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浸种催芽模式对水培花生芽胚根发育及标准化生产的影响

    夏全杰赵滢梅博杰陈镇...
    64-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水培花生芽最适宜胚根发育的浸种催芽条件,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浸种时间和催芽时间组合,对花生种子进行培养,统计胚根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当温度设置在25~27℃,浸种时间为3~4 h,催芽32~36 h时,花生芽胚根发育较好,最适宜花生芽上穴盘生长,收获的花生芽商品率最高。

    浸种催芽水培花生芽标准化生产胚根发育影响

    增密减叶措施对烤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葛嘉雪张启莉崔钰杰付国占...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优质烟叶的比例和烟草原料的工业利用率,在四川省广元烟区以云烟87品种为对象,采用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旨在阐明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烤烟种植密度减少留叶数时,烤烟能完成正常生长发育,且相较于其他处理在叶片发育上具有显著优势;在中、低密度和中、低留叶数处理下,烟叶光合能力更强;在M2密度和L2留叶数水平下,烤烟在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上取得较好表现,产值最高。此外,适当增密减叶措施降低了烤后叶片烟碱含量,提高了还原糖、总糖含量及糖碱比,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烟叶评吸质量具有显著优势。综合分析认为,在四川省广元烟区采用种植密度18 750株/hm2、留叶数16~18片/株时烟叶质量较好。

    种植密度留叶数烤烟生长光合特性产质量

    茄衣中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研究

    刘海莹茌馨文刘刚杨春雷...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湖北省丹江口市气候特征,以楚雪26号(CX-026)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生长时期(移栽后59~101 d)采收的中、上部烟叶的农艺性状、内在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探寻烟草成熟的变化规律,从而明晰最佳采收时间。农艺性状结果分析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中部和上部烟叶逐渐变长变宽、身份变厚至恒定水平;叶色由青渐深,后出现黄褐斑纹;茎叶夹角增大、拉力减小,说明烟叶成熟度逐步提高。生理指标分析表明,色素指标(SPAD、叶绿素a等)、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随着生长而下降,从而使烟叶叶片色度值(LAB)提高。熵权分析揭示了光合指标和色素指标在烟叶成熟度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二者不仅权重高,而且相关性显著,为烟叶成熟度判别提供关键参考。根据光合指标以及色素指标分析结果,中部叶在移栽后66~73 d,上部叶在移栽后87~94 d变化趋于稳定,说明可能在此时间进入成熟期,可以选择作为适宜的采收时间。

    烟叶茄衣成熟度移栽时间生理指标农艺性状

    真空处理和花蕾时期对百日草花序浸染法的影响

    潘雨荷邢加成叶要妹丁永亮...
    81-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日草(Zinnia elegans)S5头状花序形态和子房细胞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不同配比农杆菌重悬液、真空处理方法和头状花序发育时期对非组培的花序浸染法进行百日草转化技术适用性探索。结果表明,S5花序发育的外部形态和细胞学观察发现小花蕾7及以后发育时期的心皮处于开放状态。农杆菌重悬液为1/2 MS+0。03%Silwet L-77+10%蔗糖+0。01 mg/L 6-BA(OD600 nm=0。4)处理蕾3头状花序得到0。35%的转化率。真空断续处理有利于转化率的提高,较好的处理组合是真空断续2 min+30 s处理蕾5至蕾7头状花序,收获其中的小花蕾7至蕾9的转化率可达3。23%~5。00%。

    百日草(Zinniaelegans)花序浸染遗传转化真空处理花蕾时期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不同产区及品种枸杞果实多元化质量评价

    王丹青田英何军秦垦...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银川市芦花台园林场、宁夏海原县四营、青海诺木洪农场的4种品种枸杞果实宁杞1号(N1)、宁杞7号(N7)、宁农杞15号(7-8)、科杞6082(14-02)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其外在品质(平均单果重、横纵径、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总糖、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枸杞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将7个品质性状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可反映枸杞品质84。807%的原始数据信息量。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产区"14-02"、"7-8"和宁夏海原产区"14-02"果实品质较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够综合评价各品种枸杞的品质,为后续不同产区及品种枸杞果实的品质评价研究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为枸杞的产区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枸杞产区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苦瓜品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效应分析

    汪自松罗厚仟陆小云沈伟...
    91-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干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品质性状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以苦瓜雌性系Z-1-4为母本,优质苦瓜高世代自交系2538、5325和5321为父本,构建3个组合的4个世代[P1(亲本)、P2、F1、F2]遗传群体,并结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苦瓜干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盐含量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苦瓜干物质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等加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且遗传率较高;苦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遗传率较低,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遗传选择。商品瓜硝酸盐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遗传率也较低。可溶性蛋白质与硝酸盐的遗传率均相对不高,适合在高世代进行表型选择。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品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荧光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叶缘铭蔡化田瑞董志丹...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湖北省24个地方杏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杏、桃、扁桃和樱桃上的14对引物共扩增出16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11。571。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90。312,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6。451。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农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652、0。813、2。03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94,说明所选近源物种的引物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多态性丰富。在相似系数0。580处将24个品种分为3个大组,第1组由洪平杏独立成组,第2组由榔梅、杏梅等4个品种组成,第3组由米杏、五祖杏等19个品种组成。可见,湖北省地方杏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特异性引物可以鉴别湖北省地方杏品种。

    地方杏种质资源荧光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湖北省

    不同栽植环境下守宫木的生理响应及其耐阴性评价

    梁小春姜星宇郭品湘杨秀玲...
    102-10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栽植环境对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L。)Merr。]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耐阴性进行评价,以3年生守宫木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露天(100%光照强度)、林下(65%光照强度)、大棚(30%光照强度)3种环境下栽植,测定不同环境下守宫木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瞬时光合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林下种植、棚下种植守宫木的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露天环境;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先增后减,在林下种植时最高,而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及蒸腾速率则表现为露天种植>林下种植>棚下种植,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遮阴程度增加而先升后降,林下种植时达到最大;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随着遮阴程度增加不断下降,露天种植时达到最大。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林下环境的守宫木植株光合及生理状态最佳,过强或过弱光照环境均不适合其生长。

    守宫木[Sauropusandrogynus(L.)Merr.]栽植环境耐阴性生理响应

    环保包装专用苎麻品种筛选

    徐敏熊伟王维张奥深...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轻型环保包装材料的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品种要求,2021-2022年对现有国内审定的8个苎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调查、纤维支数测定、抗性鉴定等研究,筛选出具有中等抗性以上、纤维支数2 000公支以上、纤维产量3 750 kg/hm2以上的品种苎麻。对抗性、产量、纤维支数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8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苎1号、赣苎6号、华苎6号3个适宜环保包装专用的苎麻品种。

    环保包装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ich.]品种产量纤维支数抗性

    铁皮石斛苗床下立体栽培羊肚菌技术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田金凤郑毅尚远宏
    111-11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四川省攀枝花市秋末冬初设施塑料大棚中羊肚菌(Morchella spp。)-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立体栽培的可行性,测定在羊肚菌生长过程中的菌丝生长期(M1)、子实体生长期(M2)和采收期(M3)表层土壤的pH、全氮、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EC)和固体溶解性物质总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羊肚菌生长的过程中,试验组不同时期表层土壤的pH和有效钾含量均下降,而速效磷、全氮、铵态氮、EC、TDS和有机质的含量均显著增高,且产量达(1 950±180)kg/hm2。

    羊肚菌(Morchellaspp.)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栽培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