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产业集聚下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张远慧
    137-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部、西部、东部三大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发展,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农业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集中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农业经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2014-2021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对中部、西部、东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速率最大,超过了东部地区,可能是受到国家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影响。由此可知,农业产业集聚有助于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农业经济农业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增长速度影响程度

    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收敛性

    徐东芳孔令成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现象;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省市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呈缩小趋势。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从总体上提高及从空间上优化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出明确地区环境,因地制宜;把握区域差异,精准施策;打破区域壁垒,协同发展的对策。

    碳排放约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收敛性长江经济带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季张含昱杨慧文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投入产出框架设计粮食生产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DF的粮食生产效率动态DEA测算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然后结合ESTAD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呈小幅度动态下降趋势,并呈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局部空间结构和空间依赖方向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东西部地区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高于中部地区,而中西部的局部空间稳定性高于东部沿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与邻域协同增长的省(市、自治区)占比为51。6%,集中于黄河以南,空间格局整合性呈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宏观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政策支持因素影响最小,但政策支持与其余因素的交互作用具有非线性增强效果。

    粮食生产效率时空演变影响因素ESTDA模型地理探测器

    旱灾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曹娇娇
    157-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作为典型案例,探究旱灾与各要素影响粮食生产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粮食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旱灾无法独立影响粮食产量。在高粮食生产中产生4条路径组态,分别为资源投入型、政府支持型、政府支持+资源投入型以及政府支持+技术投入型。在低粮食生产中产生6条路径组态,概括为因旱减产+政府缺位+资源不足型、因旱减产+资源不足型、因旱减产+资源不足+技术不足型3种类型。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不仅具有非对称性,还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

    旱灾粮食生产组态路径fsQCA

    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杨慧文季张含昱冯天易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人才3个维度设计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技术进行降维处理,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各维度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BM-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具有省际差异和地域特色,相较于广东数字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北京则更多依赖数字人才资源。数字经济对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正向作用,但影响能力较低。分维度看,相较于数字产业,数字人才和数字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显著。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动态平衡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数字化要素与农业生产要素协同衔接,精准高效释放数字经济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转型的活力。

    数字经济粮食生产效率投影寻踪SBM-DEA影响效应

    玉米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及收敛性

    李欠男叶锋
    171-17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EBM-Super-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18年玉米主产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玉米生态效率的时间演变和地区分布特征,并运用收敛性方法检验玉米生态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玉米生态效率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全国及四大区域玉米生态效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地区差异不会无条件地缩小;全国及四大区域玉米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受灾率、财政支持力度、人力资本是影响玉米生态效率条件β收敛的重要因素。

    玉米生态效率EBM-Super-Malmquist指数时空差异收敛性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和重心模型的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测评

    冯浩夏国峰尤显平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和重心模型等研究方法,测评2010-2018年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各年份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和农业生态效率重心时空演化轨迹。结果表明,2010-2018年重庆市各年份农业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由负相关性转变为正相关性,农业生态效率的重心偏移呈螺旋状均散落在重庆市长寿区。

    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重心模型相关性分析重庆市

    广西与全国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评价

    许忠裕邓国仙黎丽菊林树恒...
    183-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2005-2020年广西与全国农林牧渔业各产业产值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农林牧渔业产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通过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业、林业、畜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随年份的变化呈降低趋势,渔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良好的关联度;全国农业、林业、畜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关联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渔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则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广西与全国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为负值,广西波动变化较大;全国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优于广西,2007年、2008年、2011年广西与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优质协调,2010年为良好协调,2019年为中级协调。因此,为促进广西和全国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优化,需增强林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等产业的能动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区域分布,加长农业产业链,生产高品质的农业产品,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增长的目的。

    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协调分析广西全国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用水强度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

    李嘉豪杨浩霖孙涛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时空维度将区域用水强度的影响效应分解为工业化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第三产业节水技术效应、生活用水承载力效应以及城镇人口用水规模效应,构造区域用水强度时空差异的LMDI分解拓展模型,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深入探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用水强度时空差异的驱动渠道以及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是2000-2020年抑制长江经济带用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抑制作用自2012年起逐年减弱,转为促进用水强度的增长,2020年又转为抑制作用。自2011年起,抑制或促进各省市相比于上海市用水强度增加的驱动力皆存在弱化趋势。服务化态势下的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可抑制其相比于上海市用水强度的增加,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江苏省和四川省要加强水资源在产业间(尤其是一二产业间)的合理化配置并优化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耗水结构,贵州省、湖南省、云南省和湖北省服务化水平较低,仍需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

    水资源产业结构高级化时空差异用水强度长江经济带驱动效应

    农户兼业影响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汤勇孙倩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当前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户兼业形成的驱动因素、农户兼业的类型划分及其职业特征,从收入效应、创业效应及人力资源平衡效应等角度提出农户兼业对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正向影响,从偏离农业发展目标、滋生伦理问题及影响农业整体推进等角度分析其对小农生产融入产生的负向影响,最后从促进农户兼业转化为农户专业以及推进农业人口转移等角度提出促进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户兼业小农生产现代农业发展职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