载力分别比现浇试件提高22.7%,19.7%和13.8%,且延性系数均为3.47~3.73.研究提出的装配式节点具有安装简单,承载能力优于现浇节点,且后期可实现梁的拆换等特点,可为同类装配式节点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构设计装配式螺栓连接单调加载力学性能

    台阶级数对加筋土挡墙地震动力响应影响研究

    梁小勇李智广张森靳静...
    25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加筋土挡墙的结构设计,研究了台阶级数对加筋土挡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了加筋土挡墙数值模型,探讨了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下不同台阶级数加筋土挡墙的侧向位移、竖向沉降、加速度响应和水平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 m/s2 峰值加速度下,增加台阶级数,侧向位移减小了61.9%,竖向沉降减小了20.5%;PGA放大系数随着台阶级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加筋区PGA放大系数略大于面板处PGA放大系数;1级加筋土挡墙最大水平土压力位于墙脚处,2,3级加筋土挡墙最大水平土压力位于台阶分级处;水平土压力在台阶分级处大于规范计算值.增加台阶级数能够提升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性能,可为实际工程中加筋土挡墙的分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地基基础工程加筋土挡墙台阶级数数值模拟抗震性能

    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竖向静力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程智余汪和龙王开库曾天舒...
    263-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以及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预制舱结构竖向静力性能研究.对实际工程安徽蚌埠临港220 kV变电站预制舱进行了竖向静力加载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制舱进行了竖向推覆数值模拟,分析了预制舱的破坏模式,开展了预制舱竖向受力性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预制舱承载力和变形满足标准GB 50017-2017要求.在竖向推覆作用下,门洞处梁柱连接、舱底主次檩条连接先后受损,瓦楞板基本不会受损.设置立柱使预制舱下长梁最大位移减小了32.7%,门洞处建议布置立柱;单侧布置荷载使预制舱最大位移减小了39.9%,设备尽量布置在无门洞一侧;与增大瓦楞板厚度相比,底部铺设封板可有效减小预制舱竖向位移;对于大跨度预制舱,建议采用底梁三等分点吊装;预制舱优先端部开窗洞,加载侧开洞时应限制开洞数量及洞口间距.研究明确了预制舱结构的竖向承载性能,提出了设计建议,可为预制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金属结构预制舱竖向力学性能静力加载试验数值模拟

    基于实测频率振型的大跨斜拉桥响应面模型修正研究

    李明星佀贞贞亓兴军曹三鹏...
    27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基于实测频率和振型的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以某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进行静载试验和环境激励下的模态测试.以竖向前4阶实测频率及振型作为状态变量,选取合理的修正参数,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采用考虑交互项的响应面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并计算参数R2 值的范围,进行精度检验;分析频率及振型的改变率,将修正后模型的挠度与实测挠度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修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参数范围内,各响应面模型的R2 值均接近于1,拟合精度较高;修正后模型的频率与振型均接近实测值,能准确反映桥梁的动力特性;修正后模型的挠度计算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不超过7.98%,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能够真实反映大跨斜拉桥的工作状态.研究证明了基于实测频率与振型的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对大跨斜拉桥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为实际工程中类似桥梁的模型修正提供参考.

    桥涵工程大跨斜拉桥动力参数响应面法有限元模型修正静载试验

    基于人流量视角下的公共建筑碳排放模型与实证研究

    阎西康罗钦予邱天陈泽宇...
    2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公共建筑碳排放核算类别繁多、结果粗放的难题,通过调研与程式化扎根理论得出影响公共建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并依托实地传感测算试验,研究人流量对环境变化的具体作用机理,整合人时变量,构建了适用于公共建筑的动态碳排放核算模型.结果表明:1)编码处理和调研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人流量对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起到关键作用;2)人流量间接作用于用能系统以及人的自身排放共同组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量;3)经验证,研究构建的动态核算模型原始误差为5.36%,修正后误差降至4.807%(小于5%),与实际运行工况有良好的交互性.研究成果完善了已有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核算边界,构建了动态工况下的核算模型,实现了基于动态人流量变化下的公共建筑碳排放定量描述,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模型基础.

