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刘大群

双月刊

1000-1573

xuebao@hebau.edu.cn

0312-7521323,7521322

071001

河北保定市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1905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的《北直农话报》的基础上,几经更名演进而来的,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学报和科技期刊。旨在反映农业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本刊为全国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已被CA、AJ、ZR、CABI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和国内许多权威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多年来连续获得省内外多项奖励,是河北省优秀期刊、华北地区优秀科技期刊和全国优秀高校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省两类奶牛场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魏玉杰李莹洁王旭丹梁春彩...
    82-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本试验从抗菌药物减量使用达标奶牛场和非达标奶牛场采集肛拭子样品,进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耐药表型、基因型检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比较两类奶牛场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从 174 个肛拭子样品中分离到了 173 株大肠杆菌,达标场 84 株,非达标场 89 株,总体分离率为 99。4%。耐药性检测发现,达标场和非达标场大肠杆菌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株中共有 23 株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多数五重及以上耐药菌株来自于非达标场。除QnrB基因达标场检出率高于非达标场外(P<0。05),两类奶牛场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MLST分型发现 25 种ST类型,其中 20 种为已知ST型,5 种新ST型。达标场大肠杆菌的优势型为ST109 型,非达标场大肠杆菌的优势型为ST10 和ST1307 型。奶牛场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与ST型之间无相关性。

    大肠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

    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在生殖衰老过程中基因、蛋白表达变化研究

    陶晨雨赵顺然夏威李俊杰...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生殖衰老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对课题组前期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来自于 6 周龄(年轻组)、10 月龄(衰老组)的健康雌性昆明(KM)小鼠。结果显示,转录组数据与蛋白组数据得到的差异基因与差异蛋白的符合程度并不高,共筛选出 95 个基因和蛋白同时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发生上调,有 22 个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发生下调,采用q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对其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年轻组相比,衰老组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Ndrg1 和Sting1 表达显著上升(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Gpx7、生长因子相关基因Gdf9、Bmpr1b与激素合成、分泌相关基因Esr2、Lhcgr表达显著下降(P<0。05)。综上说明机体发生生殖衰老后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水平上升,抗氧化功能下降,激素作用途径受损。

    生殖衰老卵泡颗粒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生长因子激素

    正负压气吸式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赵晓顺侯壮壮史文琴于华丽...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适配非圆小籽粒种子的播种,解决机械式排种器易伤种,对种子尺寸适应性差的问题,设计了 1 种正负压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根据农艺要求对排种器整体进行了设计;同时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吸种负压、排种器转速以及投种高度 3 个因素对排种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参数组合:吸种负压为-3。5 kPa,排种器转速为 19 r/min,投种高度为 180 mm;对最优参数下精量排种器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合格率为 80。62%,重播率为 9。22%,漏播率为 10。16%。符合JB/T—10293-2013《单粒(精密)播种机技术条件》的要求。

    气吸式排种器精量播种正负压组合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

    自动化硬枝切腹接嫁接机设计与试验

    张佳成刘磊周舒骅姜海勇...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育苗企业手工嫁接中存在工人劳动强度高、嫁接效率低和嫁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 1 种多工位自动化硬枝切腹接嫁接机。通过分析各种硬枝嫁接方法的特点,采用"切腹接法"作为自动化硬枝嫁接的农艺方法。针对"切腹接法"易出现砧木劈裂问题,对切腹切口形式进行改进,并结合农艺要求及苗木成活机理,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建立砧木与接穗短切面间的接触应力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嫁接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规范化嫁接技术要求和生产效率要求设计硬枝嫁接机,包含破砧装置和削穗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对中、定位、夹紧、切削、退刀等一系列工序,并设计规划嫁接工作流程。最后,进行样机的搭建与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嫁接机在自动化硬枝嫁接过程中稳定运行,平均效率为 660 株/h,平均成功率为98%,达到了育苗企业的作业要求。

    硬枝嫁接切腹接法接触应力自动化嫁接机

    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的奶牛个体识别研究

    赵玲周桂红任力生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单一信息对奶牛个体身份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 1 种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对奶牛个体身份识别的方法。在Mask R-CNN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到Mask R-CNN的ResNet50 特征提取网络的输出阶段,能够在图像通道和空间上增强奶牛身份信息。针对奶牛不同部位,本文对改进前后的Mask R-CNN模型分别基于牛脸、基于躯干以及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原始Mask R-CNN模型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进行奶牛个体识别,比单独基于牛脸或躯干的识别精度提高 2。3%~3。7%。改进后的Mask R-CNN模型在自建奶牛图像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 93。63%,mAP值达到 92。16%,相较于原始Mask R-CNN,准确率提高了 2。92%,mAP值提高了 2。63%。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对养殖场环境下奶牛个体身份的识别,可为奶牛的精准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奶牛牛脸和躯干个体识别MaskR-CNN注意力机制

    基于STM32的轮式水产监控车控制系统设计

    杨佳敏张晨一席瑞谦任振辉...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水产养殖监控装备自动化水平低、设备简陋等问题,设计了 1 套以STM32 单片机为核心的轮式水产监控车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降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驱动模块等组成,其中驱动模块完成了监控车的行走、操作平台的升降及机械臂的伸缩等功能。通过 2。4G无线网络技术,将遥控推杆信号和按键信号发送至信号接收机,控制PWM波来改变驱动电机的电压值,实现了监控车的行走功能。利用霍尔传感器实时反馈监控车的行驶速度,采用专家PID算法进行车速调整,实现了监控车的平稳运行;利用电源正接状态和反接状态的相互切换,通过电动推杆实现了操作平台的升降功能;通过脉冲数调整步进电机的转速完成了机械臂的伸缩控制。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监控车行驶速度在8 cm/s至32 cm/s区间内电机转速相对稳定,操作平台升降高度能够达到1。2 m,机械臂向外伸出能够达到 1。5 m,监控车控制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STM32水产监控车控制系统专家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