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李延涛

季刊

1008-4185

hbjgxb@hebiace.edu.cn

0313-2050809

075024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路33号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给水排水、环境工程、暖通工程、建筑机械、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建筑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开发领域的学术论文、报告、综合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建筑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下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研究——以张家口为例

    周扬洋朱天龙武颖张乐...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提出了整体规划,对于整合京张沿线旅游资源、推进京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构建张家口区域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满意度指标体系,运用 IPA-Kano模型对张家口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在景观感知、活动感知、文化感知和服务感知的评价体系下,提出建设路径:(1)发挥资源优势与特色,打造差异化发展;(2)立足交通区位优势,提升旅游设施服务质量;(3)完善旅游模式开发,增强品牌影响力;(4)强化文旅人才支撑,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旨在促进张家口区域体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期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游客感知IPA-Kano模型建设路径

    文化基因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旅游景观叙事转译研究——以大境门段为例

    李磊王中海梅兰邓亚倩...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成为吸引游客和传递文化价值的焦点.通过定性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探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旅游景观的叙事转译路径.首先,分析文化基因、旅游景观叙事转译相关研究;其次,根据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提取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旅游景观的文化基因,构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旅游景观的文化基因体系与文化基因评价表;再次,对旅游景观叙事转译的要素提取、组织策略、实施方式进行研究;最后,从空间形态、空间情境、空间符号和数字景观运用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旅游景观进行叙事转译,以达到大境门段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高度融合.

    文化基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旅游景观叙事转译

    基于GIS的旅游公路路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张北草原天路东线为例

    刘智豪张鑫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张北县草原天路为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 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对其路侧 5km范围内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草原天路路域各级生态敏感性面积比较接近,位置分布存在明显特点:不敏感区占比 11.38%,面积为 75.45 km2,其余四级敏感区面积相似,占比均在 22%左右,其中中敏感区所占面积最大,为 150.17 km2,占比 22.65%,中低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西段北侧,高敏感及以上主要集中在公路东段.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的各级敏感区分布特点和占比结果,可为草原天路的旅游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路域景观生态敏感性旅游公路层次分析法

    冬奥背景下崇礼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张子昊张鑫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遥感技术获得土地使用资料,运用 ArcGIS10.2 平台上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并探讨了崇礼区各个时期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特点.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和整理,以及运用Fragstats4.2 平台对一系列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和耕地是崇礼区主要的景观类型,是整个研究区的基质[1];人造地表斑块数量最多也最为分散.研究结果可以为崇礼区的景观格局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景观生态景观格局崇礼区ArcGIS

    基于GIS的崇礼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赵健池张博阳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崇礼区生态敏感性,探究崇礼区生态系统内部环境对于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崇礼区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类型 6 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得出崇礼区敏感性主要集中在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域的结果.在未来发展中崇礼区需要针对不同的生态敏感性分区提出不同的保护和利用策略,同时需要发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崇礼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与社会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敏感性层次分析法GIS分析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

    李友智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基础,探索如何利用 GIS工具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通过收集城市土地利用数据、自然资源数据和人口经济数据,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数据库.结合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益、最小化环境影响和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为目标,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林地、草地和耕地是张家口市主要的景观类型,是整个研究区的基质,人造地表斑块数量最多也最为分散.研究结果可以为张家口市的景观格局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ArcGIS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张家口

    供热系统最佳定压点位置确定研究

    张雄陈宁洁刘蒙师涌江...
    105-11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供热管网不同循环水泵位置的放置以及定压点位置设定组合,绘制水压图,分析确定了循环水泵与定压点位置的设定对系统压力的影响变化规律;得出循环水泵的位置决定了供热系统压力极限点的位置、定压点的位置决定了系统极限压力值的大小.最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能量守恒方程推导确定出系统最佳定压点的准确位置.

    定压点循环水泵水压图

    实现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最佳倾角的模拟分析

    李联友张玉瑾刘涛任佳艺...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利用相关软件模拟分析的方法,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搭建、设备的连接和光伏电板的固定装置的倾角,对其输出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出适用分布固定式光伏发电阵列最大功率的固定装置最佳倾角.提出了以恒定负载固定式太阳电池阵列最大功率在冬季、夏季和全年最优状态下所接受到最大太阳辐射量所安放的最佳倾角模拟值.

    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跟踪模拟分析

    基于试验研究的有空腔幕墙保温系统竖向火特性仿真模拟

    于志超任佳
    122-12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有空腔幕墙保温系统竖向燃烧进行分析,研究其温度场分布及火焰蔓延规律.通过应用FDS软件建立相关模型进行竖向火蔓延仿真模拟,并与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仿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吻合度,能够应用该仿真模拟进行更多工况的空腔竖向燃烧研究.另外模拟结果表明空腔内部保温材料燃烧温度能够达到 850℃左右时能够引燃,对铝塑板幕墙有较大威胁,会增加空腔内部空气流通,增加火灾蔓延风险.

    空腔幕墙保温系统竖向火仿真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在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刘伟刘昊洋朱天龙谢浩...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用水来源,预测岩溶地下水污染水平对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保护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更可靠的岩溶地下水污染水平预测结果,利用我国西南部典型岩溶区 105 组地下水样品,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量化结果基础上,分别采用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 T-S(Takagi-Sugeno)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地下水污染等级预测,比较不同人工神经网络污染评价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 90 组岩溶地下水样品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剩余 15 组岩溶地下水样品进行污染等级预测比拟.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相似性为 80%,SVM相似性为 73.3%,T-S模糊神经网络相似性为 66.7%.BP神经网络预测的岩溶地下水污染等级结果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量化结果最为相近,且优于SVM和T-S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基于此,在我国西南部岩溶地下水污染评价研究中,建议优先选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岩溶地下水污染水平预测.

    岩溶地下水污染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