    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绿色建筑碳排放核算模型人流量公共建筑

    基于ADASYN和WGAN的混合不平衡数据处理方法

    周万珍盛媛媛张永强马金龙...
    29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不平衡数据集中少数类样本分类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处理不平衡数据集的ADASYN-WGAN方法.首先,采用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算法生成少数类样本,用这些生成样本代替 WGAN(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中的随机噪声;其次,利用 WGAN算法生成符合原始数据集分布规律的少数类样本,构建平衡数据集;然后,在6个公开数据集上,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所提方法和4种过采样算法得出的处理结果分别与原始数据集进行对比;最后,通过F1-Score,G-mean和AUC等分类评估指标的表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对比实验中,经过ADASYN-WGAN方法得到的平衡数据集在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十折交叉验证中,4个公开数据集中的各项分类评估指标值均达到最优,虽然另2个公开数据集中的AUC值略低,但其F1-Score和G-mean取得了最高值.所提出的ADASYN-WGAN方法可生成高质量的数据样本,并可为解决不平衡数据集中少数类样本的预测偏差问题提供参考.

    数据处理不平衡数据WGANADASYN过采样方法随机森林

    碳基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的性能研究

    任晓伟赵丽媛
    299-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煤基炭材料作为CO2 吸附剂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表面结构的煤基炭材料的吸附性能.以褐煤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的方法制备CO2 吸附剂,采用N2 吸附-脱附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孔道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分别考察了活化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吸附压力对混合气中CO2 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进行再生,研究其吸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径都显著增加;当半焦活化时间为30 min、吸附剂用量为5 g、床层压力为0.5 MPa时,吸附性能最好,饱和吸附量最高,可达30.11 mL/g;将该条件下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循环再生使用4次后,其饱和吸附量仍能达到29.05 mL/g.煤基炭材料可用于CO2 吸附,研究结果可为煤基炭材料的改性提供数据支撑,也为煤炭资源的高值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吸附与离子交换碳基材料水蒸气活化CO2吸附再生

    基于改进滑模控制策略的汽车LED前照灯驱动器设计

    李亚卓程旭峰韩铭洋
    306-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汽车LED前照灯远近光光照度和色温的无极调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滑模控制策略的新型LED前照灯驱动器设计方案.采用4路独立控制的Boost变换器作为主电路拓扑,分别控制近光暖光、近光冷光、远光暖光、远光冷光灯组,构建了该电路拓扑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滑模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硬件设计,研制了一台36 W的试验样机,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新型基准占空比调制的复合滑模控制策略设计的LED前照灯驱动器可分别通过设置参考电流值和色温给定系数无极调节LED灯的光照度和色温;近光冷、暖LED的输出电压纹波约为1 V,响应时间仅约为0.1 s,系统输出稳定、响应速度快、切换流畅.研究结果可为汽车LED前照灯的自动化设计提供参考.

    电力电子技术驱动器汽车LED前照灯Boost变换器滑模控制

    89钻杆自动排放机械手设计与研究

    张嘉钰杨佳俊杨晨虎牛虎利...
    313-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前人工辅助完成陆地钻台立柱存取存在排放工作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等问题,以KV3000钻井平台为大环境、89钻杆组成的立柱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钻杆自动排杆机械手.首先,对钻井过程中存取立柱的动作及时序过程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对自动排放机械手进行干涉检查和行程检验,并针对核心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装置可顺利完成钻杆存取工作,实现立柱在立柱盒与井口之间的位置转换,加速度均为线性,变化比较平稳,整体无较大波动;核心零部件最大变形为0.151 67 mm,最大应力为59.875 MPa,均在允许范围.设备结构合理、运动轨迹规划合理、核心受力部件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钻井作业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为钻井作业钻杆自动排放提供了解决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手自动排杆结构设计动力学仿真钻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