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奋勤

月刊

1671-0975

430205@163.com

027-81973959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查看更多>>《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语言与文学、史学、法学、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的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文化精准传播的现实样态、逻辑机理与技术省思

    朱迪杜朝举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智能化功能,推动着网络文化进入了智能化传播阶段,助力网络文化逐步实现了更为精准的传播.其中传播内容精细化、传播媒体融合化、传播模态多元化等构成网络文化精准传播的现实样态;推荐算法的精准分发,自然语言处理的精准导航和虚拟数字人的在场体验等,共同构成网络文化精准传播的内在技术支撑.同时,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在释放技术红利的同时,可能衍生出系列秩序失范和伦理失衡等问题,因此,须从技术价值引导、技术伦理规制、技术素养升华等三个维度,引领网络文化正向传播.

    人工智能网络文化精准传播

    "国潮快闪"在海外:跨文化语境下中国Z世代的微观叙事与游戏化传播

    高可喻徐惊奇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潮快闪"作为青年亚文化、传统艺术和民族与国家意识的共构,是近年来中国Z世代人群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创造认同空间的重要范式.本文以"国潮快闪"中Z世代参与跨文化传播的微观叙事为逻辑起点,归纳出其三重微观叙事策略:形式上,打造空间聚合环境,立足本土化传播语境;内容上,创造个体具身实践,形构跨文化意义共同体;媒介上,利用数字交互媒介,驱动记忆个性化传播,并引入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进一步探索Z世代如何在传播游戏观的驱动下,通过海外"国潮快闪"驱散宏观文化差异、开放中外文化边界,实现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赋魅.

    国潮快闪跨文化传播微观叙事游戏理论

    回归文化的主体性——现代性张力与民族文化辨析

    唐雨欣刘国胜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全球一体"的历史进程,共同体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共同体,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汇入世界化的浪潮,文化也具备了世界性的特征(即文化的共性).但文化世界性的走向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全面发展,资本的强大统摄力使得在文化发展方面呈现出西方文化同化、消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倾向,从而民族文化遭遇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展开文化的主体反思是时代逻辑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面对当前文化全球化浪潮所引发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之间的矛盾,深入批判文化霸权主义,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当代形态.因此,在文化问题上,首要的问题是回归自身文化主体性,只有如此,中华文化才能做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新的活力.

    文化主体性中华文化现代性

    国产数字游戏中传统文化的传译与跨文化弥合——基于《黑神话:悟空》的研究

    王晴铮国秋华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神话:悟空》游戏以《西游记》为宏大背景,精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顶尖游戏技术相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从现代游戏"策展"出圈、优秀传统文化"脱域"传译、共轭跨文化弥合多个维度出发,通过厘清内容创新、强化媒介可供、扩大"共通意义"等路径,全面剖析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扬中的创新实践与跨文化弥合策略,旨在为如何更有效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蝶变思路和升维脉络.

    《黑神话:悟空》网络游戏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跨文化弥合

    高校体育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孙立海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向.研究认为,体育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在逻辑在于:以体强魄,奠定身体基础;以体育德,筑牢思想之魂;以体养心,锤炼心理品质;以体促行,增强社会适应;以体塑美,促进内外协调.现实困境:体育教育目标设置工具化,多元功能发挥不充分;体育教育内容安排片面化,以体育德缺乏融入性;体育师资队伍认知不全面,以体育人缺乏能动性;体育教育实施呈现形式化,综合育人效果不明显.实践路向有体育育人靶向设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强化体育育人实践过程等.

    高校体育健全人格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实施路径

    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耦合与实践路径

    赵晓芳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内在动力的全新总结,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红色基因.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传承者和实践者,通过高校思政课把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宣传好、传承好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在价值导向、育人使命和思想内容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通过专题化、研讨式、情景化和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生动全面的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教育,推动自我革命精神入脑入心.

    自我革命精神高校思政课内在耦合实践路径

    "数智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

    刘春玲黄金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科技的发展给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将数智科技赋能会计学专业建设,是近年来会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话题.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适合应用型高校的"三个融合"的专业建设思路,提出了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推进高水平课程建设和打造多元协同育人的会计学专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建设路径,形成可示范推广的理论和应用成果.

    数智化应用型会计学专业建设

    新质生产力赋能法学教育——以ChatGPT融入法学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与风险防范为视角的分析

    杨莹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效能生产力形态.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并带来教育制度的深层变革,法学人才培养应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借助新质生产力利用ChatGPT打造"交互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及学习效率.以人工智能为切入口创新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转化学生考评方式和机制,提高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数字化教育教学水平,将ChatGPT有效融合法学实践创新教育.针对ChatGPT等新质生产力融入法学人才培养中学业诚信遭质疑、教师地位弱化,师生信息安全存在风险的问题,通过学业诚信评价机制变革,明确智能技术应用与教师主体性边界,平衡智能技术整合数字资源与师生信息安全保护进行有效的应对.

    新质生产力教育数字化法学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新财经"改革下高校通识教育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以《婚姻经济学》为例

    陈洁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财经"改革中,高校需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婚姻经济学》为例,探讨在高校通识教育领域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通过将互联网时代的线上学习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有机结合,智慧课堂既避免了网络教学情感因素的缺失,又发挥了网络教学自主便捷的优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本文分析了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进行智慧课堂尝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示了基于BOPPPS模型的智慧课堂的一般操作流程和《婚姻经济学》智慧课堂的具体应用,最后归纳了智慧课堂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为智慧课堂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为财经类高校全面推进"新财经"改革拓展了行动策略.

    新财经智慧课堂BOPPPS模型通识教育

    ESG理念对财务分析教学中的影响与改革研究

    张少勇严飞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作为高校财务教学的重要课程,目前正面临着原有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当下企业的迫切需求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课程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ESG理念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提供新思路,进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财务人才.

    财务分析ESG理念教学质量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