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科融合"赋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姜博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属于艺术大类,是人文社会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文科核心理念下,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技术专业界线,把握前沿科学,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以数字化技术赋能艺术设计创新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更进一步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新一代数字感知技术、未来网络技术等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探索"艺术与生活科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浓厚的人文素质为基础,打破传统专业之间的隔阂,促进艺术与科学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合与交流,培养具有艺术和科技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新文科数字化技术艺术设计学科交叉

    吉林省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张菡赵云龙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国的应用型高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校办学的根本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吉林省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之后,提出了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开展、加强双师双能教师培训、优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对策,为吉林省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奠定基础.

    吉林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探究

    梁秀
    59-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不断接受新的挑战.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舆情事件类型通常包括校园管理、师德师风、家校关系、教育改革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方面.通过梳理总结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主体特征,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究增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的相关对策,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发展.

    大学生网络素养舆情提升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究

    胡燕王超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特有文化,其蕴含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具有积极且正能量十足的教育价值和优势.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教学现状获得有效融入经验与教训,应重视做好融入前的准备工作,从教师队伍、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几方面展开分析,探究融入价值体现,然后基于教学实际研究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与对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教学路径探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挑战与对策

    许海亚
    64-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保持一定的教育工作优势.本文将基于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性提升的内在需求分析,进一步围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容解读,探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面临的新挑战,并制定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对策,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多方面的环境适应性.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适应性挑战对策

    土建类专业"三接三合"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唐业茂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由"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技术不断涌现,对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确立"能设计、能施工、能创新、有证书、能上岗、德技双修的工匠型人才"为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构建了土建类专业"三接三合"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工程建设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过程积分的考核评价方法,建设了建筑工程岗位教学中心,开展社会服务,为建筑行业培训岗位人才,成立工程咨询公司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实践证明"三接三合"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土建类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职业道德培养三接三合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

    沉浸式体验赋能劳动教育模式维度的联动与跨越

    钟学恒
    69-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浸式体验模式具有构筑新时代高质量劳动力的价值,影响劳动方式、步骤、思维与意义的划时代转变,劳动教育的设计思路需要引入沉浸式体验的环境考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革新,要从沉浸式体验与新型劳动互动、劳动教育匹配、劳动价值共赢去追问沉浸式体验融入劳动过程的动因;从明确价值导向引导崇尚劳动精神的目标实现、指导教学创新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夯实自身技能彰显社会服务价值;构建情景式环境营造劳动认知规律的科学范式、创设交互式模式打造劳动情感规律的理性逻辑、丰富体验式操作构造劳动意志规律的精神底蕴.顺应沉浸式体验模式激发劳动教育的创新思路.

    沉浸式体验劳动教育教育模式劳动价值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姜咏梅陈雪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推进,追求工匠精神成为文化发展中的新风尚,也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品质需求.文章基于"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核心能力的需求,重新审视、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双高计划"建设;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自主创新等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并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制造中的高素质技能型工匠人才.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核心能力职业素养数学

    地方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实施路径研究

    荆东星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教融汇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科教融汇"优势,本文分析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科教融汇"的必要性,积极探索"科教融汇"实施路径,通过创新科教融合模式、促进科教深度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效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科研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

    马韵
    78-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与新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心.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社区实践育人双平台,用好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双渠道,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形成校地协同育人良好效应.

    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