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研究

    史永杰苏敏郜峰
    111-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引入了课程思政教学及其评价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积极成效.这些成效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等.然而,通过教学督导实践,发现在评价内容标准、评价队伍建设、评价实施过程、评价教学对象、评价组织管理以及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评价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于涛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有效融合思政元素,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转型发展.针对现阶段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中存在的不足,从教学目标、元素挖掘、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几方面入手,提出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策略,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思政元素有效融合

    PDCA理论下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发展的再行动

    杨宇肖红英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素养,体现了立德树人理念,是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管理主体缺位、管理客体动力不足和管理过程失筹三个问题出发,进而论证PDCA循环理论对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契合性,最后以PDCA循环理论为指导,从树立教师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新理念和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构建双重视阈下对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

    课程思政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PDCA循环理论

    党建标杆院系创建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

    尹飞鸿冉育彭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使大学生党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表率,这是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在要求.目前,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外部多元化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内部党员发展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在制度层面上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内容和形式层面上创新和完善内容建设和载体方法、实现路径上严把党员发展过程中的"五关",从而实现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党建标杆院系大学生党员党支部先进性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霍畅
    122-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目标,要求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获得科学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大学英语课程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指导下更好地发展,是当前课程思政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从"三进"背景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概念及内涵入手,探讨"三进"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模式,对"三进"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以及保障举措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三进"背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探析

    佘飞凤段溥杨曼萍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助于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及进一步坚定高职生的理想信念.目前,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着思政课堂融入度不够、党史教育学习方式和载体缺乏创新、党史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党史教育专题集体备课、构建党史学习教育新媒体传播平台、丰富党史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等举措,切实提升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

    邹建辉
    127-12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深入发展,教育行业迎来全新发展契机.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发展观点,能够对大学生思想境界构建提供充足动力,是保证高校实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因此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之中,保证课程思政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支持,能够对高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提供引领作用,也能实现高校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成长.

    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思政中国式现代化教学融入

    孔繁森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实践路径

    姜利波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繁森精神作为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价值深远,是涵养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宝贵财富,为志愿精神的培育提供持久动力.高校要明确孔繁森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深厚理论前提,理解新时代孔繁森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逻辑关系和价值意蕴,从理论建设、文化育人、实践养成等方面探索孔繁森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实践路径,创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文化氛围.

    孔繁森精神涵养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实践路径

    高校党的建设与数学建模工作深度融合研究

    文传军任雪静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扬州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对党建工作与数学建模工作(核心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价值意义,其次讨论了党建工作与数学建模工作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接着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强化了党建工作与数学建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点与细节,最后基于 2022 年度数学建模良好成绩从实践层面验证了党建工作与数学建模工作深度融合的价值意义.

    党的建设党建业务融合数学建模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促进专业建设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青年学生的内在逻辑研究

    王斌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辨析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概念、内涵、危害及对策的基础上,从心理、认知和生命三个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青年的内在逻辑展开探讨.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迎合和利用青年社会心理操纵社会舆论,挑战乃至抢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诱导青年社会心理向社会意识转变,企图重塑青年对革命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结构,进而改变青年政治立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生命样式.研究结论对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指导青年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社会心理认知结构生命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