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余敏辉

双月刊

2095-0683

xuebao2261@sohu.com

0561-3802261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努力做到学术性、导向性、专题性、师范性、地方性的统一,繁荣学术理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服务。它对我国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以及高等师范教育等进行理论探讨,为校内外优秀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文明新形态意蕴的多维向度探赜

    张晓婧王路雅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理论命题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郑重提出,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政党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领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也是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劲动力.从现代性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从社会性质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文明的现实形态.从文明维度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样态,更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具体文明形态,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铺垫投资行为与设彀文本建构

    吴礼权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铺垫投资行为经常出现于生产性经营活动与商业性经营活动中.它既是一种投资方式,也是一种投资策略.既可以有效地规避投资的风险,又能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在语言活动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人们在表情达意时,以"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往往需要增量配置语言资源.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这明显有违"成本最小化"的经济原则.但是,增量配置语言资源后,则实现了终极收益最大化的目标预期(文本接受效果最优化),这又符合"收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换言之,设彀文本的建构是以边际成本最大化(语言资源超量配置)为代价,从而实现边际收益的最大化(即达意与审美的有机统一),跟经济活动中铺垫投资的原理是一致的.

    铺垫投资设彀文本资源配置边际成本边际效益

    版权声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14页

    能力知识的持有条件——以失去双臂的钢琴师为例

    崔治忠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论学家对能力知识的本质给出了不同解释,但所有的解释都必要回应钢琴师案例发起的挑战.命题主义认为失去双臂的钢琴师在实践呈现模式下持有关于如何弹钢琴的命题知识,因此,钢琴师知道如何弹钢琴;倾向主义和折中主义认为在拥有双臂的情景中,钢琴师知道如何弹钢琴;对象主义认为失去双臂的钢琴师知道如何弹钢琴,因为处于跟钢琴师一样认知状态的人能够成功地弹钢琴.通过分析钢琴师案例可以发现,获得能力知识不同于持有能力知识.能力知识的获取需要满足认知条件、能力条件和实践条件,其中,认知条件要求认知主体相信真命题"w是自己做某事的方法",能力条件要求认知主体在正常情况下拥有成功做某事的能力,实践条件要求认知主体有意且成功地做过某事.不同于能力知识的获得,认知主体在丧失成功做某事能力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继续持有做该事情的能力知识.

    钢琴师案例能力知识本质持有

    费边社会主义的演变、影响及衰落原因

    张晓航刘健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边社会主义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早期的集体主义时期、对集体主义的反思与挑战以及1950年代以后对个人权利和社会平等的强调等阶段.费边社会主义作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滥觞,对英国工党、英国的福利政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成立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产生过比较重要的影响.由于费边社会主义缺少明确的哲学基础、费边社轻视工人阶级、并且忽视组织建设等原因,费边社会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当前费边社试图通过新的计划来重新为工党指明方向,并恢复曾经的影响.

    费边社会主义英国工党韦伯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冯友兰论韩愈的三个维度

    韩涛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冯友兰十分重视韩愈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在"三史"中有专门篇章对韩愈及其思想进行论述,在创作"贞元六书"时以韩愈自比.冯友兰推崇韩愈提出"道统"对宋明新儒学的思想史意义,堪称宋明新儒学的先驱.韩愈拈出《大学》《孟子》,不仅提高了心性思想的地位,而且把心性之学引向现世人伦.在攘斥佛老问题上,冯友兰认为韩愈排斥佛老不是最终目的,其出发点是挺立儒家文化的主体地位.冯友兰对韩愈的评价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韩愈评价甚高,称赞韩愈为宋明道学家先驱之人,但晚年《中国哲学史新编》视韩愈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反映出特殊语境下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变化.冯友兰和韩愈都是面对异域文化冲击下自觉担任接续儒学道统的传承者,二者的区别在于韩愈是攘斥佛老,猛烈排斥外来文化,从华夷之辨的角度卫道,而冯友兰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以西解中,中西汇通;韩愈攘斥佛老仅停留在纲常伦理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批评,未能在理论层面与佛教哲学展开对话,而冯友兰则直接进行理论创新,以新实在论来重新审视儒学,援西入儒,形成其"新理学"思想体系.

    冯友兰韩愈道统宋明道学

    文化主体性视域下林语堂文化传播理念探析

    肖魁伟吴诗莹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语堂在丰富的文化传播实践中认识到,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播者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心和包容互鉴的文化视野.在面对西方文化时要抱持积极而客观的态度,既要了解自身文化的优缺点,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长短优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最终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林语堂的文化传播理念,虽然是他在特定时期个人经验的总结,但对于当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而言,仍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林语堂文化主体性文化传播理念

    具象化与在地化:民国时期《科学画报》对西医知识的视觉传播

    程粮君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刊于民国时期的《科学画报》通过刊载大量医学知识、医学仪器等图文,使用多种类型的视觉符号来传播西医知识,扩大了西医在近代中国的影响力.通过文本分析法和视觉分析法来研究图像符号不仅可以看到画报传播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和策略,还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大众对西方医学知识的接受度.可以说《科学画报》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医学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医学知识《科学画报》视觉传播西医东渐

    灵璧奇石传统审美路径分析

    朱曙辉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士人对灵璧奇石的审美实践在多重路径中展开:一是在感官直觉层面,审美主体通过对灵璧奇石的奇崛之形与清越之声等形体特征进行直接感知,获得直观的形式刺激;二是在幻象营造层面,审美主体借助想象,在认知形象建构中实现从奇石到物象再到情境的两重思维进阶,最终获得情境体味式审美体验;三是在意义反思层面,依托"即物穷理"认知模式,通过移情思维对灵璧奇石坚固、温润等客观属性进行伦理化阐释,进而获得一种涵泳道德的审美体验.形式刺激主要源自人本能的生理与心理反应,而后两者则是以理性为主导、以主观建构为途径、以主客交融为归宿的自觉实践,其中情境审美偏向于无功利的艺术欣赏,寄托了传统文化精英的超脱情怀,而意义反思则是传统士人修身实践的延伸,体现了知识阶层的现实关注.

    灵璧奇石传统士人审美路径文化心理结构

    史学研究视域下《海上花列传》中首饰的意义系统研究

    王茜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本细读,在史学研究视域下研究《海上花列传》中首饰的意义系统,从城市史视角和新文化史视角看,首饰是《海上花列传》中的各种记录、展示、重建、叠压、拆解、移动、符号化的重要物质坐标,是物质载体,是晚清上海都市物质文化记录,是历史文化研究文本.研究打破了历史书写的性别藩篱,将研究触角延伸至历史中的边缘群体、延伸至其精神体验.从个体生活史视角和妇女生活史视角看,《海上花列传》中的首饰具有叙事学功能,是对人物微观"深描"的形象塑造,通过首饰来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分析她们的内心活动和潜意识,首饰既是经历也是符号,既是装饰点缀,也吐露真心.从个体经验记录到群体文化书写,《海上花列传》中的首饰映照出一定的时代生活逻辑,反映了男性视野中的女性经验与物质规训,体现出特定时代社会思想脉络.

    《海上花列传》首饰意义系统叙事学男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