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齐玉岗徐婷何竹梅纪昌中...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阳群体种1芽1叶(以下简称叶)为原料,研究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情况,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室内自然萎凋,摊叶厚度2~3 cm,分别在萎凋0、8、10、12、14、16、18、20 h时取样并微波固样,磨碎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萎凋叶水浸出物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同萎凋时间其含量差异不显著;萎凋叶茶多酚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萎凋8~20 h时不同萎凋时间茶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含量趋于稳定,在整个萎凋期间,茶多酚含量下降了5。60%;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萎凋12h相比,萎凋20h的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14。63%;萎凋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萎凋开始至萎凋结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8。02%;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紫阳群体种鲜叶在萎凋18~20 h时达到萎凋适度。萎凋过程中,水分在生化成分变化过程中同时作为反应物和反应介质,萎凋叶含水量变化对茶叶生化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应采取合理措施,协调萎凋叶含水量和生化成分含量变化情况,使其达萎凋最适程度。

    紫阳群体种萎凋过程鲜叶生化成分动态变化

    基于多光谱航空图像的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

    胡海洋陈健张丽莲杨林楠...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田异常区域分割问题,采用特征融合跳跃连接模块和全局-局部注意力模块改进UNet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农田异常区域实时分割网络,实现了对多种农田异常区域的精细分割。结果表明,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IoU)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平均交并比为41。24%;相较于使用UNet作为基线的模型,虽然本研究模型的参数量略有增加,但农田分割效果明显提升,MIoU提高了4。16个百分点;与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的SegFormer模型相比,本研究模型的参数量基本相同,MIoU提高了2。50个百分点。本研究模型通过采用自适应采样训练方法确保在每个类别上都能取得出色的分割效果。利用多光谱航空图像训练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有助于实现无人机对农田生长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进程,为自动监测农田生长情况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多光谱农田生长异常区域航空图像UNetDeepLabV3+SegFormer

    材料掺量对不同龄期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析

    邵善庆龚爱民王冉罗加辉...
    204-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实际应用,基于不同碱激发剂(生石灰粉)掺量(5%、8%、10%)和不同粉煤灰掺量(10%、15%、25%)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对不同龄期(7、28、56 d)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石灰粉掺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28d和56d龄期时,粉煤灰掺量为15%时碱激发粉煤灰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在粉煤灰掺量不变的条件下,当生石灰粉掺量从5%增加到8%时,各龄期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增加;当生石灰粉掺量从8%增加到10%时,各龄期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降低。

    材料掺量龄期碱激发生石灰粉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

    丘陵山地翻耕机具姿态调整系统设计与仿真

    施正发袁奎余佳斌胡勇...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丘陵山地翻耕作业机具姿态调整系统在复杂作业工况下调整和控制精度不高,导致机具作业稳定性和作业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机具横向姿态调整系统,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丘陵山地翻耕作业的机具姿态调整系统。以常规PID控制算法为对照,在姿态调整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规PID控制算法的机具横向姿态调整时间为4。5 s,横向姿态角的超调量为0。89°;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机具横向姿态调整时间为1。9 s,横向姿态角基本无超调。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机具姿态调整系统的可行性、正确性和科学性,调整系统精度和稳定性能满足丘陵山地横坡作业复杂的工况要求。

    丘陵山地翻耕机具姿态调整系统模糊PID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挖掘两种日粮模式下蛋鸡回肠代谢物的差异

    张应胡秦绪光马丽王皓杰...
    213-217,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饲喂基础日粮(CON)和含5。0%益生菌发酵饲料(PFF)2种日粮条件下蛋鸡回肠内容物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2种日粮条件下蛋鸡回肠中代谢产物,通过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蛋鸡回肠中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PFF组中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小肽含量显著增加;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代谢物主要与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初级胆汁酸在宿主脂质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代谢、抗氧化状态、胆固醇代谢和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蛋鸡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可通过改变肠道代谢产物来改善肠道吸收功能。

    发酵饲料蛋鸡回肠代谢产物非靶向代谢组学

    水禽细小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汪宏才商雨马瑶曾哲...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77;除WPV出现S形扩增曲线外,新城疫病毒(ND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肝炎病毒(DHAV)、鸭肠炎病毒(DEV)、鸭呼肠孤病毒(DRV)样品均未出现S形阳性扩增曲线;批内变异系数(CV)为0。15%~0。23%,批间变异系数为0。09%~0。28%。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的符合率达98。4%,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 000倍。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不仅能定性检测WPV,还可以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种鸭场、种鹅场的WPV净化检测,也可用于WPV临床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水禽细小病毒检测方法SYBRGreen荧光定量PCR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

    朱喆游艾青张兴中周荣华...
    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方面仍存在整体效能不足、低水平重复、转化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借鉴全国部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主要做法,从职责定位、协同模式、学科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效能湖北省

    全渠道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与控制

    李昕丁艳辉
    228-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算例,基于全渠道背景建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21个二级指标,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风险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出全渠道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全渠道模式下辽宁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趋近于较高风险;风险排序最高的是质量风险,最低的是环境风险;各指标层中的企业基因差异、冷链物流技术、信息安全保护、供应链服务质量等是引发全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高风险的因素。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全渠道博弈论组合赋权风险评估

    电子商务与县域消费——来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

    施金凤陆军王丰阁
    235-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9年全国1 081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电子商务对县域消费的总体性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使得县域消费增长1。6%;该政策的消费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西部明显强于中部、东部,对西部县域消费的促进作用达5%;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和生产效率来促进消费。

    电子商务县域消费信息匹配生产效率乡村振兴

    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与障碍因素研究

    刘荣军王慧
    2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山东省五大区域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发展环境、乡村数字化应用和农业数字化生产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Kernel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对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1年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逐步提升的态势,但鲁东、鲁西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山东省及鲁东、鲁中、鲁西南地区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贡献率逐渐减少。考察期内,农村电商基地数量、电子商务采购额和销售额、邮电业务总量以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成为阻碍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着力改善区域间发展失衡问题,从优化数字乡村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数字化应用发展以及加强区域间合作等方面促进山东省数字乡村高水平均衡发展。

    数字乡村熵权-TOPSIS法时空演变区域差异障碍度模型山东省